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017-01-10吴爱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吴爱华

摘 要 小学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小学生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作为基础教育奠基工程的小学教育,怎样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奠基工程的小学教育,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关键词 小学德育 教育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德育对所有的学校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小学来说,更有其特殊的功能。因为小学生期是人的启蒙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作为基础教育奠基工程的小学教育,怎样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

1建“网络”,创设教育氛围

小学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要把德育工作抓好、抓实,首先就应重视和加强全程德育管理,建立全员、全方位科学育人的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功能作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其次,还要编织一个德育网络,把小学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部门都有机地联结起来,组成一个由学校、党政、保教组、后勤组等分层管理,党、团、工会、年级组、后勤、保育对口管理的运行机制;再结合小学实际,从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紧紧抓住“养成教育”这个中心,制定出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趣味浓厚、手段创新的,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更贴近小学生实际的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将小学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园风、园纪、园貌以及保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出“德育无小事,事事有人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自主参与,团结干事”的教育氛围。

2强队伍,形成德育新局面

“以人教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以人教人,即以自身的行为、准则去教育别人。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小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作用。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小学生以示范的教育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学校的教师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的校风,这样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规范教师们的言行,使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形成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小学德育合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重实效,营造育人氛围

《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小学生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小学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感情丰富、易激动的特点,注意从情感教育入手,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小学生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瓜变灵了,每天的劳动习惯也养成了。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小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小学生有不收拾玩具的坏习惯,如果一味批评,效果不会很好。教师要善于捕捉小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小学生穿戴特别整齐、漂亮,教师用称赞的语气表扬小朋友:“咦,你今天特别漂亮,对不对”?小学生肯定会高兴地回答说:“对”。教师可趁热打铁说:“你自己漂亮还不是最美,你的房子也要跟你一样漂亮才行。你看,你现在的玩具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你说怎么办好呢?”这时小学生肯定会自觉收拾,教师要及时加以奖励,并在同伴面前表扬小学生,变批评为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就会逐渐改正。又如,游戏时把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引导小学生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孩子的心灵。因为是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4“三育”一体,整体协调,形成合力

德育工作的根本在于学校、社会、家庭的整体协调。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由于父母与小学生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些,更多些。所以要培养小学生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小学生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小学生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小学生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小学的教育主张和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小学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为确保小学德育的持久性、实效性,小学还应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可组建家长委员会,专门协调和配合小学与家庭的教育工作;可定期召开家长会,互通小学生情况;还可举办家长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讲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还可让小学生家长现身说法,传授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为小学生家长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平台。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教育逐步与社会沟通,向社区开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教育服务。

因此,小学应加强与社会沟通,与社区联手,不断加强小学“三个文明”的建设;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小学生参加适量的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将在小学里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生活、学会负责。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