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市杂粮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7-01-11沈铭伟翟晓玲史新鹏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1期
关键词:杂粮谷子产业化

沈铭伟,翟晓玲,史新鹏

(1.河北保定市原种场,河北保定 071000;2.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保定分校,河北保定 071000)

1 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小杂粮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易于种植管理等特点,在西部太行山区,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小杂粮生产。该区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杂粮生产发育、干物质积累;太行山区环境质量好,污染源少,空气、土壤、水源极少污染,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优良品质的小杂粮生产奠定了基础。

2014年我市杂粮作物播种面积5.67万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9%,总产26.4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5.2%。我市杂粮生产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山区和东部黑龙港旱区。主要杂粮作物有谷子、杂豆、马铃薯、红薯、高粱等。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小杂粮需求量不断增加,小杂粮的生产逐渐受到重视。但因产量较低,市场容量相对较小,虽然单产水平连续提高,但伴随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总产逐年下降。2014年与2011年相比,播种面积减少0.714万hm2,总产减少5.9万t。目前我市在杂粮产业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优质、特色品种少。传统种植的杂粮以谷子、小豆、绿豆、普通菜豆、大豆(黑豆)、豌豆等为主,多为当地农家品种。二是生产规模小,产量水平低。以农户的自我种植为主,缺乏大面积区域特色规模种植,栽培管理水平较低,单产、总产水平不高。三是加工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差。以简单基本的粗加工为主,如谷子基本上就是加工成小米后零散出售,一般都是在集市等简单交易,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没有品牌效应,得不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是产业化组织程度低。我市杂粮生产产业化发展缓慢,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严重制约了我市杂粮生产的产业化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

2 杂粮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杂粮种植大户200余家,杂粮种植合作社30余个,杂粮加工企业10余家,曲阳县河北松塔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承包土地200余hm2全部种植谷子、甘薯等杂粮,并且注册了商标、绿标,产品主要销往京津的高档小区及大型超市;曲阳县青龙山公司在建;易县狼牙山特产商行主要经营谷子;易县永强农副产品加工中心主要经营甘薯。目前杂粮加工企业原料主要以当地产品为主,加工水平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辐射带动我市杂粮产业迅速发展。

3 “十三五”杂粮产业发展构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特色精品、生态高效、优质优价”的总体思路,围绕京津两大市场,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突出特色,稳步扩大种销规模,培育品牌,发展高端产品,形成小杂粮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使小杂粮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新兴产业。

(1)工作目标:以曲阳、唐县、易县、涞水、涞源为重点,建设优质谷子基地,2020年发展优质谷子1.2万hm2;以易县、阜平为重点建设优质杂豆基地,到2020年杂豆发展到1.33万hm2;以涞源、阜平、涞水为重点,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1万hm2;以易县、雄县为重点,建设甘薯生产基地,2020年发展甘薯2.33万hm2。

(2)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小杂粮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培育市场主体,扶优扶强龙头企业;三是加大基地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形成从良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四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组建小杂粮技术服务队伍,加大以小杂粮为原料的各类食品及其他领域的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价值;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合资合作领域,壮大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形成具有强势品牌效应的小杂粮系列产品。

4 对全省杂粮产业发展的建议

(1)明确发展思路,把杂粮产业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2)制定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提高整体种植生产水平。

(3)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专业化生产基地。

(4)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5)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杂粮的质量认证,对认证的品牌要重点保护和扶持。

[1]周荣华,陈廷祥,袁鸣凤.泰兴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J].农技服务,2014,31(2):116.

[2]周青,杨俊忠.泰兴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12.

猜你喜欢

杂粮谷子产业化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打谷子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复合杂粮超微粉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打造兴县杂粮精品 点亮农户脱贫梦想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晒谷子(外一首)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