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探析

2017-01-09聂群英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考试核心

聂群英

内容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前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一种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工具,必须要有明确与正确的方向,核心素养就为未来教育提供了方向。本文主要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展开了一系列地探讨。

关健词: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 途径

一.核心素养的涵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各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核心素养模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OECD于199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OECD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建构了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三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它超越了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框架,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核心素养”就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目标,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凸显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个体与社会生命的活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

1.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从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来说,课程目标的落实必须通过课程结构与分布来得以完成。因此,在更新了课程目标之后,如何将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分布在各学科课程之中,是所有改革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合理分配核心素养目标,各学科着重落实培养和实现某一或某两种核心素养,综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整体分布相较而言,这样的结构分布更能凸显学科课程的特色,也减轻了各学科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当然,它存在的不足就是核心素养目标本身的系统胜就相对被弱化了。

2.逐步构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要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要根据不同专业、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学习要求,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给考试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命题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测查学生问题解决、创新以及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

3.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要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当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当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也有借鉴意义。总的来说,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并且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心。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突出强调在获取知识后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发展。一定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亦会促使我们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怎样确定、课程体系怎样建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怎样选择、评价方式怎样改进等诸多问题,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变化,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2]辛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考试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