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2017-01-09谢军芳

甘肃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人性化有效率血糖

谢军芳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中心卫生院,甘肃 甘谷 741200)

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谢军芳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中心卫生院,甘肃 甘谷 741200)

探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5年6月之前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5年6月之后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包括人文关怀、饮食护理等高质量护理服务。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人性化;护理;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由胰岛素严重不足或胰岛素功能异常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糖尿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质量减少,具有慢性和终身性,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生理和心理受到极大的不利影响[2]。目前的医疗技术尚不能完全治愈糖尿病,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作为护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满足患者要求,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3]。本研究在常规护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今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5年6月之前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5年6月之后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1型患者6例,2型患者54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5.1±4.5)岁,病程1~15年,平均(7.5± 3.7)年。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1型患者8例,2型患者52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4.5±5.9)岁,病程1~14年,平均(6.5±2.7)年。所选120例患者空腹血糖≥7.8mmol/L或(和)餐后血糖≥11.1m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按时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和鼓励运动等。针对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积极用药治疗,观察其血管和神经系统。

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语言、肢体语言情感交流

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过程中,需以和蔼真诚的态度展现自己的表情、语气、语言和肢体语言。尊重患者的隐私。对待患及其家属者要有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疑问时真诚、仔细,表现出对患者身体疼痛和心理痛苦的理解,运用保护性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像对待亲人般护理,多与患者进行交谈,鼓励患者战胜糖尿病。

1.2.2 健康知识教育

根据患者病史和病程的不同,对其进行相应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对病程较长和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如何缓解病情、身体痛苦并如何有效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食知识教育。对病程较短和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知识教育。进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除此之外护士还需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教育,把握患者心理活动轨迹。对病情较长和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其采取鼓励的方式,增加其治疗信心[4]。对病程较短和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平和亲切的态度为其讲解糖尿病有关知识,使其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做到耐心细致,有问必答。

1.2.3 注射护理和饮食护理

护士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进行注射,注射时以纱布遮挡注射部位,动作轻柔,并向其讲解注射的注意事项。室内温度较低时,例如冬季,在对患者进行注射之前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在患者注射部位下放置热水袋,保护患者手臂温度;在输液管下端放置输液加热装置,以免因输入液体温度过低导致患者出现不适。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应该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量,因此护士应该指导患者以粗粮作为主食,餐前餐后测量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并据此调整饮食营养结构。

1.2.4 环境和胰岛素护理

人性化护理的内容之一是为糖尿病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可以在病房内放置核实的绿色植物,使病房氧气更充足,空气更清新,也使得糖尿病患者心情舒畅。可以在病房内放置电视机,使病人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根据患者自身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的不同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普通糖尿病患者餐前30min注射,夜间血糖水平高的患者餐前1h注射[5]。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以调查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包括:饮食护理、环境护理、护患关系、护理态度和注射护理等,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效果越满意。

在护理期间检测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的空腹血糖水平数据作为评定数据,将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空腹血糖≤7.2mmol/L或者下降>25%、餐后2h血糖≤7.2mmol/L或者下降>25%判定为显效;患者空腹血糖≤8.3mmol/L或者下降10%~25%、餐后2h血糖≤10mmol/L或者下降10%~25%判定为显效;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10%判定为无效[6]。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全部临床资料使用SPSS20.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67%,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有满意为96.67%,参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3.33%,研究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华生(美)提出的“人性照护”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发展成现今的人性化护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今的医疗水平尚不能完全治愈糖尿病,需患者长期服药,且易出现并发症。

本研究在对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按时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和鼓励运动等,在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两组数据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总之,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理中推广和使用。

[1] 范国洽,郝慧斌,杨昱.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0):92-94+3.

[2] 段华芬.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1):67-68.

[3] 吴有珍.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06):917-919.

[4] 金振鑫.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2):243-244.

[5] 于占君.258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5):112-115.

[6] 陈鸿尔,葛庆青,周亚红,等.糖尿病联络护士院内培训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17):21-23.

R587.1

猜你喜欢

人性化有效率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