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与鉴赏分项技能概要

2017-01-09曾招福

江西教育B 2016年11期

曾招福

阅读鉴赏技能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要能高效地开展相关的言语技能训练,关键在于明确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与鉴赏分项技能。

一、文学类文本

(一)现代诗歌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探究题目意蕴,了解时代背景 2.解读意象

3.揣摩诗歌意境 4.品味诗歌语言

5.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6.理解诗歌主题

(二)现代散文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联系背景,选点连线,整体感知

2.分析散文中的景与情、情与理

3.分析散文中的写景状物,记事述人,说理抒情

4.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修辞方面:摹绘形容,巧拟妙喻。手法方面:象征、渲染、映衬、对比、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5.合旨适境,揣摩语言

6.明确意象,缘景入情,建构意境

7.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

(三)现当代小说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明确小说的故事情节及情节安排的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1)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2)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4)从典型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4.品味小说的语言

5.领悟小说的创作主旨,即小说的主题

(四)现当代戏剧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分析作品中的戏剧冲突,明确人物的矛盾冲突及其实质

2.品味剧中人物的语言

3.结合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分析冲突与主题的关系,明确剧作主题

二、实用类文本

(一)人物传记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说明文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了解说明方法: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分类、举例、数字、图表

2.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

(1)从文中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

(2)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3.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以总—分—总为顺序

(2)以认识的发展或内容的深入为顺序

(3)按事物的性质、状态、结构、作用、用途等几方面依次说明

(4)以由远及近(或反之)、由表及里,或以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移,由整体到部分(或反之)为顺序。

(5)以说明角度的变化为顺序。

4.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平实性、简洁性

5.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6.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

7.辨别分析文意、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8.归纳要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三)杂文、文艺学论文和随笔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检索信息

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筛选和整合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材料

(1)从整体入手,明确检索目的,确立检索范围

(2)归纳、综合检查范围的内容,发掘其隐含信息

(3)根据阅读要求,对检索的信息一一辨别或作恰当的转换

程序:扫描—理序—对应—突出重点

2.揣摩语意

(1)分析句子结构(2)抓关键词(3)寻找对应点

(4)结合语境,深究句意

(5)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入手

(6)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表达目的入手

3.体味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

4.提要钩玄

(1)提要即提取要点,提取要点应该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从语言材料中提取能揭示作者观点态度的有关词句,进行整理概括

(2)钩玄就是指深究那些重要语句,探求文字中隐含的精深道理

5.领会创作的意旨

三、古代诗文

(一)文言文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正确断句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6)筛选文中的信息

(7)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8)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诗词阅读鉴赏分项技能

1.理解语句

(1)在阅读古诗词中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推敲、理解语句的内容

(2)概括诗词大意

(3)感知诗词的意象

(4)领会诗词的意境

2.把握情感

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意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概括诗词的主题

内容主要有

(1)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有的通过全诗来体会,有的扣住关键字句来体会)

(2)领会人物心思、态度(扣到所写景、物或某些诗句来体会)

(3)概括诗词的主旨目的

(4)感悟诗词蕴含的哲理

(5)注意诗词的感情基调

3.分析形象

(1)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作者形象。必须结合诗句,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

(2)物象: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一旦落于诗人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情感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4.阅读评价

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意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从某一角度或多个角度写出阅读评价。

内容主要有:

(1)分析修辞手法

(2)分析表现技法

(3)品味重点字句

(4)品味语言风格

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来品味。

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品味其精妙之处。抓住关键词语和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结语:语文课程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语文教学须立足于言语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融注人文精神,构建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协助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系统,才能使语文课程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才能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切实得以提升,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