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李可染的绘画精神

2017-01-11刘莹王猛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李可染二十世纪精神

刘莹++王猛

摘 要: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它度过了社会转型,饱受了外患内乱,经历了文化革命,遇到了西风冲击,中国绘画是东方艺术及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悠久而绚烂。经千年的不竭创作及发展流变,李可染确立了自己独特艺术体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和审美标准及人格精神。

关键词:二十世纪;李可染;尊重传统;精神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076-01

二十世纪是动荡的一个时代,是战火纷飞的时代,但也是文化、思想大爆炸、大融合的时代,有外有侵略,内有乱战的前半叶,有社会转型,文化革命的后几十年,东西文化的相遇和碰撞产生的火花激烈而又夺目,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在这百年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绘画精神,或是艺术精神,在中国的绘画史上以更为之玄妙的词藻呈现,“六法”中的“气韵生动”许是就中国绘画精神最好的解释,是中国绘画是东方艺术及中国文化中的瑰宝,绚烂多彩。独有的东方哲学内涵、清逸的气质及精神特质,使得中西方绘画风格截然不同,也使之得以耸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人文精神”的提出,类似于文人画的内质,以创作者心境为基准,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也体现中国人对宇宙观、价值观的独特理解,它的关注点在人,以人为中心看世界。

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创新、改革、反思,中华民族的精神内质得以更加丰富,带给绘画创作的财富为之更加丰厚。在经历了绘画精神的诠释、人文精神的理解,在对二十世纪公认的十位大师进行比较,李可染先生的精神内质、绘画风格都足以作为标杆进行分析和研究。

李可染,二十世纪中国画家代表。李可染自幼喜欢绘画,13岁学画山水。192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任美术教师,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考入西湖艺术院研究班,并得到林风眠的指导与赏识,主修油画。

在中国画方面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描绘。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为之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李可染在40年代的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逸淡雅,线性突出,结构明了。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手法,由线性笔墨变为体块式水墨方法,以墨为法,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厚华兹,深邃茂密。其作品多取材于江南和巴蜀之山川,结合他风格中的清幽与俊秀。纯朴、醇厚的风格溶入了朴茂深沉。李可染先生对中国画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其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虽没有文献证明和印象派之用光的方法有借鉴,但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体来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更靠近了对象的真实,在思想上、程式化倾向的一种补正和突破,和五四运动以来注重写实的思潮相一致。

在作品的类型方面,李可染对写意人物画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下笔疾风,动态神妙,质古朴拙,且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齐白石先生对其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特别是牧牛题材,牛的憨厚勤劳的性格,笨拙的形态,而放牛娃的灵动,悠扬的笛声,从视觉到听觉给人以丰富多样甚至是强反差之美感。

再观之李可染的山水画。隐约中能看到扎实的素描功底,构图饱满,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画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以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赋予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如交响乐一般宏伟高亢,且有悲怆之感,在此为基调之下,画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会被这“黑色世界”造成凄迷的基调所吸引。

从其绘画的精神内质上来讲,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在技法和风格上有多种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取向。

简言之,西方绘画有着根深蒂固的科学精神,中国传统绘画则包含着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这种差异,表面上看是由中国传统绘画工具造成的,和宣纸、毛笔、墨块、宣纸有关,但其更深层的原因是与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有关,这种人文精神在审美追求、笔墨的运用表现出来“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独具的特征。

写意是艺术表现方式也是艺术观念和审美上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即便是工 笔重彩厕也有很强的写意性。“写 意”即“写神”、“写心”。李可染的作品强调“神似”,神似是写意的标准,李可染的笔墨朴拙,童趣横生、笔墨酣畅淋漓,又有激情奔涌,江河湍急。笔墨身心早已合而为一,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精神的境界。因此,李可染的写意画也就更为感人,更见其饱含的人文精神。

猜你喜欢

李可染二十世纪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李可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我的丈夫李可染先生
拿出精神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万山红遍》欣赏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