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探讨

2017-01-09芮春梅悉地国际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建筑 2016年6期
关键词:枢纽站嘉峪关南站

芮春梅(悉地国际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轨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探讨

芮春梅
(悉地国际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轨道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的门户,其站前广场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及风貌的一张名片。轨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既需要满足人流疏导的功能性要求,又需要展示城市形象,同时需要关注人的体验与感受,应作为城市设计的重点区域。文章结合嘉峪关火车南站站前广场浅谈一下轨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

轨道交通枢纽;广场;景观设计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的迅速崛起,尤其是高铁站的大规模建设,使轨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的入户公共空间,其设计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一方面,枢纽站前广场的功能性要求较高。站前广场作为人流及交通的集散中心,其整体布局关系到人流、车流集散系统的高效运转。另一方面,枢纽站前广场的文化性要求也较高。对于城市的来访者,它代表着对一个城市认识的起点;在居住者眼中,它又是通向外部世界的出口。站前广场是打造城市整体景观的重要环节,更是展现城市风貌、传达城市特色的窗口,其景观需要承载地方文化,空间形态与周围城市环境相协调、相呼应,富有表现力,从而给过往旅客留下深刻、鲜明的城市印象。

枢纽站前广场的设计应该人性化。一个场所是否人性化,一个重要的标准在于使用者在场所里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因设计而更加的方便和舒适。使用者在场所中的行为需求,决定了设计师在设计时采用的设计语言;同时设计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可以对使用者的行为产生引导作用,使其更加合理化和舒适化,切实提高使用者的景观感受。使用者的行为和设计师的设计形式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这些问题都成为设计关注的热点,笔者结合嘉峪关火车南站站前广场景观工程,展开具体的阐述。

1 项目背景

嘉峪关南站位于嘉峪关市兰新铁路北侧河口村,距嘉峪关市中心约8.5 km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自兰州西站引出,经青海西宁、甘肃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吐鲁番,引入乌鲁木齐站,全长1 776 km,共设31个车站。这一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1 435亿元人民币。由铁路总公司与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共同筹资建设,设计时速为200 km/h,兰州至西宁段、哈密至乌鲁木齐段线下预留提速为250 km/h,建设工期5年。铁路建成后,将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而现有的兰新铁路将改为货运专线。两条铁路相辅相承,既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又可拓宽新疆、甘肃、青海以及中亚等地煤炭、棉花等优势资源运输通道,从而使三省区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造福各族人民的目的。本项目在2014 年全线通车。

2 交通关系梳理——满足功能性

作为新建的轨道交通枢纽,嘉峪关火车南站必将是人流车流的集散中心。在满足功能性的方面有两层意义。

(1)车站周边交通问题的解决。保证乘客交通换乘的便捷与高效是设计团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结合嘉峪关城市发展规划,项目周边需要考虑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公交车停车场和旅游大巴停车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流线设计(图1)。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的落客均通过高架桥的落客区解决;公交车和大巴车停车场位于配套商业的背后,对广场景观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社会车辆的停车场位于站房两侧,出租车停车场位于公交车停车场的二层平台区域。交通流线清晰且互不干扰。值得注意的是,嘉峪关属于北方严寒地区,高架桥两侧的坡道如遇积雪会对车辆安全行驶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在坡道上方设置除雪设施。

图1 用地交通功能分区

(2)站前广场内部交通问题的解决。站前广场作为人流的集散中心,需要保证其快速高效的通达性,因此在广场的景观设计上,尽量避免在站房面宽范围内出现大型景观水景、高大乔木等影响通行的景观元素,保证人行交通流线通畅、开阔(图2)。

图2 广场人行交通流线

3 景观理念及设计手法——突出文化性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它是西北人民勇于开拓与不断进取的精神的真实写照。 嘉峪关,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享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不仅是西北人民不畏外敌,保卫家园的标志,同样是当年西北人民远赴他乡之时对家乡深深留恋的情怀的寄托。

嘉峪关南站站房及配套商业建筑运用了抽象化的烽火台及简化的长城概念,提取了传统的中式花格及特殊质感饰面混凝土挂板进行立面装饰,体现了“雄关高亢”的设计理念,结合地域特色,使整个建筑简洁、大气(图3)。

图3 设计元素

在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上,延续了 “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的建筑设计文脉,通过对柔美的沙脊、绵延的城墙、独具特色的城楼建筑形式等元素的提取,提出了嘉峪关南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主题——“大漠驼铃声、塞外边关情”,使景观与建筑风格保持一致,最终突出当地的特色地域文化。在广场的空间布局上通过中轴对称式设计手法衬托站房中心位置,营造嘉峪关南站站前广场的整体气势。

4 关注人的体验——符合人性化

除了满足功能性和突出文化性之外,设计师更需要关注枢纽广场带给人的体验。分析考虑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所需要的不同的空间环境,从设计的根本出发,落实对人的关怀。

(1)出发的人,主要等车、等时间,对空间场所是一种享受和放松;

(2)到达的人,主要诉求等人、等时间,对城市是一种美好的认知;

(3)休闲的人,主要诉求时间消费、商务休闲,对环境是一种愉悦的向往。

基于以上分析思考,通过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诉求,对应于不同的景观功能空间,最终用景观来领导、组织整个公共空间场地的交通行为活动。

中心主轴景观区为主要人流集散场地,中心景观轴以雕塑为视觉焦点,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划分了整个广场空间。 旱喷的设置活跃了中心主轴的景观氛围。同时,两排景观柱强化了空间围合感,并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人流的作用,给出发的人提供了便捷的引导。

考虑车站人流量较大的特点,在主轴景观区两侧以树阵广场为主,既为出发的客流通过提供了足够畅通的空间,又为休闲的人流起到遮荫作用。地面浮雕以定城砖、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四大主题展示嘉峪关地方文化特色,可以使广场上的人行群体体会嘉峪关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树阵广场中的树池形式主要结合休息坐凳的功能,既提升了广场内绿化环境,又为休闲的人们提供休息座椅。

公共标识共分为一、二级标识系统,分别布置在道路十字路口、重要景观节点、建筑构筑物等服务节点区域内,提供道路及服务设施指示、景观节点介绍、文化宣传等功能。 两个级别的标识牌造型和色彩相统一,配以统一设计的插图和文字介绍,简洁、精致、信息传达清晰完整。标识系统清晰的为出发的人和到达的人提供了准确的导向信息。

景观节点的设计必须考虑广场上活动的人群的体验和需求,体现人性化(图4~图6)。

图4 中心主轴景观区

图5 商业配套休闲区

效果图展示见图7、图8。

图6 树阵广场

图7 鸟瞰1

5 结束语

轨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首先在功能上要满足交通的高效运转,其次在设计理念上要充分尊重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从中吸取设计养分,让设计形象能够突出当地的人文特点,并且具有其本身的地方特色。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在广场的设计上更多的要注重人的体验和需求,体现人性化。只有以上三方面都达到了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化的轨道交通枢纽广场。

芮春梅(1981~),女,硕士,工程师,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984.182

B

[定稿日期]2016-07-04

猜你喜欢

枢纽站嘉峪关南站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孝南站SFM编码电路设计缺陷分析处理及建议
高铁枢纽站股道运用计划智能调整系统的研究
神池南站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在嘉峪关“吹牛”
晋江规划建设9个公交枢纽站
北京南站行车公寓给排水环保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高速铁路枢纽站改造施工方案优化和现场实施实例分析
青岛北枢纽站列控技术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