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探讨

2017-01-09徐易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新时期高校

徐易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制定了全新的规定,合并与整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这两门课程,高度概括法律基础知识部分,要求教师在有限的篇幅与学时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效实现教育目标。本文就对新时期高校思政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思政课 法律基础知识教学

一.新时期高校思政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现状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学习目的单一。有些高校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错误认为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能将其用于实际生活和今后工作中,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往往只死记硬背知识,理解仅仅停留于字面,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法律知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降低思政课教学效果。②知识专业性不强。高校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不是法律专业毕业,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教材知识的讲解,而对深层次法律知识的讲述加以忽视,偏向于法律知识的普及[1]。一般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会表述出教材中讲解的法律层面知识和背景知识,导致学科知识缺乏较强的专业性,学生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更加无法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中。

二.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

首先,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需要对学生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的培养加以高度重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同时教师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针对某些浅显的法律案例及条文进行讲述,还需要适当融入哲学和文学等知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效运用法律来维权,通过法律知识的使用来提高法治观念及法律素养,从而避免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出现违法行为。

其次,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公民义务与权力和许多制度的实施都是以宪法为基础,并且其他法律也要遵从宪法,因此学生在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时,应该对宪法具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我国宪法的原则及特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2]。从公民意识层面而言,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时需要具备正确的公民意识和牢固的社会基础,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应自觉履行义务。因此高校教师在思政课中讲述法律基础知识时,应该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能从自我发展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组织实践课,如法律援助、法律志愿者活动、法律咨询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

最后,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目前高校思政课中涉及的实体法和部门法较多,但是内容基本是高度总结和概括,缺乏对重点知识的标注和明确讲解。因此教师在讲述法律基础知识时,应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进行授课,将刑事法和法律制度与重点讲述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详细了解我国的民法,掌握相关法律的要求及含义,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于实践中。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下,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3]。

三.结束语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前高校思政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习目的单一、知识专业性不强、学生不能应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等,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育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感染力和有效性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敬超.新时期高校思政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5,04:296+295.

[2]叶正明.高校“基础”课中法律知识的教学模式探索——以适应学生成长和需求为导向[J].文史博览(理论),2012,05:77-79.

[3]唐献玲.浅析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建构——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视域思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5:63-65.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课新时期高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