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高血压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

2017-01-11安亚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动力学

安亚国

河南濮阳市红十字医院麻醉科 濮阳 457000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高血压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

安亚国

河南濮阳市红十字医院麻醉科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10例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5例。对照组行异丙酚维持麻醉,观察组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手术完毕时、拔管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和气管拔管时间、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各时点血液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警觉/镇静(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用量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手术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术中降压药物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肯定。

异丙酚;瑞芬太尼;高血压;血液动力学

2014-01—2016-01,我们对55例高血压患者手术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110例接受手术的高血压患分为2组,各55例。ASAⅠ~Ⅱ级。收缩压152~187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6~121 mmHg。观察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1~77岁,平均53.14岁。高血压病程1~14 a,平均6.37 a。腹部手术26例,妇科手术17例,骨科手术10例,其他手术2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34~79岁,平均55.26岁。高血压病程1~15 a,平均6.88 a。腹部手术23例,妇科手术18例,骨手术11例,其他手术3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输入羟乙基淀粉8 mL/kg。常规监测患者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0.6 μg/kg、异丙酚1 mg/kg静脉滴注,行麻醉诱导。吸氧去痰5 min后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频率12次/min,潮气量8~10 mL/kg,呼吸比为1∶2。对照组给予异丙酚维持麻醉,时间30 min,保持血浆靶浓度2 μg/mL。观察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时间30 min,保持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 μg/mL。如患者血压>基础血压10%,给予硝酸甘油,心率>100次/min,给予艾司洛尔。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手术完毕时(T2)、拔管时(T3)4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HR变化和麻醉效果。比较2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30 min警觉/镇静(OAA/S)评分、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用量及不良发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血液动力学比较 2组血液动力学各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血液动力学各观察时间点变化比较

2.2 2组拔管时间、OAA/S评分等指标比 观察组拔管时间、OAA/S评分、艾司洛尔用量、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拔管时间、OAA/S评分等指标比较

注:和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3.64%),其中头晕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12例(21.82%),其中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燥动2例,皮肤瘙痒3例,呼吸抑制2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良好的麻醉药物不仅保证麻醉效果,还要维持循环系统指标稳定,并具有高质量的苏醒效果和较小的伤害性应激反应[1]。异丙酚对神经中枢系统多种受体和离子通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代谢完全、起效快、血药浓度降低快,适合连续输注给药等优点,也可用于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不仅可通过对神经中枢系统的抑制应激反应而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还能扩张血管,减小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有效阻断气管插管、拔管和手术刺激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2-3]。瑞芬太尼是芬太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组织和血液中分解迅速,达到血-脑平衡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且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20~30倍,代谢清除率与给药时间无关,不依赖肝肾功能,符合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要求。两者复合应用可减少药物用量而达到充分麻醉的效果,进一步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4]。

我们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手术麻醉,较单纯应用异丙酚维持麻醉的对照组,在各观察时间点,血液动力学波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拔管时间、OAA/S评分、降压药品用量和用药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手术患者术中,不仅能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提高患者苏醒质量,而且可减少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的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 黄凤贞.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43-144.

[2] 刘孝文,邓晓明,王烨,等. 靶控输注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局部麻醉患者镇静镇痛术效应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5):622-625.

[3] 张峥.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63.

[4] 马涛.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132-134.

(收稿 2016-09-23)

R614.2+4

B

1077-8991(2017)01-0099-02

猜你喜欢

异丙酚芬太尼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