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

2017-01-12朱凤山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4期
关键词:玉米螟病症高产

朱凤山

(内蒙古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750)

前言

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玉米又是比较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加强对玉米的种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工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提高玉米的产量有着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现阶段的玉米种植中,新技术的使用比较滞后,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有一定的不足。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就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推广和改进,同时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不断促进玉米的高产。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1.1 玉米种植的选地与整地

由于玉米的特征是根系很发达,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不管是贫瘠的土地还是肥沃的土地都能够良好的生长。但是,因为茎秆比较粗壮,同时分支又多,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玉米必须种植在土壤比较肥沃,同时利于排水的耕地上,这样的环境促进玉米的丰收。如果是比较干旱的地区,进行土地的耕种时应该保证覆土防止跑墒;同时保证土质的疏松,创造适合玉米种子萌芽和生长的土壤环境。玉米种植之前,加强对土壤的耕作,应该实现精耕,促使土质的松软湿润,对比较大的土块敲碎之后再进行耕种。

1.2 选择合适的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是玉米种植的一个环节,应该将病虫粒进行剔除。选择优良的种子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应该依据具体的农业状况进行种子的选择。在一般的情况下,种子的选择主要包括穗选和粒选。其中,穗选就是将发育不完全和病虫害的玉米穗进行清除,剩下的作为良种种植;粒选就是依据种子的大小进行选粒,保证玉米的出苗正常。在多数的情况下,在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晒种,经过阳光晒过之后的种子吸水性能好,出苗较早,幼苗粗壮,能够较少发病率。此外,经过晒后的种子的发芽率比较高,尤其是清水浸种能够促进发芽,保证出苗的整齐。冷水浸泡和温水浸泡是比较常用的两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浸过的种子不能再阳光下暴晒和堆放,而且应该保证通风,避免发霉,必要时还应该进行化学处理。

1.3 如何播种玉米

因为种子的大小不同,玉米苗的高度也是不同的。对玉米的播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的条件和温度、气候条件、地下的病虫害等。在播种时,可以增加播种量,这是保证出壮苗的基础。种植密度应该考虑播种方式、土壤的情况、气候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有些比较早熟的品种,生长的周期比较短,种植的方式可以选择密植。每种玉米品种的产量不同,选择的种植密度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灌水条件下也存在差异,玉米的种植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如果在比较缺水的情况下,应该进行及时的灌溉,保证种子能够正常出苗。此外,在进行播种时,应该注意播种的深浅和覆土的厚度,厚度一定要均匀。如果播种的过程中需要施化肥,一定要保证种子和化肥之间的距离,避免由于两者的接触而对种子产生影响,特别是烧死种子。

1.4 玉米的田间管理

查苗和补苗是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出现严重缺苗的情况时,可以采用带土移植的方式进行补苗,然后对根部进行浇水,保证补苗能够存活。对玉米作物进行苗期的管理,促进苗情的转化。如果是夏播的玉米,应该做好补苗和间苗等工作。做好苗肥工作,尽量促进苗情的转化。根据不同的玉米品种选择适合的留苗密度。如果条件适合,进行翻耕松土,避免出现土壤板结的情况,如果田间出现杂草应该进行及时的清理。

1.5 在适合的时机收获

玉米成熟之后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收获,保证玉米实现高产。最佳的收获季节是玉米表面上出现白色,同时裂开时。玉米收割之后在地里晾晒几天较好。玉米秧之后能够变黄,同时能够吸收玉米地里的养分。在乳熟期玉米收割可能会出现减产,玉米的品质可能下降。如果晚几天收获的话,在实现增产的同时有利于后期的保管,减少收获后出现霉变的情况。农户在收粮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堆成堆,保持良好的通风。如果玉米已经完全成熟的话必须进行及时的收割,不然与地面接触容易出现霉变的情况,不利于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所以,正确的收获期十分重要。

2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1 玉米病虫害的主要类型

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的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粘虫、红蜘蛛、蚜虫等。在生长的过程中,玉米常常受到这些病虫害的影响,致使出现减产的情况。比较常见的病害是玉米黑粉病,俗名灰包,病菌在土壤或者病株上面越冬,在第二年的时候产生小孢子,随着风的吹动而使玉米植株受到侵袭,危害很大。

2.2 大斑病的症状

如果是玉米叶上面的病害,主要的病症是大斑病,在比较严重的时候能够对玉米的叶稍和玉米包叶产生危害。如果是在发病的初期,在叶片的表面会出现一些比较小的灰色斑点,随之扩散到玉米的叶脉上面,最后使玉米叶片的中间部分出现黄褐色和褐色的大斑。假如在空气比较湿润的地区出现这种病症,大斑就会很快的蔓延,逐渐形成大片呈现在叶片上,在叶片上呈现黑灰色的霉状物使叶子变黄或者枯萎,对果穗和包叶也会造成影响。

玉米的发病规律。病症在空气湿润的地区或者在地块湿度偏高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温度比较高的地区,尤其容易出现此种病症,在多雾和多雨的地区发病率最高。

防治的方法。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是防治该病症的最佳措施,在进行选种时,一定要选择抗病性能较强的品种。另外,在种植之前对土地进行深翻,特别要注意进行换茬种植,这样做能够减少大斑病的发生。在大斑病发病的初期,对出现病态的叶子进行及时的处理,尽量减少彼此之间的传染。在进行播种时,选好播种的时间,播种之后加强对田地的管理,针对大斑病采取药物喷洒的方式治理。

2.3 玉米病毒病

第一,玉米病毒病的症状

在生长的过程中,玉米容易感染矮花叶病。在最关键的出苗期到七叶期期间容易出现该种病症,如果出现这种病的话在花叶上面会出现绿色的条和点,蔓延之后会扩散到整个叶子的上面,使整个叶子出现黄色或者黄绿色的条纹形状。如果出现这种病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在高度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第二,防治的方式

针对这种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进行药物的喷洒,在幼虫产生之前进行有效的防治,提前做好预防的工作。在大部分的玉米产区都会使用氧化乐果的稀释液对该种病症进行防治,对玉米苗进行喷洒达到驱虫的目的。加强对玉米的田间管理,不断提高其抗病能力。

2.4 玉米螟的侵害

第一,玉米螟侵害的症状

如果在玉米苗的上面出现一排小孔的话,就是受到了玉米螟的侵害。玉米螟对玉米的心叶进行蛀穿,如果玉米抽穗之后的雄穗被害虫侵害的话,会给雄花的基部造成一定的影响。此种虫害的幼虫会进入到雌穗的内部侵蚀包叶和花丝,将刚出的籽粒吃掉,对玉米的伤害比较大。

第二,防治的方式

首先,对该种病虫害应该进行足够的了解,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在越冬之前将病害进行消灭,较少害虫越冬的机会。其次,在玉米的抽穗期间,进行药物的喷洒进行防治,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再次,选择抗病性能良好的玉米品种。最后,需找玉米螟的天敌赤眼蜂进行治理,在产量较高的玉米生产地区,利用赤眼蜂来消灭玉米螟,不仅效果好,而且成本低。

2.5 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现阶段,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上主要的方式是防,选用抗病性比较强的玉米品种,减少病害的来源。此外,实施换茬种植,在施肥期间增加钾肥量来提高玉米的抗病害能力,将幼虫杀死。

3 结语

玉米的高产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高产技术进行积极的探索的同时不断加强对病虫害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对实现玉米的高产意义重大。

[1]付军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4):95.

[2]丁细群,罗文军,杨文平等.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园艺,2016(23):72-73.

[3]陈建军.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17):82.

[4]刘洪伟.探究玉米栽培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24):111.

[5]李鲲鹏.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6):121.

[6]董文会,谢张军.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北京农业,2012(27):60-61.

[7]周红忠,林金龙.浅议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2):110.

[8]邓华.浅谈涡阳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4):70.

猜你喜欢

玉米螟病症高产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青春期病症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