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书写元素,提升语文素养

2017-01-09万于龙徐海燕

江西教育B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字理语文课程写字

万于龙 徐海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成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也正是语文课程的这一特质,标明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涵盖了政治思想、人生价值观、文化内涵、审美情趣、情感意志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教师作为语文课程的构建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有开发教材的主体意识,发掘语文课本中丰富的人文资源,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加强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汉字书写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也是一个人人生的文化起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在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还能利用汉字本身的构字特征,感受祖国博大深远的文化内涵,懂得“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写好汉字,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大量与写字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或藏在课文及课后练习中,或散见于“日积月累”“读读写写”“趣味语文”里,只要教师细心地去开发,就可以转换成写字教育资源,很好地为写字教学服务。

一、抓字理,寻字源,在文化熏陶中指导写字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它的独特魅力在于既表音又表义。大量的汉字在构形的时候往往把汉字的形体与意义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画面或一个情境。识字教学中如果忽略这些文化资源,只注重从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组合去分析字形,学生极容易感到单调、枯燥、乏味,产生不了识记和书写的兴趣。近年来,不少教师抓住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一特点,把字形与字义、字音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字的音形义,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汉字,轻轻松松识记汉字,使识字教学生动、活泼、有趣,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什么是字理呢?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字理教学就是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提炼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在写字教学中,运用字理教学法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独有的画面,有利于学生领悟汉字的内涵,有利于把握字的结体,把字写得美观端庄。如,教师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结合“困”字的演变,理解小鱼的处境,并引导学生观察“困”字的笔画变化。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到中间的“木”像是生长得枝叶茂盛、生机勃勃的大树,可惜却被死死地围困住了,只能无奈地蜷缩起来,不能舒展,而且它的“捺”变成了“点”。在此基础上顺势进行书写指导,收到了很好效果。抓字理,寻字源,将汉字的识记与书写置于课文的语境之中,既遵循了汉字的造字法,又与阅读理解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情趣化。

二、学古诗,添书写,渗透艺术审美情趣

古诗语言凝练,意蕴悠远,其魅力无穷。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小学课本中收集了70余篇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学修养,提升审美情趣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一道靓丽风景。同样,汉字是最具想象力和美感的文字,且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汉字书写反映着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学养。因此,可以考虑将古诗文教学和书写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在读古诗文、释古诗、悟古诗、赏古诗的基础上,增加写古诗环节,将书法艺术的熏陶与古诗文的学习融为一体,可谓珠联璧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有一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在处理教材时,一位教师增加了“以书写呈现诗的美”这一教学目标,确保每堂课学生的书写训练在10分钟以上,使书写与古诗文教学相得益彰,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体验。执教杜甫《春夜喜雨》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走进诗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后,巧妙转入书写环节。执教者在教室里播放悠扬的古筝音乐,课件投放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品味,享受诗词与书法结合带来的美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章法布局、书写技能、评价激励等方面加以指导,充分激发起学生书写的兴趣,学生书写态度有着明显转变,良好书写习惯初步形成,书写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三、读故事,抄名句,积累与书写同步

小学课本中的拓展园地以积累词语、名句格言、成语故事、文学典故为主要内容,兼顾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书写,做到书写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1.讲述书法家的故事。《入木三分》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拓展园地七的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苦练书法,获取出众书艺的过程。“细心揣摩”“字体结构”“气势”是故事的文眼。为让学生通俗形象地理解这些术语,还原故事情境,可以将张芝、王羲之、颜真卿等大书法家的碑帖引入课堂,指导学生欣赏品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网络、课外书籍中收集更多的古今书法家练字的轶事趣闻,如《王羲之吃墨》《王献之依缸习字》《柳公权戒骄成名》,等等。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2.收集介绍书法名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选读课文中有一篇《名碑荟萃》,以古都西安的碑林为背景,着重介绍了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四位著名书法家的书法风格,让小学生初步感受到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是小学生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我们以学习这篇文章为契机,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模拟担任碑林解说员,绘声绘色地介绍书法家的作品。同时,借助网络收集各个朝代的书法名人及代表作品,认识更多的书法家,激发学生爱好书法的兴趣。

3.用书写形式积累名言警句。诗书历来关系密切,诗文是书法的载体,书法是诗文借以表现的工具,犹如一对孪生兄弟。诗文以语言为工具创造意境,书法则用线条为手段营造笔墨意趣,二者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统一性,有很多共通和相似之处,都讲究韵律美和意境美,具有异曲同工的艺术规律。因此,历来书家莫不是文人,而文人没有不通笔墨之道者。书法与诗文两种艺术形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基于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读写写”“日积月累”以及课后练习中的“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等资源,引导学生制作书写卡片,用书法的形式将这些内容誊抄下来,引导学生运用“书法的美”和“朗读的美”熟记教材中的好词佳句、警句格言、古典诗文,并建立书写评比机制,大大激发学生主动书写、规范书写、美观书写的积极性。

四、勤动手,重实践,加强书写综合运用

对于学生而言,书写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怎样激发学生书写的内驱力呢?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把书写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享受书写的过程,展示书写的成果。有了参与的乐趣及成功的体验,学生书写的持续力就不会消退。小学语文课本在不同学段都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不少与书写有密切联系,只待教师发现与开发。如,三年级上册“展示台”中的编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手抄报,下册的“母亲节我给妈妈做贺卡”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的“制作我的阅读记录卡”,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主题活动中的“毕业赠言”,等等。为了凸显书写元素和价值,实施这些活动时要体现内容与形式双向评价的原则,引导学生不仅要在内容上精心选择,而且要在形式上呈现精美效果,初步渗透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在书写形式上,尽量按照年段特点,体现阶梯式螺旋变化。如,低年级的田字格书写,中年级的方格书写,高年级的横线书写。总而言之,书写时要激活兴趣,文化引领,加强指导,双向评价,实实在在地让书写成为学生语文生活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书写环境中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猜你喜欢

字理语文课程写字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