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的朗读指导是一种唤醒艺术

2017-01-09刘剑华

江西教育B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赏析课文文本

刘剑华

朗读,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最简单、最直接的语言实践活动,真正有效的朗读需要教师艺术化的指导。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指导学生朗读时,显示出了一种高超的不露痕迹的唤醒艺术,使学生乐读善读,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使琅琅书声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旋律。现撷取其中几个精彩的片段,和大家一起欣赏。

【片段一】唤醒学生的学习自信

师: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学生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哪些同学虽然没把握读正确,但愿意试一试?(一个同学举手)好,请你站起来。于老师很喜欢这个小朋友,因为她勇敢、敢试。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得较流利。但读到“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时,“蛮”读错了,但自己意识到后,就改正了)

师:请停下来。这个小朋友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蛮”一开始读错了,后来又改正了。

师:好,你听得真认真。于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自己错了自己改正。请你再读读那一句。

(学生读完那句后,接着读下去,教师相机纠正错误)

师:哪一位同学能不让老师教,就能读得正确、流利,还能有感情?

(指一学生读,学生读得很好,老师相机表扬)

师:读得多好呀!不要老师教,你就能读好了,真不简单!

这个片段中于老师的做法,令人感动。

【赏析】我们知道,在一个班级里,朗读水平很高的、能打动同学和老师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或多字,或少字,或断断续续,或没有感情,或声音不响亮,等等。而我们在教学中一般都喜欢让那些朗读能力好的学生读课文,展示这部分学生朗读水平的同时,也就显示了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在公开教学中就尤为突出。因此那些朗读水平不高的学生通常就坐在“冷板凳”上,朗读水平的提高也就成了未知数。

而于老师一改常态,反其道而行。有把握读正确的学生他不喊,而请那些没把握读正确的学生读,这充分体现了他以生为本,关照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爱生思想和育人观念。在这些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于老师还不时地给予鼓励、表扬,以深沉的爱保护着学生,以诚挚的赞美激励着学生,唤醒了每个学生心中渴望成功的愿望,使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这不仅是在指导学生读书,更是在培养学生成人,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不断进取的种子。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有效的朗读指导是一种唤醒,是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掘,是对他们学习信心的激励、唤醒和鼓舞。

【片段二】唤醒学生的朗读期待

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师:怎么样?

生:好!

师:请像老师一样读。

(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

【赏析】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范读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这个片段中,于老师通过自己的配乐范读,先让学生评价自己读得“怎么样”,再抓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他们“请像老师一样读”,让他们在老师的范读中形成一种朗读期待,这种朗读期待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并化为自觉的阅读行为,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的声音和情感来表现课文的音韵美和意蕴美,无需进行朗读知识与技巧的指导,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和朗读质量的提高。这种有声的唤醒,能使学生的朗读渐入佳境,并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不用扬鞭自奋蹄。”有效的朗读指导,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熏陶,是营造一种朗读的情境,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朗读期待,引领学生积极朗读、享受朗读。

【片段三】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

师:两个同学都明白了,第二个同学表达得更好。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无力”,读——

(学生读“有气无力”)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如何评价学生的朗读,也是朗读指导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为了体现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朗读热情,课堂中“读得真好”“读得不错”等赞美学生朗读的评价不绝于耳,至于不到位的朗读,老师往往避重就轻,点到为止,似乎说多了怕伤了学生的自尊。

这个片段中,于老师用一种阳光的评价指导学生朗读,既赏识激励又指出不足之处。如“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这种感性而又富有情趣的评价,其潜台词就是你已经初步感知了“有气无力”的意思,但你的理解还不到位,声音应该再小点儿,轻点儿。学生在老师生动而幽默的暗示中,心领神会,产生新的顿悟,进而领悟了朗读的要领。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于老师的朗读指导,不仅肯定优点,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朗读基调把握不准时,没有生硬地指导,机械地说教,而是以游戏般的动作、儿童化的语言,再加上亲切的微笑、殷切的期待进行点拨、启发,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引而无声,导而无痕,趣味盎然,精彩纷呈。这样的朗读指导唤醒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发现和创造潜能。

这种朗读指导,是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的展示。这样的朗读评价拭去了刻意评价的痕迹,少了一些理性与机械,多了一些感性与灵动;少了一些程序与模式,多了一些想象与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不知不觉就被领进朗读的佳境。

是的,有效的朗读指导不仅仅是一种兴趣的激发,情感的调动,技巧的培养,更是一种指正扶误的评价,心灵智慧的提升,通过朗读唤醒并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猜你喜欢

赏析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