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钦州荔枝农药使用现状及分析

2017-01-12潘喜芳李丽燕蒋扬柏韦龄乾李德燕卢希源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4期
关键词:蛀虫霉病炭疽病

潘喜芳,李丽燕,蒋扬柏,韦龄乾,李德燕,卢希源

(钦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广西钦州 535099)

钦州是中国著名的“中国荔枝故乡”。它位于热带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钦州大面积荔枝种植主要以常规耕作方式为主,影响荔枝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于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 蒂蛀虫。为了保障荔枝的正常生产,必须喷施化学农药,制止这两病一虫的现象。农民为增加产量增加收入,生产过程中曾不规范用药,另外,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种植户有滥用农药现象[2],如随意加大农药施用浓度、重复使用,且一直存在施用时间、方法不恰当等问题。

1 钦州荔枝品种、种植面积及用药调查

1.1 荔枝品种、种植面积

随着产业化布局和品种结构的逐步调整优化,钦州荔枝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优势水果产业,钦北区有全国最大的30万亩连片黑叶荔枝基地。钦州市目前荔枝130万亩,是广西最大、中国第二大荔枝生产基地,年产量30万余吨,大约占据广西的二分之一。品种多达50余种。灵山县是“中国荔枝之乡”,钦北区是“中国黑叶荔之乡”。2012年“灵山荔枝”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灵山荔枝”种植面积达55.6万亩,总产量达13万吨,总产值6亿元。

1.2 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用药概况

荔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病虫灾害,特别是荔枝开花结果阶段到成熟阶段,这个时候天气都是潮湿、温热的,造就了病虫害存在的环境和条件。以2016年发生病虫害为例,荔枝蒂蛀虫、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危害概况如下:

1.2.1 荔枝蒂蛀虫发生动态

据对荔枝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第二代荔枝蒂蛀虫残虫3月份红荔枝果实的患病率一般由3.2%~8.5%,果树部分的损失率高达32.6%。第三代荔枝蒂蛀虫产生危害为3(4)级。监测第二代荔枝蒂蛀虫残虫化蛹顶峰产生在5月9日,通过考察观察园,第二代残虫化蛹率达63.8%,第三代成虫高峰期为5月14~16日,防治成虫顶峰最适时段为5月14~16日。

1.2.2 白蛾蜡蝉发生动态

据调查监测,白蛾蜡蝉在5月上旬末进入若虫盛发期,有虫梢通常为7.5%~23.8%,高的达42.2%~50.4%。

1.2.3 荔枝霜疫霉病产生动静

荔枝霜疫霉病通常病果率为0.3%~1.2%。近年来在桂味、香荔种类产生较重,细心留意做好防治处置。果实提防适期:荔枝果实膨胀期和“点驳期”。

1.2.4 荔枝炭疽病发生动态

据调查,荔枝炭疽病一般病果率为0.8%~3.2%。

2 荔枝防治病虫害农药使用情况

2.1 荔枝蒂蛀虫的防治

对荔枝蛀干害虫成虫高峰期杀虫剂的选择:5%氟虫脲1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40%毒死蜱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0%除虫脲1 000~1 500倍液,或48%丙溴磷乳油1 000倍液喷杀。重要防治黑叶、香荔和妃子笑等挂果荔枝。

2.2 白蛾蜡蝉的防治

采用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 000倍,或90%敌百虫800倍,或灭扫利2 000~2 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匀称喷雾。

2.3 荔枝霜霉病的防治°

44%百菌清,精甲霜灵悬浮剂450~8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匀称喷雾。

2.4 荔枝炭疽病的防治

挂果期喷药防治应根据气候及果园病害产生情况而定,正常喷药2~3次,时间间隙5~7天,且轮流用药,为避免发生抗药性。采用药品为25%咪鲜胺乳油、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2%锰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2%代森锰锌悬浮剂和40%硫悬浮剂等。

3 钦州荔枝生产农药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民对购药的认知缺乏

农民去买农药只能是去当地的农药经营店,具体怎么使用也是通过农药店里面的销售人员讲解农药的使用方法。而这种获取农药使用技术的弊端是农药销售人员本身缺乏专业知识,以一种盈利的态度去给农民推荐所谓合适、合理的农药。经实地研究考察总结出最常见的病虫害有荔枝蒂蛀虫、霜疫霉病以及炭疽病,所以要围绕这三类病虫害来进行防治。虽然大部分农民对这三类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意识,但疾病的预防、根治及用药安全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病虫害防治知识知之甚少,对于病虫害的认知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难以分辨病虫害的种类。大部分农民本身具有的农药专业知识不够,都是依据农药制造商的建议使用,而农药制造商的建议对病虫害危害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是不够的。

3.2 对防控对象及安全用药方面认知问题

在防范荔枝炭疽病的农药中,一些产区把主要用来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药剂甲霜灵、精甲霜灵、三乙膦酸铝来用在防治荔枝炭疽病,也有的是把用于防治炭疽病的药剂咪鲜胺来用在根治霜疫霉病。有的地区在所有荔枝果实期使用铜制剂根治病害,容易发生重金属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所以在荔枝的后续生产不建议使用。

3.3 农药种类使用的问题

病虫害防治效果之所以做不到根治是因为农药多为传统或者是比较陈旧的农药品种。所以,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建议农药可以跟其他新型农药交替使用或使用一些复杂的配方。有条件的话可以选取一些新的防治效果更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既能加强和增加防治根治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果实的质量安全性。

3.4 缺少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的认知

在实地考察研究的荔枝产区中发现,大部分果农认为防治病害目前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选用杀菌剂防治,表明这还是对症下药。但因为这种药品功用位点较简单,病菌对这种杀菌剂会产生抗药性,所以使用杀菌剂应该除了单剂防治以外,复配制剂也要慢慢转变成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中的主要杀菌剂品种。实际研究考察中发现,合理使用混配药剂对加强杀菌力度、扩大杀菌谱、减少药剂用量、推迟病原菌耐药性、延长杀菌剂使用时间、降低成本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以上描述的杀菌剂的使用应该避免长时间使用,并且控制使用量及其次数。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使用其他杀菌剂的组合,以延缓形成这种类型的杀菌剂的抗性。

4 管理建议

4.1 大力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

要想解决农民盲目使用、滥用农药、农药成本高及污染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就必须要做到专业化统防统治,科学合理用药,精准施药。在防治适期施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使用高质量喷雾设备,提高用药效率,减少农药使用量,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4.2 强化荔枝用药市场监管,指导规范用药

加强农药市场监督力度,尤其是在使用的高峰期,要做好监管抽查农药质量以及农药标签的工作,尤其是对非注册或假冒生产、农药登记证书非法添加接触元素、生产销售假药等不合法行为进行监管和打击。以加强各个农药经营单位的管理,加强农药经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做好持证上岗,这样才能够正确的帮助农民选购农药。

4.3 加强监测预警,准确预警预报

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预报,科学有效指导病虫害防控。充分利用手机、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及时发布虫害信息,引导农民使用有针对性的防控药品,确保科学技术进入田间。

4.4 提高病虫害识别能力,对症下药

只有加强果农的病害认知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对症下药。所在地不同,时间不同,主要病害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所以还需要提高对荔枝霜霉病、炭疽病或外界小病害的实时观察。只有提高了果农的自身病害认知能力,才会加强病害防治、对症下药、根治问题以及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

4.5 保障荔枝果实质量安全的因素

在荔枝生产过程中用农药比较多,病虫害抗性发展的水平较快,登记药剂的使用条件也随之会发生变化。所以,开展荔枝登记用药然后再去评价的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保障荔枝病虫害有效防治,要做到针对发现的高抗农药品种去制定相应轮换使用或休药措施,这样就可以延长农药使用寿命,保障荔枝生产及果实质量安全。

[1]王思威,刘艳萍,孙海滨. 荔枝生产中农药使用对蜜蜂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25):133-135,203.

[2]刘艳萍,王思威,孙海滨. 我国荔枝农药残留现状及最大残留限量制定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16(4):31-34.

[3]姜军侠,白伟,何玲等. 陕西蔬菜农药使用现状及问题思考[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5):6-9.

[4]宋丽花,贠和平. 浅析山西省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对策[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1):12-15.

[5]高雪,王利华,马忠.启东市农药使用现状分析与建议[J].上海蔬菜,2015(3):13-15.

[6]朱春雨,李健强.基于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使用现状分析研究Ⅱ:来自农药使用农户群体的调查报告[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1):23-28.

[7]姚丽贤,黄连喜,李国良等.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4):907-911.

[8]姚丽贤,黄连喜,李国良等. 广东省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J].环境科学,2010(11):2723-2726.

[9]刘传记.我国农药使用现状概述及绿色环保型生物农药推广情况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9(9):28-29.

[10]杨东仁,何凤生,付桂平. 我国农药使用品种现状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8(6):30-32.

猜你喜欢

蛀虫霉病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蛀虫和蛀牙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牙老大”历险记
蛀虫还在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