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新课标I卷形势下高一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1-10朱春红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选择题化合物新课标

□ 朱春红

全国新课标I卷形势下高一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朱春红

在高考采用全国新课标I卷的形势下,通过分析近三年全国I卷试题,在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在难度和深度上进行有效的深化和拓展。

全国新课标I卷;高一;化学教学

高一必修1、比修2主要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转化、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等知识,本文仅是对全国I卷形势下的高一化学的教学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看法和思考。

一、全国I卷试卷结构说明

全国卷理科综合试卷结构如下:

全国新课标I卷均为单项选择题,7~13题共有7题,每小题6分,共42分非选择题(近几年题型):26.化学实验27.无机综合28.化学反应原理36~38化学选做(36.化学与技术;37.物质结构与性质;38.有机化学基础)第I卷第II卷

其中,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有机化学、离子平衡问题是全国卷选择题基本稳定的命题范畴,其他考点分布就不稳定了,对学生的考查更加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元素化合物知识灵活分布在生活中的化学和实验基本操作两道选择题中。比如:

T7(2013).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所以在讲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就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渗透了,比如在高一讲Na及其化合物的时候就要渗透侯氏制碱法。

二、2013~2015年全国I卷选择题核心考点总结

核心考点题号2013 2014 2015化学与生活7 9 8有机同分异构、及结构8、12 12 13 9 10 11主要考查知识点氨气管道漏气检验,侯氏制碱,加碘盐判定,黑火药成分;漂白粉、草木灰,印刷线路板;硝酸有机物的分子式、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及计算;对有机物的结构理解和认识元素简单离子与水的电离平衡;单质沸点、离子半径、原子序数比较;阴离子还原性、酸性比较Ksp与溶解度关系,沉淀顺序判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Ksp计算,物质分离与提纯;数形结合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7电解质溶液(Ksp计算)11元素周期表、周期律10电化学7 -11

化学实验基础13 12、13 10阿伏伽德罗常数NA物质的分离方法;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物质的制备和检验;实验现象结论的对照质子数、离子数、电子数、分子数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8

三、全国I卷的结构和核心知识点对高一教学导向的几点思考和关注点

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思考

选点切入点的考虑,内容首先是从周期系中的代表性金属元素钠、非金属元素氯元素及其化合物切入,再延伸到周期系中的其他元素,进而综合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环境保护),主要考查钠、镁、铝、铁、铜;氯、硫、氮、碳、硅等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和由此基础上外延拓展出来的其他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比如:

Na——延伸到Li及其化合物:2013年T27的锂离子电池。

Cl——延伸到碘及其化合物:2013年T13考查实验乙醇萃取碘;2014 T9I-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I-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015年考查富集在海藻中的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及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

N——延伸到P及其化合物:2014年T27考查次磷酸(H3PO2)及其衍生出的化合物的性质。

Al——延伸到B及其化合物:2015年T27考查的硼及其化合物(硼酸等)的性质及在工业上的应用。

2.原理知识更深入和难度加大

物质的量的计算比重比广东卷大和难;电化学情景较新颖,难度加大,原电池由基本原电池延伸——生物电池,固态熔融电池等;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拓展、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中的电子守恒配平,这在原来广东卷必修课程里讲的较粗略,现在要细讲了,重点讲了,因为这些也正是学生的难点。它一般出现在无机综合题中,强调对工艺流程的分析解读,就新情境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看,全国卷的灵活度更大,在配平、物质推理方面需要学生有充足的训练经验。反应原理题除了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对于图像中定态的点和动态的点与对应的化学意义的相互转换能力要求显著,基于真实情景下的化学计算能力要求远高于广东卷。特别是在新情景下的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的书写,K/Ksp的应用及其计算,质量百分含量,产率、转化率等的计算考点上体现得更淋漓尽致。

2013全国I卷T28.(节选)(5)二甲醚(CH3OCH3)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____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______(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lkW·h=3.6× 106J)。

尤其是2015全国I卷 T8.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的考查,T9.元素守恒在有机物中的应用,T11.微生物电池的考查,T13.电解质溶液及T28,整题就是原理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了,涉及的知识点有氧化还原反应、K/Ksp、正逆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及影响因素、化学能与键能的关系等。

3.有机知识考查的范畴广泛

有机物知识点的考查没有明确的方向,2013年,T8.考查的是烃的衍生物的性质,T12考查的是重新组合成醇的种类,T13考查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2014年,T7考查同分异构体;2015年,T9新情景乌洛托品甲醛和氨气的加成和脱水取代的量之比。

有机选做题一般就是有机推断和推理,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书写及计算;对有机物的结构理解和认识、有机方程和合成路线等。内容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强,有机合成路线对思维和知识要求较高。

4.实验内容和有机知识的综合考查

化学实验在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进一步学习了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并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方法和操作,认识了一些高中实验仪器和实验安全等注意事项。这在选择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全国I卷的26题,近三年考查的都是有机知识和实验内容的综合考察,当然也是实验基本操作和方法的迁移应用为主,难度不是很大。在2015年的实验题中首次出现了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问题,说明广东卷在实验探究命题上的探索已引起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关注。

再者,在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的知识点上,近三年全国I卷都没有单独考查(广东卷是必考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无机综合大题中还是要写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和利用到离子共存知识推理工艺流程题;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上的考查基本较平稳,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相关元素略作拓展即可。

综上所述,对全国Ι卷的分析,细致体会三点:基本考点有哪些?需要什么知识储备?考查的哪种具体能力?并依据年份的变化,体会其导向的变迁,并思考这些变迁与其他省市高考题有无联系,从而对试题发展有一定展望。这不仅是高三一线老师要研究的,高一高二的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在新授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为高三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赵 悦)

G633.8

A

1671-0568(2016)27-0101-02

朱春红,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教师。

猜你喜欢

选择题化合物新课标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单项选择题狂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