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东子弟兵团: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特殊部队”

2017-01-07王贞勤

文史春秋 2016年7期
关键词:子弟兵华东土匪

王贞勤

在我国的军史上,曾有一支名叫华东子弟兵团的部队,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前夕,随着华东支前司令部的诞生而成立的。从此,华东子弟兵团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二梯队”,配合主力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完成了战区警备、打扫战场、押解俘虏、救护和护送伤员、运送物资、看守仓库、剿匪、维持新解放区治安等一个又一个战勤任务,成为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支特殊部队。

随着华东支前司令部的诞生而成立

1948年9月,解放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形势喜人。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主要议题就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次会议为最后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组织进行战略决战、有条不紊的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作了必要的准备。

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迅速发起济南战役,经过8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全歼守敌10.4万多人(起义一个军2万人),济南这个南京与天津间的最大城市宣告解放。攻克济南表明,人民解放军开始突破带决战性的攻坚战这一关,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济南战役胜利后,山东全境除青岛等个别孤点和长山列岛尚未解放外,其余地区均获解放。

10月上旬,中共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在山东曲阜举行,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主持会议,会议向与会的师以上干部传达了中共中央“九月会议”的精神,强调只有军队向前进,才能迅速摧毁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要求包括山东在内的解放区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把生产搞好,做到“生产长一寸”,既改善解放区人民的生活,又支援军队向前进。从而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制定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要求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集中全力,各个歼灭徐州地区国民党军的主力,为尔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全力支援和配合淮海战役以及不久将来的渡江作战,11月4日,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在山东支前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华东支前委员会和华东支前司令部,统一领导包括山东在内的华东地区的支前工作。中共鲁中南区党委第一副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傅秋涛,被任命为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和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

傅秋涛走马上任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最有效形式支援前线,他主动去征求华野各纵队首长的意见。他们答复说:“带手的民工我们已经够用了,现在缺的就是带枪的民工(民兵)!”原来,面对淮海战场上的强敌,各纵队都希望能集中优势兵力去战胜敌人,可是战场上许多事又不得不让他们从主力部队中分兵来做,例如:打扫战场、押送俘虏、看护仓库、打击小股敌人和土匪等,而这些,依靠民工是万万不可能的。傅秋涛一听乐了:“这个好办,山东各解放区过去就有组织民兵支前的经验,现在山东全境基本都解放了,民兵们手中的武器正愁没了用武之地呢,我们马上组织武装民兵来支援你们。”

于是,傅秋涛就向山东各解放区的民兵组织发出了“带上武器,支援前线”的号召。一听说要去支前打国民党反动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翻身得解放的武装民兵们,无不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支前。胶东解放区平度县南掖沟刘家村青年民兵刘京合,正准备结婚,一听说有支前任务,义无反顾推迟婚期报了名。

就这样,全省很快就调集到首批2.2万多名自备各式武器的武装民兵。为便于指挥和管理,华东支前司令部将他们按部队编制编成了17个团,统称“华东子弟兵团”,然后分别配属给华东野战军各纵队,让他们执行运送伤员、押送俘虏、看管物资、打扫战场、捕捉散匪、维护交通安全、维护驻区社会治安等战勤任务,以便主力部队腾出手来专心打仗。

由于华东子弟兵团各团的起止时间以及战斗任务和过程都大同小异,就让我们沿着华东子弟兵团二支队六团的足迹,领略一下这支特殊而又充满传奇色彩部队的光辉历程。

1948年11月上旬的一天,华东子弟兵团二支队六团在西海军分区所在地山东平度县成立了,全团在县城举行了阅兵式,胶东军区民运部长王一民在阅兵式上发表讲话,他鼓励大家说:“我们要发扬胶东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革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用我们的汗水和鲜血去支援大军,解放全中国!”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分散在平度周边的武装民兵们就一队一队排着整齐的队伍集中到城里来了。队伍集结后,伴随着惊天动地的锣鼓声、鞭炮声,子弟兵团就朝着淮海战役的最前线,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欢送的群众、学生们高呼口号:“向参战民兵们致敬!”“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人人立功,光荣回归!”子弟兵团队伍中则传来响亮地回答:“耕不到地头不卸牛,打不垮蒋匪不回家!”“我们要把打鬼子、打还乡团的劲儿使出来,你们就等着我们的立功喜报吧!”

“不愧是野战部队的好帮手”

这支子弟兵团经过长途急行军,到达苏北一带的淮海战役前线时,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按照部队首长的部署,他们迅速投入到抢运伤员的战斗中。为了尽量减少伤员的痛苦,他们总是先问明白伤员的伤口在哪里,看清楚伤势怎么样,然后根据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抬法。子弟兵救护伤员特别重视争取时间,充分认识到时间就是战士们的生命。因此,他们抬起担架都是一溜小跑,累了就换人接着抬,人歇但担架不停。华东子弟兵团二支队六团当中有一个4人担架小组当时很出名。有一次,他们抬着一个受伤的营长,仅用40分钟就走了七八公里路程。这位营长感到很吃惊,之后逢人就夸奖这支华东子弟兵团。

抢救伤员再苦再累,子弟兵们都不放在心上,最担心的是路上遇到敌机轰炸扫射。他们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决不让战士们第二次受伤!”每逢遇到敌机,他们爱护伤员胜过爱护自己,只要能把伤员隐蔽好,自己有生命危险也不在乎,许多子弟兵就是在掩护伤员时负了伤。有一次遇到敌机突然扫射,一时来不及躲避,担架小组的同志就一齐扑到伤员的身上,任凭弹雨呼啸而过,他们一动不动,保护了伤员的安全,事后该小组受到指挥机关的表扬。

1949年1月,陈官庄围歼战胜利结束,子弟兵团奉命打扫战场、押送俘虏。战场上,敌人扔下的坦克、火炮、各种车辆,东倒西歪,看不完也数不清:敌人扔下的牛马皮和啃得净光的骨头遍地都是,有的地方连麦苗也被吃光了。战场外,被俘的国民党官兵乌压压的一片,部队把俘虏交给子弟兵团负责的时候,许多俘虏焦急地问:“我到哪里?我到哪里?”只要有人答应一声:“跟我来”,牵出一个头儿,就会引出一长串。有时两三个子弟兵,就可以押送成百成千的俘虏。这样,他们既要负责看押俘虏,又要赶路,还要筹划供给,真是连喘口气都顾不已但是,大家看着大批的俘虏和堆积如山的胜利品,想想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就要搬掉了,人人身上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1949年春节后,我军继续向南进军,连续攻克淮河两岸地区的许多大小城镇,一直推进到长江北岸的合肥一带。这时候,六团和其他的子弟兵团都换上了解放军黄绿色军装,佩带上了“华东子弟兵团”的臂章。大家都感到自己像一名正规的解放军了,走起路来个个都昂首挺胸。

随着战线的延长和战役的发展,长江北岸大军云集,不仅要保证我军弹药、粮食和物资的充足供应,还要保证大批俘虏的吃穿和医疗护理。因此,我军在合肥南关设立了许多仓库,存放着许多弹药、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保卫这些仓库的安全,是华东子弟兵团的重要任务之一。那时候,六团二营一排看守的是包公祠里的弹药,排长是高中英。包公祠当时坐落在+4、湖的岛上。连正殿带廊房有三四十间,里里外外堆的都是弹药箱。大家明白这个工作的意义和面临的艰险,恨不能多生出两只眼睛来观察,多长出一双胳臂来拿枪。一天,一位解放军首长坐着吉普车到了包公祠,想要进去看看包公像。因为他没带证件,排卡高中英说啥也不让进。事后,坚持原则、坚守纪律的高中英和他带领的认真负责的一排,得到了华东军区首长的表扬。

1949年3月上旬,华东支前司令部通知说。为了支援大军渡江和解放南京,存放合肥的一部分弹药要陆续运往古河仓库,押运弹药的任务又交给了高中英他们排。那时候,吃饭都是按标准供应的,大家普遍吃不饱。高中英就想了个办法,从排里抽出十几个人给一家木料场运木头,赚了钱买米粮补充伙食。负责仓库的黄主任发现这件事后很受感动,他对同志们说:“今后就多给你们供应些,保证大家吃个饱,吃饱了好为前方多出力啊!”大家吃饱了肚子,力气大了,积极性更高了,原来是雇民工装车,从那之后全是子弟兵们自己装。大个子高仁福能吃能干,一次就能背6箱弹药,黄主任见他这样能干,常常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是好样的。

一天黄昏,一辆吉普车在古河仓库前停下来,不知道汽车出了什么问题,司机急急忙忙地进行修理。突然,吉普车着火了,司机慌了神,一边忙着扑灭。一边高喊救火。“赶紧推开汽车!”高仁福发现得早,喊了一声,高中英赶紧招呼几个人上去推汽车。突然,“嘭!”的一声,车后汽油桶爆炸了,同志们身上全是火。“赶紧卧倒打滚!”高中英喊了一声。高仁福等几个民兵又把汽车向远处推出一段,才在地上打起滚来。另外几个民兵接手上去继续推汽车,一直将之推到安全地带才罢休。

不料,由于仓库都是租用老百姓的低矮草房,刚才那辆吉普车一着火,还是引燃了屋檐上的草,子弟兵们一看不妙,有的用水桶提水,有的跳上房顶往下扒草,有的打开仓库门抢搬弹药……人高臂长的高仁福双手各提一桶水,高高举上房檐。随后,又跳上房顶,和房顶上的同志拼命向下推草,他眉毛被烧掉,双手烤起了燎泡,全然不顾,其他同志也不同程度地被烧伤,大家还是忍着疼痛与烈火搏斗。历经一个小时,终于扑灭了大火。弹药箱虽然被烤得发了黑,但一颗子弹也未受到损失。为表彰一排的英雄事迹,华东支前司令部特给他们颁发了“智勇救火”锦旗,并称赞他们“不愧是野战部队的好帮手!”并为高仁福记特等功,给另外3同志记了一等功,给其余同志分别记了二等功和三等功。

完成历史使命返回家乡

渡江之前,二支队六团在合肥学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学习了进城守则,了解了江南的风土人情。为保证大部队过江,该团又接受了一个新任务:征集民船,到巢湖练兵,要求人人学会划船和游泳。不管天气好坏都要练。

练兵开始了,他们住进合肥东南的巢县,这里离巢湖不远。由于国民党军队撤退前大搞反共宣传,给子弟兵们征集民船造成了不少困难,他们不得不派人到处找船。在一些河汊两岸的柳树底下、蒲苇丛中等隐秘处,他们找到不少小船,然后通知它们的主人到新成立的民主政府去领补贴。通过亲身接触,很多船主人发现解放军并不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态度都转变了,不仅主动提出要给解放军过江当船工,还教子弟兵们学习撑船的本领。

1949年4月20日,晚饭开得特别早。大家纷纷猜测,大概就要过江了,大家兴奋极了。果然,当天夜里,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伟大时刻终于到来了。上级交给六团的任务是:往芜湖运送部队和弹药。

大约晚上10时许,江北我军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曳光弹。倾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无数道火光从炮兵阵地上飞向长江南岸,国民党部队的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映红了天空。这时候,六团迅速把船放入江中。等战士们坐好后,每只船上由两个子弟兵负责押船。就这样,从各港口同时涌出无数只大小船只,散布于江面,箭似地向南岸飞驰而去。北岸江边站满当地居民、民工和部队指战员,大家凝视着被火光映红的江面,等候着胜利的消息。

船过江心,敌人的子弹纷纷射来。这时候,子弟兵和船工们争着摇橹,用尽力气,甩开膀子摇橹。有的船被子弹打穿了,子弟兵和战士抢着堵水。忽然,南岸升起登陆信号,传来了一片枪声和喊杀声。北岸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起来。子弟兵们押船从对岸放空回来时,在江心碰上第二梯队的船只蜂拥而来。他们在炮火声中互相鼓励:“加油啊!咱们的队伍打过去啦!”

运完了部队,子弟兵们又和民工一起协作,把弹药、器材、蔬菜等物质装上船,随着大军运到江南。这时候的大江南岸,到处可以听到船工、子弟兵和解放军战士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老乡们,辛苦了!”大军渡江第三天,南京解放,伪总统府上空飘扬的红旗,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这时候,六团正在南岸负责接船、送船,看押弹药物资。

任务完成后,六团回江北休整了两三天,接着又接到命令:南下芜湖待命。他们在芜湖待命五六天后,脱下棉军装,洗掉一身泥汗,换上崭新的单军装,出发赶到南京。准备参加解放上海的战斗。后来,上级改变了计划,命令他们配合部队接管杭州,然后到萧山县剿匪。

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败退,各地在中共的领导下很快建立起人民政权,而很多散兵游勇和土匪却乘共产党立足未稳之机,到处破坏和扰乱治安。不少地方的人民政权机构常遭土匪的袭击,有的干部遭到土匪的绑架和杀害。因此,剿灭土匪、帮助当地干部群众建设新解放区,就成为子弟兵团后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六团驻萧山期间,团部驻在城里,一营驻在文堰镇,二营驻在王河,都距离县城不远。他们和萧山县大队一起,经过摸底调查,很快摸清了萧山境内几股土匪的基本情况,其中人数最多、危害最大的,当属石岩山上的那股土匪了。

一天上午,他们根据群众密报,将几名来自石岩山、腰携手枪、正以喝茶为掩护刺探我方军情的土匪抓获。经审讯,并结合此前侦察到的敌情,团首长基本摸清了石岩山土匪的兵力部署,决定立即予以清剿。

石岩山土匪的匪首外号叫“老白毛”,手下有70多人,盘踞在山上一座俗称“老虎洞”的大庙里。庙后及两侧是茂密的竹林,庙体坚固,庙门紧闭。六团悄悄接近“老虎洞”后,迅速实施包围,这股土匪虽已成瓮中之鳖,但仍据险顽抗。敌人的子弹如雨点般从大庙斗拱的缝隙间喷射而出,副团长兼参谋长刘少山当即把消灭这股土匪的任务交给一排排长高中英。

高中英领命后,随即带领全排冲到离大庙二三十米处卧倒,连续投出了几十颗手榴弹,接着高声喊话,进行劝降。当劝降不成,高中英令大家“上刺刀”,并从高仁福手里接过一挺歪把机枪,由身高体壮的高仁福、王玉正撞开庙门,紧接着一轮手榴弹投掷,同志们借着弥漫的烟雾高喊着“冲啊!”乘机猛扑上去。只听“嘎吱”一声,笨重的庙门被高仁福、王玉正等人撞开,大家奋不顾身地冲进大庙。高中英端起机枪猛烈扫射起来,枪声伴随着“缴枪不杀!”的怒吼声震耳欲聋。“老白毛”高喊:“别打了,我们投降!”就这样,这股土匪全部被俘虏。战斗结束后,一排人人获记功、授奖,排长高中英荣立一等功。

石岩山剿匪后,华东子弟兵团威名大震,其他几股土匪见大势已去。有的逃跑、有的回家、有的投诚,差不多都自行瓦解了。

1949年9月上旬,六团接到上级通知,根据华东支前司令部的指示,国民党在大陆的主力部队已被消灭殆尽,土匪也清剿得差不多了,华东子弟兵团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可以胜利返乡了。9月下旬,六团顺利返回山东。

随后,华东支前司令部和各级支前委员会对每一支华东子弟兵团都进行了总结评比,对牺牲者家属给予抚恤,对受伤者给予医治,将极为出色者直接提拔为军地干部,而绝大多数则都脱下心爱的军装,重回他们“亦兵亦民”的角色,而这段特殊的征战历程,却永远刻印在了他们的记忆深处……

猜你喜欢

子弟兵华东土匪
华东销售在一线
相华东:走在欣欣向荣的田野上
张大千摆“空城计”
人民子弟兵
从“社会土匪”到“兵匪”——徐宝山土匪活动略论
我是你的子弟兵
多丝量新品种华东×春晨的引进推广
民国时期无“华东”称渭
“土匪”蒙难记?
爱心献给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