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公明财神形象的演变

2017-01-07张雪萍

文物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黑虎瘟神财神

张雪萍

自古以来,财神一直是民间普遍欢迎和推崇的神祗之一,并在民间信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依据财神所属的形象,财神可大致分为两类: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包括范蠡、比干等,武财神包括赵公明、关公等,这四人被人们所熟知,民间奉为“正财神”以区别其他的财神。在这诸多财神之中,影响最广泛、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武财神赵公明。近两年来,洛阳民俗博物馆从晋南地区征集到了140余件明清时期的民间武财神赵公明木雕造像,高度一般在20 40厘米之间,尊容威严,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跨骑黑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加之经商的风险性,武财神赵公明应运成为百姓经商和寻求庇护的需要,其出现满足了追求财富和平安的精神寄托,因此,人们纷纷信仰赵公明,以求获得滚滚财源与安全感。

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由来以久,但关于其外貌和形象描述的文字记载甚少。馆藏武财神赵公明木雕像主要征集于北方,以杂木雕刻居多,尺寸不大。从其烟熏痕迹和尺寸可看出大多数为家庭供奉。

总的来说,赵公明的形象是民间艺人根据典籍和艺人口口相传的赵公明神迹中总结出来的。民间艺人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方式来突出赵公明高大威猛的形象。在对造像艺术的传承中,艺人受地域、文化和信仰的影响,对木雕武财神造像的整体动态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通过对馆藏实物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造像艺术的异同。

馆藏武财神赵公明木雕造像都表现出头戴铁冠、怒目圆睁的特征,有目的地将眼球部位雕刻得特别突出,造就了夸张的艺术效果。这可能是受赵公明最初以冥神形象出现的影响。艺人为突出赵公明“浓须”的特点,常常采用三缕团块雕刻涂色染黑的方法进行处理。身穿铠甲,其形式多样,有繁有简,有的粗狂,有的细腻。赵公明造像都是左手持元宝放于胸前,这是为了凸显赵公明财神的身份,而宝物多为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右手则高举铁鞭于头顶。造像中雕刻的手臂一上一下、一举一曲,手掌一握一托,尽显其神态,但由于铁鞭造型细长,加之木质质地,现多已缺失。

在馆藏雕像中,民间艺人根据赵公明“跨黑虎”或“骑黑虎”的传说,把赵公明塑造成半坐在黑虎背上,臀部后撅,身体前倾,腰部微微向右扭动,形成右手持鞭向下狠砸的动态,给人以力量感,尽显威武霸气。

根据文字记载,赵公明造像中的英雄结和飘带是虚构的。由于民间信仰和英雄情结,艺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添加上了英雄结和飘带,但其位置没有固定,艺人高超的雕刻技巧得以充分展示,同时使造像形象飘逸,完美地融合了威武之气和神仙之气。这些造像大多数在左肩部上方以飘带的方式形成角形结构,同时又会与黑虎直立的尾巴相连接,既突出了飘逸潇洒,又能使木雕稳固结实。除上述外,还有把其雕成圆形铜钱式,或围绕脑后、臂膀、腰间两侧等形式的。

为突出赵公明的威武气势,塑造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黑虎往往被塑造成直立或侧卧,其前肢雕刻为一前一后,头部侧向左,双眼球外裂,咧嘴,尾巴直立,夸张而生动地体现了黑虎背部和头部极度受力后的神态。尤以黑虎尾巴直立所显示的夸张而浪漫让人叫绝。黑虎并非是现实中高大、凶猛的形象,而是被艺人塑造得很“渺小”,在比例上和神态上常让人误以虎为家猫。这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主体人物的高大威猛。

但最初赵公明的形象并不是财神。他的财神形象经历了冥神

瘟神财神的发展演变过程。

学界普遍认为赵公明的形象最早出现于东晋的《搜神记》中:“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数鬼下取人。”也就是说,此时的赵公明是上天派到人间索命的鬼帅。但在该书的另一篇文章《赵公明参佐》中,记载了散骑侍郎王佑病重,赵公明的手下鬼差在各地征调人力,而王佑因病不能去应征,还要侍奉年高的老母,鬼差念在王佑一片忠孝之心上,不仅免了他的劳役,还帮王佑治好了病。作为属下即有惩恶、扬善两种神通,赵公明亦当如此。此时的赵公明形象已有所转变,不仅仅是个鬼帅了。在后来的几部道教典籍中也有相关记载。如隋唐时期的《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载:“臣众等志心归命西方行瘟赵使者:伏以洪炉造物,覆涛所以无私;疏网临人,善恶因而有报。五方使者,除凶去暴;正直聪明,褒忠佑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公明身上兼有两种性格,一方面惩治奸恶,另一方面弘扬忠孝。在南宋的《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一书中,仍称呼赵公明为白瘟鬼,同时期被称为“财马”的财神像已出现,但赵公明并不在财神之列,可见在宋代以前赵公明的财神形象仍然没有确立。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赵公明才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财神呢?刚才已提到,赵公明作为瘟神,已经具备了惩恶、扬善的双重职能。到了元代,赵公明惩恶、扬善的职能一分为二。元本《新编连相搜神广记》中出现了两个赵公明,前者为五瘟使者,继续司行瘟疫;后者是赵元帅,专为善事。这时候的赵元帅公明全为一善神,除了“除瘟剪疟,保病禳灾”之外,还可以以公平事祈祷赵元帅。在诸公平事中,“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则直接与财神之职相关。

民间选赵公明为财神可能与佛教大黑天神信仰有关。大黑天为密教守护神之一,敬爱佛、法、僧三宝,护持修行人,一切所求,大黑天神都能使之称愿。大黑天随密教传人中国,被民间艺人塑造成带冠,卷须,面呈凶相。一部分百姓信仰他,求其保佑,光耀门楣,增高禄位。在赵公明转化为财神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了某种启示作用。赵公明身跨黑虎的形象亦有助于其成为财神。在宋时已有人将骑虎与富贵相联系,苏辙曾云富贵若骑虎,说明富贵如同骑虎一样危险,也难以摆脱,表明骑虎和富贵已有了某种联系——骑虎成为富贵的代称。那么木雕造像赵公明骑虎形象也可暗示这位正财神赐予人的财运也会如骑虎,不可轻得。随着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古代民间祈财信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到了明代,赵公明的善神职能渐向专一的财神转化。当然赵公明由瘟神转为专职善神并以财神形象深入人心,明代形成的神魔小说的推动功不可没。这一时期赵公明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四十八、九十九回。第九十九回云周克商之后,姜子牙往玉虚官向元始天尊请得符敕,祭封神台,敕封阵亡者。于是赵公明全脱瘟神之职,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率领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四位正神即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至此,赵公明由瘟神一变而为迎祥纳福、追捕逃亡的善神,又司招宝、纳珍、招财、利市诸属下,成了真正的财神,对民间信仰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代陆粲的《庚巳编·玄坛黑虎》里记载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说当时有两个叫吴俗和张廷芳的人好斗蟋蟀,张廷芳斗艺不精,连连败阵,以致倾家荡产。但是他素来供奉赵公明,便真诚地祈祷,希望自己发财。夜晚,赵公明托梦给他,让他到天妃宫东南角树下去找。张廷芳喜不自胜,第二天来到树下,挖到一只很大的蟋蟀,然后用这只蟋蟀出去斗,再也没有输过。可惜,到了冬天这只蟋蟀就死了,张廷芳十分悲伤。这个故事说明财神赵公明当时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很多人已经开始信奉他。到了清代,人们对赵公明的供奉有增无减,开始为赵公明设献祭祀。清·顾禄的《清嘉录》载:

“(三月)十五日为元(玄)坛神诞辰,谓神司财,能致人富,故居人多塑像供奉。”《盩座县志·古迹》载:“说经台东北焉,尚有赵大村,旧有玄坛庙财神生于斯地,庙不知创自何代,迄今倾圮,赵公明由商至今,封黑虎玄坛,玉帝嘉其功……”这说明当时老百姓对赵公明很崇拜,赵公明作为财神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赵公明成为财神以后,许多商家在每年的正月初五都会置办鱼、肉、水果、鞭炮,供于香案,迎接财神。至此可知,武财神赵公明神格演变几经波折,从最初冥神到瘟神以至最终的武财神的神格演变,加之儒释道三教合流和通俗文学的推动,最终确立了财神地位,成为众多财神中的“正财神”之一。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同时代相应地产生了不同的物质文化生活,馆藏木雕赵公明财神造像是民间艺术将造型、夸张、想象和心愿不断融合的艺术品,这一时期,财神成为赵公明的唯一神格,接受民间的信仰和供奉。但如头戴铁冠、怒目圆睁、黑面等特点是其冥神和瘟神神格的继承,已然不为人所了解,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李珍萍)

猜你喜欢

黑虎瘟神财神
南极仙翁、财神送宝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战瘟神
大疫
林散之《毛主席<送瘟神>诗联》
财神到
象鼻财神
浅谈黑虎林场森林经营
每一份想家都骨瘦如柴
有关黑虎的记忆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