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eurology: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发布《减轻成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实践指南》

2017-01-10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脑损伤

非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极差。院外心脏骤停存活出院比例仅为6%~9.6%,院内心脏骤停存活出院比例估计为22.3%。心脏骤停相关脑损伤是患者致残和死亡的决定性因素。

2017年5月,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指南发展、传播和实施委员会在Neurology上发布了《减轻成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实践指南》,现摘录如下(研究分级和推荐水平请参考原文):

1.对于最初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昏迷患者,与非治疗性低温相比治疗性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32~34℃,24 h)很可能(highly likely)能够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和生存,应该被采纳(A级推荐)。

2.对于最初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无脉性电活动/心脏停搏的昏迷患者,目标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36℃,24 h;随后8 h复温到37℃;72 h内体温维持在<37.5℃)可能(likely)和治疗性低温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和生存的作用相同,可以二者选一(B级推荐)。

3.对于最初表现为心室颤动的昏迷患者,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或反对采用32℃还是34℃作为治疗性低温的目标体温(U级推荐)。

4.对于最初表现为无脉性电活动/心脏停搏后的昏迷患者,与非治疗性低温相比治疗性低温可能(possibly)改善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和生存率,应该被采纳。

5.对于心脏骤停后昏迷的患者,院前降温桥接院内降温很可能(highly likely)无法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预后(A级推荐)。

6.对于院外心脏骤停后昏迷的患者,在治疗性低温基础上增加辅酶Q10可能(possibly)改善生存率,但是不能改善3个月神经功能状态,应该被采纳(C级推荐)。

7.对于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患者,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治疗性低温基础上常规给予氙气治疗(U级推荐)。因为尽管临床意义尚不清楚,这种方法很可能(probably)引起白质损害,并且也不能改善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或反对使用尼莫地平(U级推荐)。对于这些患者,利多氟嗪改善生存和神经功能预后可能(likely)无效,不应被采纳(B级推荐)。单负荷剂量硫喷妥钠不能改善生存率或神经功能,不应使用。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或反对硒或单负荷剂量镁盐的有效性(U级推荐)。单负荷剂量地西泮不能改善生存率或觉醒(B级推荐)。没有证据支持或反对使用皮质醇改善生存率或神经功能预后(U级推荐)。

8.无充分证据支持或反对复苏后立即吸入100%纯氧进行治疗(U级推荐)。无充分证据支持或反对使用高容量血液滤过(U级推荐)。

文献出处:GEOCADIN R G,WIJDICKS E,ARMSTRONG M J,et al.Practice guideline summary:Reducing brain injury follow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Report of the Guideline Development,Dissemination,and Implement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Neurology,2017,May 30,88(22):2141-2149.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室性脑损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思考心电图之169》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