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徐霞客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及其现代启示

2017-01-11刘於清

关键词:徐霞客游记日记

刘於清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论徐霞客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及其现代启示

刘於清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明代徐霞客不仅是一个注重地质科考的地理学家,也是一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对明代生态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论述当时我国名山大川的环境破坏问题,蕴含者丰富的朴素生态文明观。深入发掘徐霞客的朴素生态文明观,从认识上可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继承传统生态智慧;从价值选择上可帮助人们寻找精神的栖息地,倡导绿色文明的诗意生活;从实践选择上可引导我们坚持道德引导和法律监督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保护生态环境。

徐霞客;朴素生态文明观;实践;现代启示

人类自有文明史以来,自然生态的演变与自然、人为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密不可分。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制约。破解当下生态困境,使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走向和谐,“需要总结当下发展经验,更要回溯历史上的哲学智慧”[1]。明代是我国生态环境迁演的一个重要时期,虽然当时整体生态环境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整体的生态发展趋势却是趋向退化的,被学者认定为“我国古代环境严重恶化时期”[2]。明代徐霞客不仅是一个注重科学考察的地理学家,也是一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倡导者,在旅行过程中,对当时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给予了高度的生态关怀,蕴含丰富的朴素生态文明观。本文以《徐霞客游记》为文本,深入发掘徐霞客朴素生态文明观,以期为当下的生态困境的解决提供可供借鉴的启示。

一、徐霞客对明代的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

毋庸置疑,环境的承载力固然与自然环境相连,另一方面也与人类的活动内容有关。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代,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人口增加速度加快,生态问题虽在当时并不凸显,但是局部地区已经具有了生态破坏。徐霞客对明代的环境破坏进行了深入考察。

(一)生活因素造成的破坏

所谓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生态退化等只是环境问题的现象,其实质是人的问题。徐霞客在旅行中,对人类的生活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予了大量关注,主要表现在:一是牲畜饲养。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多次指出人畜共处的污秽状况。《楚游日记》中,“时侧户主人意虽爱客,而室甚卑隘,猪圈客铺共在一处。[3]”《黔游日记一》中,“又西得一堡,强入其中,茅茨陋甚,而卧处与猪畜同秽。[4]”在《黔游日记三》中记载,“盖一茅之中,东半畜马,西半则主人之榻。”徐霞客反对人畜共处的陋习,认为对人的生活环境会产生重要负面影响。二是人造建筑。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指出:“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徐霞客批判了僧人在洞穴中修僧舍,天然景趣都掩盖了。再如在《粤西游日记一》中,“出洞而东,有庵两重,庵后又有洞甚爽,僧置牛栏猪笠于中”,不禁发出“此中之点缀名胜者如此”的愤慨。另外在游记的其他篇幅中他论述到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不和谐问题。三是游人休闲。徐霞客在《楚游日记》中记载游览永州柳子庙时的情景:“但行人至此以为溷围,污秽灵异,莫此为甚,安得司世道者一厉禁之。”见游人随地大小便,气愤不矣。在《滇游日记八》中,记述游人对溶洞乳石的破坏。对于游人随处胡乱题字等行为,更是发出了“效颦耶?黥面耶?”“山灵何罪而受此耶”的呼喊。

(二)生产因素造成的破坏

环境问题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而生的。明代中后期以来,纺织、采矿、造纸等手工业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徐霞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在游记中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谴责,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是造纸业。明代造纸业很发达,纸的种类繁多,产量丰富,质地很好。在《江右游日记》中记载,“歪排以上多坠峡奔崖之流,但为居民造粗纸,濯水如滓,失飞练悬珠之胜。”徐霞客记录了因居民造纸,水被污染的乌黑不堪。二是烧制石灰。在《浙游日记》中记载,“岭下坞中,居民以烧石为业,其涧涸而无底流,居人俱登山汲水于讲堂之上。”在《江右游日记》中记载,“惟东北一角山石完好,而东南洞尽处与西北诸面,俱为烧灰者铁削火淬,玲珑之质,十去其七矣。”三是矿冶业。明代采矿和冶炼技术均超过前代,改变了过去用铁锤点滴敲击的办法,直接采用火药爆炸法。冶炼用炭也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木炭、石炭混合使用,现在全部用煤或礁(焦炭)。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九》中记载:“随峡北望,其内山回壑辟,有厂亦炉烟勃勃,是为石洞厂。”“炉烟氤氲,厂庐在焉。遂五里而至厂。厂皆茅舍,有大炉、小炉。”“炉烟氤氲”、“炉烟勃勃”,可见粗放式的冶炼方式,对木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四是烧炭业,记录土人“烧山为炭”,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环境。

(三)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因素对自然生态变迁产生的影响外,徐霞客在旅行中还注意到了其他因素对生态的影响。一是自然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在《游庐山日记》中写道:“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传为宝树,来自西域,向有二株,为风雨拔去其一矣。”疾风暴雨将树木连根拔起,徐霞客注意到了自然灾害对环境变迁的影响。在《滇游日记九》写道:听“土人言”,说在三十年前,当地“皆大木巨竹,蒙蔽无隙,中有龙潭四,深莫能测……人莫敢近”,后来“一雷而震毙羊五六百及牧者数人”,并发生“连日夜火”,导致“大树深篁,燎无孑遗,而潭亦成陆。”因雷电引起的“连日夜火”使得森林彻底被毁,导致该地自然景观变迁。二是朝廷采伐贡木。在《楚游日记》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段文字:“潇源水侧渡河处,倒横一楠,大齐人眉,长三十步不止。闻二十年前,有采木之命,此其遗材耶?”这段文字记录了徐霞客在游历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一带时所见与所想,表达了徐霞客对原始林木砍伐的关注,也证明了这里曾是明代朝廷采办皇木地区之一。三是官家游景扰民,导致民众以污染为反抗,人为破坏景观。《粤西游日记二》记载:“土人苦官府游宴之烦,抛石聚垢,池为半塞,影遂不耀,觅之无可观也。”

二、徐霞客朴素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代文人对自然山水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感悟。明代徐霞客在其《徐霞客游记》中对明代自然生态的关注,他不仅谴责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讴歌保护环境的盛举,蕴含着丰富的朴素生态文明观,体现了浓厚的生态关怀。

(一)追求人地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哲学的基本问题。虽然农耕文明时代,环境污染只是个别和局部现象,没有成为社会中心问题,但是古人却已经对人与自然关系开始进行了思索,表达自己的生态关怀。正如明代徐霞客在其《徐霞客游记》中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关注,传递出了追求人地和谐的生态自然观。一是主张人文与自然景观建设相和谐。徐霞客主张风景区的建设应该借景而不能掩景,应保留名山的本来名目。徐霞客在观云南三峰之洞中,看到洞内架设云岩寺及其台坊,随即指出:“余从来嫌洞中置阁,每掩洞胜,惟此点缀得宜,不惟无碍,而更觉灵通,不意殊方反得此神构也。”在这里徐霞客表达了“洞阁相衬”没有损害自然美。在《粤西游记二》中又云:“今亭已废,而新安吴公借以名南岩之阁,不若撤南阁以亭此,则南岩不掩其胜,而此名亦宾其实,岂不快哉!”二是谴责破坏环境的不和谐行为。热爱大自然、热爱动植物和各种自然生命的徐霞客,对破坏森林植被的丑恶行为屡有记载、揭露,甚至深恶痛绝,《游记》在这方面有诸多记载。《江右游日记》揭示了江西永新周原山下村落居民谋生的状态,“皆以货薪为业者也”。《楚游日记》记载“茶陵人自东而来,烧山为炭”,导致茶陵之西云阳山、洪山庙一带山林荒芜,“乱石森列,片片若攒刃交戟”。又如湖南茶陵云阳山多灌木丛草,“茅棘交萦”,民惧藏虎,乃举火烧山,致使“岭东茅棘尽焚”,破坏了动物、植物、人类的生态链。三是坚持和谐的整体生态观。《徐霞客游记》中含有大量关于植物种群的考察记录,“作者的考察活动特别重视植物种群和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并将植被景观和人居环境、审美文化联系在一起。[5]”徐霞客描述植被,通常都与山水岩壑、田野垄亩、人居村落等并观合写,交融互映,构成一种意境,一处生态景观。

(二)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古至今,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天人合一进行了阐释,如“天人相通”、“天人相类”、“天人相调”和“天人感应”。但是有一种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即人与自然和谐,这与当代环境伦理学思想是一致的。徐霞客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他的旅游考察实践活动中:一是尊重自然价值,感知自然美,表达自然情怀。徐霞客通过游记描述反应出了对自然的虔诚的态度,自然美给人提供了身心愉悦的基础,给人以精神价值。如《滇游日记六》中“如隔雾牵绡,其前树影花枝,俱飞魂濯魄,极罨映之妙。”“其间径转崖分,缀一室即有一室之妙,其盘旋回结,各各成境,正如巨莲一朵,瓣分千片,而片片自成一界,各无欠缺也。”在游记其他篇章中,同样只要是遇到了心仪的自然美景,都赞叹不矣,对大自然充满赞美敬爱之情。二是追求天人合一精神体验。徐霞客不仅仅是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更是主动回归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浙游日记》中“夕阳已坠,皓魄继辉,万籁尽收,一碧如洗,真是濯骨玉壶,觉我两人形影俱异。”又如“江清月皎,水天一空,觉此时万虑俱净,一身与村树人烟俱熔。”徐霞客在旅行中,面对自然美景,抒发了自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切身体验,弥漫着对“天人合一”精神的崇尚。晚年在云南马龙,徐霞客目睹“箐木森郁,微霜乍染,标黄叠紫,错翠铺丹”的秀丽景色,竟然产生了“令人恍然置身丹碧中”的感受。

(三)坚持万物平等的生态道德观

“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性内容。[6]”徐霞客坚持万物平等的生态道德观契合了当代环境伦理学的观点。当代环境伦理学主张人应该将道德关怀扩大到动物身上,应敬畏每个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它自己的生命一样,给予所有生物以道德关怀。一是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徐霞客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道德情感,常把自然万物拟人化,以平等的心态与万物交流。自诩“此身乃山川之身也。”“寻山如访友”,充分表达了他的敬畏自然、万物平等之心。徐霞客曾三次游览江郎山,自称“与江郎为面,如故人再晤”。与其一起同游的静闻禅师病重在船上,宁肯弄脏自己的身体,也不要向水中倒入污秽物,徐霞客对静闻保护水质的做法大加赞赏。二是珍惜万物生命。在科考过程中,除采集必要的标本之外,徐霞客从不伤害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如广东白崖堡南山下洞是个石灰岩溶洞,他发现“又有白乳莲花一簇,径大三尺,细瓣攒合,倒垂洞底,其根平贴上石,俱悬一线。”“且下无所承,恐坠下时伤损其瓣,不忍轻掷也。”在《滇游日记十三》记载:“散步藏经阁,观丁香花。其花娇艳,在秋海棠、西府海棠之间,滇中最多,而鸡山最盛。折插御风。时毡下小截,为驼夫肩负而损,与上截处稍解。余故垂之墙阴,以遂其性。”“垂之墙阴”如此简单的举动,却体现了徐霞客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下至一涧一阿,禽鱼草木,亦贤人君子,偃仰栖迟,寤言写心之境”。他在《赋得孤云独往还》诗中云:“始终能体物,造化掌中删。[7]”高度体现了对待自然的仁爱之心。另外游记中还记载了土人用火熏蜂取蜜,徐霞客对这种无视生命的做法是十分愤怒的。因此“美国学者亨利·G·施瓦茨所撰的《徐霞客与他的早年旅行》一文中,以‘中国的自然之爱’一语来描写徐霞客的为人”[8]。

(四)弘扬互惠共生的生态实践观

徐霞客不仅对自然赋予生态关怀,而且还主张实践,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崇互惠共生的生态实践观:一是舆论监督。徐霞客以愤恨、嘲讽等多种情感宣泄方式谴责生态破坏的行为,批评毁坏自然“天趣”的人为活动。如“老木可斩伐殆尽矣”“山灵何罪受此耶”,“失其真矣”“新生之乳,即被采折”等词句在游记中比比皆是,表达对破坏环境行为的不满。另外徐霞客还批判过度享受的生活,桂林的靖江王,独霸风景圣地独秀峰,徐霞客多次请求,都没有被允许登山。丽江府的土官宴请他时,“大肴八十品”,木王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奢侈豪华,徐霞客也提出了批评。其次,徐霞客的舆论监督方式还体现在对保护环境行为大加赞赏。在《楚游日记》游览湖南道州时,“自州至永明,夹道者七十里,栽者之功亦不啻甘棠。”可见植树造林,爱护自然的行为徐霞客大为赞誉。二是法律保护。明朝的国家环保法令带来的积极作用,徐霞客对此表示赞赏。“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深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肯定了国家法律对环境产生的生态效果。面对不文明的生态行为,徐霞客要求统治者继续强有力执行这项政策。如前文提到在湖南永州柳子庙游览时,游人随地大小便,徐霞客发出“安得司世道者一厉禁之”的感慨。三是合理开发。在《滇游日记四》中,徐霞客记载了明代云南安宁城官府保护盐井资源的举措,派专人监管,每天定量使用盐井资源。“有巨井在门左,其上累木横架为梁,栏上置辘轳以汲,乃盐井也。其水咸苦而浑浊殊甚,有监者,一日两汲而煎焉。”

三、徐霞客朴素生态文明观的现代启示

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不仅要转变工业文明时代的旧观念、旧思想,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要关注人自身“内在自然”的和谐。徐霞客具有前瞻性、朴素性的生态文明观,为当代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启示。

(一)认识选择上: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继承传统生态智慧

在传统工业文明的价值导向下,人们追求的主要是使自然界合乎人的需要,却较少考虑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人的需要是否适应自然的特性、法则和生态规律。目前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意识不高,缺乏对自然生态敬畏的价值理性。生态道德意识尚未通过实践内化为自我规范意识,部分公民对生态环境缺乏美的欣赏和美的情感。因此在认识选择上,需要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确立植根于传统环境伦理文化土壤的生态文明观。徐霞客朴素生态文明观,有利于唤起人们的生态理性与生态良知,自觉承担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第一,为人们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提供了思想条件。徐霞客在农耕文明时代形成的朴素生态文明观,为当代人们生态价值观、生态自然观的树立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正如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所说的,“人应该有一种伟大的情怀,对动物的关心,对生命的爱护,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因此要改变旧自然观,重新树立起人对自然的理性。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包括清洁的空气和干净水源,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以及各类动植物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完成从对自然发号施令到善待自然的角色转换,徐霞客游记对这种较色的转换是有启发价值的。第二,为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生态道德意识提供了榜样示范作用。徐霞客循自然之道、拜自然为师的理性态度,正是我们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需要的,只有具有了这种理性态度,才能产生生态伦理认同,自觉外化为自己的行动。

(二)价值选择上:寻找精神的栖息地,倡导绿色文明的诗意生活

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类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追求“诗意的栖居”,是中西哲人所期望的理想生活境界。诚然,随着对大自然的索取超过自然生态的承受力,人类正逐步失去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当下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生态观念的危机。徐霞客数十年如一日,融入自然,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体验,使得徐霞客具有了安贫乐道的欣然,淡泊名利的超然,对待生死的坦然。徐霞客懂得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能调节人的心灵,使人产生一种净化感与自由感。自然界里的一切皆具动感,又静谧洁净,天朗气清,万物如洗,没有尘世间的烦嚣纷扰,钩心斗角。游人置身其间,顿觉物累皆释,俗虑尽消。另外融入自然,还能使个体生命产生永恒感,忘掉“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大自然将一切美妙与神奇荟萃于山水,游人远离纷扰的尘世,仿佛来到神仙的世界,而产生超越之感,超越现实世界,超越有限人生[9]。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徐霞客更看重后者,看重的是人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得到的宁静、恬适。在当代消费主义横行的背景下,徐霞客的朴素生态文明观有利于我们合理节制物质需求,追求绿色文明的诗意生活,回归精神生态的和谐,寻找精神的栖息地。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是要“关注精神生态建设”,[10]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一样重要。二是要合理节制需求,追求诗意生存的精神境界。为此要培育节约意识,杜绝滥用自然资源,克服消费异化,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态消费,让人类需求与环境承受力保持在均衡的状态,改变人类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固有认识,“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等无度消费。[11]”

(三)实践选择上:坚持道德引导和法律监督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

徐霞客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破坏问题,一方面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另一方面主张依靠法制。这种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在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具有启示作用,我们要坚持道德引导与法律监督相结合,发挥好二者的协同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是必须“唤醒沉积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生态觉悟和道德观念,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价值观、道德观高度。[12]”使人类以道德的态度对待自然,增强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和参与环保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必须把意识和规则落实到行动上,否则都是空谈。个人要改变传统的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选择绿色消费模式。企业要采取生态化生产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国家要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二是需要发挥法律监督作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道德引领的基础上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建立和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的立法进程。2015年被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卓识远见。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还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执法机制,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发生,加大惩罚力度,以真正的对破坏生态环境者有震慑作用。易言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依靠道德和法治的共同支撑,一方面需要道德调节和道德引领,倡导环保生产方式和绿色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真正地将环保法律落到环境保护当中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徐霞客的朴素生态文明观产生于农耕文明时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较低,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都不足以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威胁。局部地区的环境破坏,还不足以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徐霞客从自然、人为等因素对当时生态状况的关注,表现了他对生态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具有理性的感悟和超前的生态认识,即“人与自然地位对等,应当相互尊重,相互敬畏”[13]。表达出了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虽然朴素,却能为后人渐渐富含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作启迪,其现代性价值不言而喻,同我们今天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深入发掘徐霞客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探寻徐霞客在旅行过程中对待自然的态度,再反观当下旅游者缺乏“游德”的行为,可以引发“当下人们对自身旅游行为的深刻反思,也对解决当下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意义。[14]”

[1]刘於清.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1-5.

[2]曲格平,李金昌.中国人口与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2.

[3]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夏咸淳.徐霞客的植被生态思想[J].鄱阳湖学刊,2011(2):79-83.

[6]彭芳梅.代际公平下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现状及实现路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6):15-18.

[7]杨 昶.明代在资源环境领域的理论与实践[J].江汉论坛,2007(1):109-113.

[8]张兰英.徐霞客笔下的自然观[N].福建日报,2010-12-27(12).

[9]夏咸浮.论明代徐霞客现象[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3):168-175.

[10]刘於清.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思想特征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2):10-13.

[11]仇竹妮,赵继伦.增强全民生态意识[N].人民日报,2013-08-20(07).

[12]冯淑慧.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向度—从生态道德意识到生态道德行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6):113-117.

[13]刘青玉,刘中亮.中西方三种生态自然观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7-34

[14]易小明,刘於清.论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J].云南社会科学,2016(4):173-179.

On Xu Xiake’s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Modern Enlightenment

LIU Yuqing

(Zhangjiajie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Zhangjiajie 427000, Hunan, China)

In the Ming Dynasty, Xu Xiake is not only a geologist emphasizing geological scienti fi c investigation, but also an advocator and practitioner of a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n-depth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famous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human factors and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al damage was well-known for ric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tents. The deep excavation of Xu Xiake’s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 fi cance to the current ecological dilemma.

Xu Xiake; simpl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e;modern enlightenment

F205

A

1673-9272(2017)02-0012-05

10.14067/j.cnki.1673-9272.2017.02.003

2017-02-2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生活的基本问题研究”(15BKS097)。

刘於清,硕士;E-mail:272584044@qq.com。

刘於清. 徐霞客朴素生态文明观及其现代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1(2):12-16.

[本文编校:张 赓]

猜你喜欢

徐霞客游记日记
徐霞客在这棵树下说再见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徐霞客·游五台山日记》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