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健康背景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探讨

2017-01-12赵秋晗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赵秋晗

(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周口 477150)

基于大健康背景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探讨

赵秋晗

(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周口 477150)

目的 基于大健康时代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途径。方法 在深入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与“大健康”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特点。结论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健康旅游、传统传播等媒介进行传播。

大健康;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

随着人类社会与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疾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健康理念基于全面呵护人类生命全过程而提出,涉及大健康的政策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在2013年10月18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有《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借助当前时代发展,发挥当前科学技术、网络、媒体等作用,大力宣传中医药知识,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的影响。

1 大健康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

1.1 我国人群健康现状

大健康理念是基于时代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社会需求、人类疾病变化而出现的,其重点研究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要求实现自我健康管理。这种理念不但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而且也要求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各个方面均要做到完全健康。

国家卫计委推出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我国成人疾病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人们的死亡年龄越来越大,但患病的人数日益增多。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病种,患病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我国当前患有高血压的人数约占25%,糖尿病患病人数约占10%,与十年前相比分别上升了约6%与7%。再有,得癌症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其中肺癌与乳腺癌分别占据男性与女性癌症的第一位。从中可以发现,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总体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导致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必须加大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力度,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促使人们积极参加保健行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2 中医药文化内容

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药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完善,体现出大量的传统优势,在世界医疗卫生保健与中华民族复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在治疗传染性疾病时普遍应用西医疗法,虽然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病人在慢性病发作过程中常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如果同时应用多种西药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不但不能使病人病情得到好转,还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中医药普遍提倡的“治未病”则可以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提前治疗的效果,从人身体的功能与整体变化情况来控制病后的调养与护理,这是一种较为超前的治疗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全民健康素质,降低各种慢性病发生率。

虽然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医学领域的精髓,但在中医药的研究与传播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阻碍中医药传播的因素,主要原因是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管理中医药知识。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今天中国大陆在世界草药界拿到的份额,只是2%左右,日本则以约9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第一把交椅。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过去对中医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阻碍了中医药知识的日益完善,因此今后我们更需加强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工作。

2 传播途径研究

2.1 传播

自人类出现声音开始即实现了传播。传播借助人类的表情、声音、动作等各种行为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文字、语言、印刷术等的出现,人类传播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代。当前人类普遍借助电子媒介载体进行传播,使传播效率大大提高。

组成传播的主要因素包括基本要素与影响要素。传播基本要素有:(1)信息源,也就是指发布信息的源头,其是具有主动地位的传播个人与组织;(2)传播途径,指的是信息传播所需要的方式方法;(3)信息接收者,也就是收到信息的个人或组织;(4)信息反馈,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在阅读信息后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给信息发布者的行为。影响传播顺利进行的主要要素有:信息接收者当时的心理状态、情绪发展、传播时间、传播环境、信息源、信息接收者的文化程度等。

2.2 传播路径

在传播信息过程中,传播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具备科学有效的传播途径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中医药文化传播也具有上述特点。

(1)利用互联网传播中医药文化

在2015年3月份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随即在社会各个领域引起了热议。中医药文化传播也有效借助“互联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中医药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卫生保健服务、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等活动,使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正确的认识[2]。

利用互联网创建了“中医药咨询网站”,人们上网进入中医药咨询网站,可以掌握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史,网站内容覆盖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诸多领域。网站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也可以开展中药销售工作,不但满足了人们利用互联网购物的便利需求,而且也有效进行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同时为人们享受医疗卫生及保健服务提供了多种选择。

在引入数字工具的基础上建立中医药数据库,出版中医药科普数字书籍。中医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出版模式进行了合理创新,出版了中医药数字书籍。这种新型书籍出版模式是改革传统出版模式的成果,使中医药信息的普及成为可能,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中医药书籍进行数字化处理。随着数据库、手机APP、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的普遍应用,中医药知识与文化实现了大范围传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2)利用健康旅游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借助健康旅游模式进行传播,主要依托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其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医药文化中的养生、保健知识,向广大民众展现一种包含休闲、养生、养老、保健、康复治疗等多种内容的新型旅游模式。所以现代旅游产业为了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尽快淘汰传统单一的运行模式,致力于满足广大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如有的旅游景区依据不同功能,对自身天然资源进行了区域划分,分别设立休闲娱乐区、保健及康复疗养区(此区域主要服务于那些离开卫生医疗部门的病人,使医疗与康复有机融合在一起,也解决了医疗部门床位紧张的问题,实现了合理分流。再有,在病人康复与保健过程中,可以应用中医药膳的合理食用来调理病人的身体机能,尽量少用西药,可以有效使病人身体免遭使用西药造成的可能伤害)、养生养老区(结合中医药养生理论知识,针对不同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膳食搭配,为其设计生活作息表)等,利用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3]。

(3)传统传播媒介共同发挥作用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国家要求大力发展中华文化。但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中医药文化还不能与书法、茶道、京剧等国粹相比,国人对此甚至还没有形成正确认识。

3 结 论

总之,中医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当前社会中依然焕发着夺目的光茫,在救死扶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国人不但要继承中医药知识,而且还需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大力借助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制订完善的、与中国实际国情相一致的中医药标准,保证中医药理论顺利进军国际领域,实现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互联网、社会媒体等媒介,充分发挥大健康理念覆盖范围大、产业链长的优势,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相互支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快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

[1] 司建平.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国际化的策略选择[J].中医学报,2015(5):678-680.

[2] 李俊伟,张翼宙,毛建雄,等.大健康产业背景下高等中医教育改革与发展探讨[J].中医教育,2017,36(4).

[3] 黄建波,毛盈颖,张文恺.健康大产业背景下健康服务业中医药人才培养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1):12-14.

R2

B

ISSN.2095-6681.2017.28.191.02

李 豆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二)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