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2017-01-11郑剑平孙春汉孙江森刘伟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活动度置换术微创

郑剑平 孙春汉 孙江森 刘伟乐

广东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惠州 516000

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郑剑平 孙春汉 孙江森 刘伟乐

广东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惠州 516000

目的 探讨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将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0例随机分成2组,各65例。观察组实施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膝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膝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虽然在手术时间上较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稍长,但在出血量、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

全膝置换术;微创;功能指标;预后

对部分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根本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具有切口大、出血多、易感染、疼痛严重等缺点[1]。2014-09-2015-09间,我们对符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适应证的130例患者分别实施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以观察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患者中退变性骨关节炎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创伤性关节炎1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字,均符合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随机分为2组,各65例。观察组:男40例,女25例;年龄54~79岁,平均71.24岁。对照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53~78岁,平均70.98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和膝关节活动范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取膝前正中纵切口,于髌骨和髌韧带内侧缘切开关节囊,外翻髌骨,清理骨赘,充分暴露膝关节。切除关节病变软组织、软骨下骨质,安装假体用骨水泥固定。观察组实施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取膝前正中或者髌骨旁内侧切口,利用微创器械进行截骨、试模、假体安装。置换术完毕根据患者膝关节磨损情况进行松解外侧支持带调整。止血后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固定髌骨,关闭关节囊。观察关节内是否有血液渗出,保证关节囊闭合状态质量,缝合微创切口完成手术。

1.3 观察项目 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参照HSS评分法评价膝关节功能[2]。0~100分,<60分为差,60分~69分为中,70分~84分为良,85分~100分为优。

2 结果

2.1 2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2组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 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膝关节活动度情况(°)

2.3 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情况 治疗前2组膝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2组膝关节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

3 讨论

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可减少对膝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对髌上囊等组织的触及,预防和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更好保护伸膝装置,从而利于伸膝功能恢复,获得理想的关节活动度。但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小切口是否能满足手术视野要求,目前尚存在争议[3]。我们认为由于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采取了“移动窗口”方法,充分利用人体皮肤的延展性,最大程度保证手术视野,可将视野受限的影响尽可能减到最小化。

本组结果显示,接受微创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开放手术的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表明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应注意:(1)注重术后随访及X线片复查,及时纠正患者假体问题[4],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正确把握学习曲线中后期手术适应证和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对于以后顺利开展手术、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王林.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最新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39(1):85-87.

[2] 张勇,陈建民,王黎明,等.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0):963-965.

[3] 常文举,丁海. 微创膝关节单髁骨置换术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29(10):1 307-1 311.[4] 丁清和,张弛,侯之启,等.运用微创髌旁内侧入路行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5,9(4):473-477.

(收稿 2016-09-16)

R684

B

1077-8991(2017)01-0086-02

猜你喜欢

活动度置换术微创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