APP下载

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1-12房霞娣马银燕灌云县农业学校江苏灌云222200

种业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灌云县农民培训

房霞娣,马银燕(灌云县农业学校,江苏 灌云 222200)

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房霞娣,马银燕
(灌云县农业学校,江苏 灌云 222200)

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其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关键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业劳动者。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由之路。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措施

1 2016年灌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完成情况

2016年年初,根据江苏省财政厅和江苏省农委下达的《关于做好2016年省级农业综合产能建设类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县优势主导产业以及农民实际需求,制定了《灌云县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全年实际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9期,共计3437人,占目标任务的107.4%,其中家庭农场主培训2期,258人;稻麦培训16期,1694人;机插秧2期,220人;畜禽养殖3期,共339人;果蔬种植培训3期,347人;开展村级防疫员培训2期,共245人;种子经营户培训一期,培训人数136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2期,198人。完成技能鉴定214人; 2013级中专班102人全部毕业,并取得了毕业证及技能鉴定证,2016年招生41人。

2 灌云县农民培训工作现状

2.1 农民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不强

灌云跟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一样,年轻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2015年上半年调查统计,从年龄结构看:40~59岁年龄段人口最多,占全部登记人口的43.15%;60岁及以上人口次之,占32.4%;40岁以下年龄段人口最少,占24.45%。可见灌云县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不强,一些人也是为了应付参与到培训的队伍中来,却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新技术并没有应用渗透到实践中去。

2.2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村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2015年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学历为主,占41.45%;其次是小学,占36.92%;高中占8.97%;大专及以上仅占2.17%。原因是受教育程度略高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家中的中老年人口学历较低。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新技术的理论知识难以推广,培训双方都会遇到困难,培训效果也不明显。

2.3 培训的新技术、新知识不能系统化

农民培训面对的是特殊的群体,不可能像全日制学生那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只能讲实际应用的措施和一些实用可操作技术,可由于没有良好的扎实的文化基础,对于培训中学到的新品种、新技术模式,不能根据自己的生产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很难达到培训目的和预期的效果。

3 灌云县农民培训取得的经验

3.1 领导重视是农民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的可靠保证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将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进行考核,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县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在会上对农民培训工作提出要求,指导和督促灌云县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每期培训班从开始运筹到具体培训都是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完成的。

3.2 精心组织是每期培训班达到预期目的必然要求

对于全县种养殖大户,我们经过仔细摸排,确定3000人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进行档案管理,并要求他们做好传帮带工作,力争培训一人带动一个自然村,使关键技术得到及时的普及,发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使培训效果得到延伸和巩固,我们在照顾重点培训对象的同时,积极做好面上人员的普及工作。

3.3 跟踪服务是确保培训效果的必然选择

课堂教学是培训的基本形式,但专人跟踪服务是确保培训效果的重要措施,为了使农业技术得到普及提高,发挥培训的效果,对群众提出的培训资料要求,我们除了尽力满足外,还根据群众要求,为确保解决农业生产中农民群众较难掌握的技术难点,特别是对病虫草的识别、防治方法、药剂选择等,根据需要提供技术资料供农民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发挥较好的效果,同时对参培的学员都指定专人进行跟踪指导,确保培训成效的更好发挥。

3.4 精准培训是适应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种植模式在不断改变,为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邀请了江苏省水产站唐建清研究员给学员讲解了小龙虾的养殖技术;针对小伊乡万亩浅水藕的种植,邀请了扬州大学江解增教授为学员讲解浅水藕种植技术;邀请江苏省农科院沙国栋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束胜及市农检中心顾绍军讲授以芦蒿栽培技术为主的蔬菜种植技术等,同时专家们深入到种养一线,为学员们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深受农民的欢迎。

3.5 培育典型是注重发挥培训影响力的有效措施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我们注重典型的培育,通过几年的建设,培育了一批农业典型,如龙苴镇石门村的灌云县乐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圩丰镇三张犁村的灌云县三张犁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这些典型不仅自己会干,同时还能带领周边的农户一起干,其他农户有不懂的能主动教。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点带面,共同发展。形成可借鉴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学员去参观学习,学员看得到、学得来,用现实版的成功典型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培训效果更好。

3.6 学历教育是办好农业学校的立足之本

按照江苏教育厅批准江苏省农广校教学计划以及本县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落实各教学环节,注重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师辅导和课外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2017年中专班共招生年41人,基本完成任务。经过三年的学习,2013级学员完成整个教学任务,102名学员已毕业。

4 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措施

4.1 根据当前农村发展要求,调整培训内容

一是要紧密联系灌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改革实际需要设置培训课程,如科学种养与田间管理、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种植、豆丹科学栽培技术、农机使用与修理、生猪规模养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也可以借助灌云小伊乡藕虾休闲小镇、南岗乡循环农业小镇被评为江苏省特色小镇之契机,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家到灌云田头地边、养殖小区讲授浅水藕养殖、循环生态农业等知识;同时开展乡村旅游、地方特色小吃等培训,促进受训农民的技能创业。

二是增加创业培训+电商、微商培训、农产品安全知识、农业法律法规、农技耘APP推广应用等内容。培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视频观看、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培训中穿插操作示范等内容,重点讲解了互联网创业和电子商务的基础理念及发展趋势,就实际操作如何利用“互联网+”做网店和微商经营,以及农产品电商营销之道、个性化农产品品牌推广等知识。

4.2 根据参训农民接受能力,编印培训教材

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做到因人施教。针对参训农民文化基础稍差、注重实践的特点,编印适宜灌云县实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培训教材,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4.3 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安排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尽量方便农民,采取就近就地参加培训,综合运用集中培训、入户指导、移动田间课堂等方式,紧紧围绕灌云县农业生产区域性特点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高产高效新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4.4 根据农村改革需要,加大培训宣传

根据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及“三权分置”等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大培训宣传,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有序规范流转,让参训农民觉得农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可为,要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制定优惠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有资本、有知识、有眼界的青年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让灌云县农业呈现锦绣前程。

[1] 袁华杨.新形势下做好安顺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11):170-171.

[2] 伍均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情况调查与研究[J].职教论坛, 2007(19):35-38.

[3] 章平.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探讨[J].农业经济, 2010(6):47.

[4] 王克务,黄龙兵,周元春,等.加快农民职业培训促进农业科学发展——对加快响水县农民职业培训的思考[J].种业导刊,2008(7):37-38.

[5] 岳素梅,王静静,朱新玉.农民工培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种业导刊,2011(6):33-35.

G725

B

1003-4749(2017)08-0023-03

2017-05-27

房霞娣(1968-),女,江苏灌云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灌云县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江苏灌云县“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种养模式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浅析灌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对灌云县人才市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两个人的五星红旗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