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方向探究

2017-01-10夏建军漆颂

南北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方向性高职数学建议

夏建军++漆颂

【摘 要】相对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才培养重心和方向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所以,本文中我将以高职数学这门学科为依据,详细谈谈新时期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数学 改革 方向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36

高职,全称为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上逐步划分出的一种职业性院校。从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发展至今,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专科层次,并且向着更高层次的学历发展,相对于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来说,高职以培养奋斗在生产、建设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实用化,尤其是在理论性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从而培养出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兼顾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各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科目之一,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更加高深、专业,比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知识内容难度性大,所以导致高等教育阶段,数学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科目。近年来,我国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正在不断实行各科教学方面的改革,所以作为一名高职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适应教材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转变,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确定教学改革的标准性和方向性,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一、夯实基础,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各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一直被划分为“难学”科目之类,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本身在理论知识的基础方面,相较于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有所差异,所以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容易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国家在指定教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性,将教学重点放在数学素养的培养方面,《高职数学》教材中删减掉一些复杂且技巧性强的内容,突出基础性知识和解题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新课本的这一内容特点,将教学方向定位在基础方面,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并一步步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

(一)基础知识的方向性定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重点定位到基础性知识上,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通过观察每年入学的新生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时期就没有打好数学基础,以至于接触到高等数学内容时,完全跟不上进度,这就导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较大。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最为基础的知识内容作为例题,并且必要时针对一个知识内容,设置两到三个例题,通过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知识,做到学一点,懂一点,吸收一点。这样看似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的学习效果却会慢慢地彰显出来。

(二)塑造数学思维

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学生的观察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思维欠缺,导致学习过程中思维僵化,缺乏变通性,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塑造数学思维,即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例题学会解题方法,利用公式和定理能够举一反三。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于同一个例题,采取不同的切入角度进行讲解,或者用同一个公式,有规律的进行变形,从而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逐步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二、培养学习能力,实现学科之间的联合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尤其是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学生马上就面临着踏入社会,在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吸收知识,是学生发展成一名社会人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一教学方向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数学是一门问题解决型学科,所以知识一般都会通过解答问题表现出来,而上文中也提到,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实践型人才的学校,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人为性的将理论课堂转化为实践课堂,减少刻板性理论知识的传输,转化为情景模式进行数学知识的传输。例如,结合经济生活等实际内容,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融合,利用数学建模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在建模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思路会逐渐打开,思维角度也就更加灵活,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自主解决能力,并且还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进而激发出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转化是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避无可避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方向。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理论知识基础稍有欠缺,所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学困生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学困生的转化。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学习方面的信心,尤其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给学困生“加餐”,利用自习时间,给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方面的辅导,当然要尽量缩短时间,不要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数学与其他专业知识的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培养的重点还是放在专业技术方面,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学科主辅之间做好关系的平衡。数学作为一门普适性学科,在其他专业中也会有所使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保持与其他教师的沟通,明确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所在,从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做到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从而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一举两得。

总之,在我看来,高职教育和普通的本专科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差别性,所以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向、标准等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尤其是作为知识传输媒介的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更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张弛有度,不断提高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猜你喜欢

方向性高职数学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利用对称性计算积分域无方向性的积分
农村改革要避免方向性错误
应该重视感生(涡旋)电场的方向性教学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