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实预习导学成就“学的课堂”

2017-01-07潘祥华�オ�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导学语句个性化

潘祥华�オ�

在省市均要求“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减负增效”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以积极姿态去迎接,以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这场教育热潮中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有效教学是主旋律,笔者所在农村初中学校一直把课堂改革视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校情和学情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循环教学。所谓循环教学,也就是把课堂分成三个部分:预习交流与展示;课堂新授;训练与反馈,布置预习是交流上节课布置的预习。这样就把整个课堂教学连贯起来,形成循环教学。

在循环教学的第二部分课堂新授过程中,要求至少有60%学生的参与率。可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根本无法全参与进来,上课效率不高,尤其表现在初二和初三年级,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做到课前充分预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能体现,特别是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和欲求不足,可见从预习导学入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是开启“学的课堂”的关键。

预习导学一般是指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正式进入课堂学习阶段之前的准备活动。它既是一种学习形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有人形象地称它为课堂教学之前的热身运动。预习导学是学生自己探路,自己思考,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进行自我个性化学习与解读的过程。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预习导学做得好,会使课堂上的学习更有目的,学习效果更好。科学有效地组织预习,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是,在农村初中生的身上,笔者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不懂得课前抢跑,不能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可见课前导学一直是个困扰农村语文教师的问题。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导学是基于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让学生在个性化与自主化的学习过程中,构建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一种提前的学习任务状态,并且不断使之形成自己的相对稳定的习惯状态。学的课堂就是生本课堂,从预习导学入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操作和实施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个人的见解。

一、学会“圈”点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识字是有要求的,初中生一般掌握3 500字。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首先要解决生字词的认识和积累,那就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把生字用红笔圈起来。读完课文之后再对照同步导学和书下注解,没有注解的再查字(词)典,弄清字形、读音、字义。最好有一个专用本,把这些生字记下来。早读课时拿出来读,同时也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备用 。

二、抓住“找”点

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明确课文预习要求,明确课文体裁,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或者能揭示主旨的句子,以及能点明课文顺序的词语。例如,在学习《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学生可以参考8年级所学的《阿里山纪行》一文的学习体验,抓住游记散文的学法,这样学生就可以明确本文是按照实践的转移和地点的转换来安排情节的,那么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要找出文中表明时间和地点的词语。这样预习,学生上课就能有话可说,都能参与进来,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巧于“画”点

在预习课文过程中,要把一些你认为写得精彩或你的感触比较深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认真思考它的精彩之处。也可以画出不能理解的语句和有疑问的地方,上课时向老师提问。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时候,文中对菲利普夫妇进行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学生在初一初二的学习基础上,找到小说的学习方法,要画下来思考这些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再结合上课老师的讲解,学生就更能心神领会。

四、突出“评”点

在画下来的语句旁边,用红笔进行评点,写出学生自己个性化的感受,那些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地方,也要把问题写在旁边,等待老师解决。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比如,笔者在教学9年级上册《桃花源记》时,课前发放陶渊明的《饮酒》,让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批注和自我解读,从学生的讲义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五、用好“摘”点

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对文本的解读与积累。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学生会遇到一些非常优美的语句,或一些有哲理思想的句子,如果能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在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中,把它摘抄下来,课后多读,多积累这些语句,这对学生的写作会大有帮助。如笔者在教学写景作文《秋晨》时,学生就可以借助自己积累的语句,加以运用,那么文笔的效果就不一样,当然这不是等于去抄袭,而是把名家名句的精髓吸取。学生经常阅读这些优美的句子,也能提高自己的语感。

六、源于“思”点

语文学习,不单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还应是对文本的认知、思考以及感悟的过程,当学生预习完一篇课文后,还要学会善想,想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什么主题,想想读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比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当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前,学生已初步有了对文本解读的思想困惑,教师更应在恰当时期引导学生去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只有把学与想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习导学是多么重要,在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笔者更希望老师教得好,学生更要学得好。虽然很多教师也天天强调学生要预习,可是很多学生不会预习,也很少有教师能够具体指导学生怎样预习。以至在课堂检查预习情况时达不到预习效果,从而延长课堂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授之以“渔”,交给学生上述几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预习。

语文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更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与积累的过程,我们老师在忙于教学时,不要忘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当然,预习导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到一些问题。预习和听课以及课后复习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大家一定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同学们不能一味预习只求往前赶而忽视了对前面所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应科学地安排好预习时间的长短。再者,预习时切忌先入为主,钻牛角尖,偏执地坚持自己预习时的错误理解,而听不进老师的讲解,甚至对老师讲课的精华听而不闻,这样就失去了预习的意义。

在“学的课堂”打造中,学生永远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人,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语文教师,语文老师就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预习导学入手,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是很重要的,如能做到这一细节,那么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更能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对智力的开发是十分有益的,这必将对我们进一步推进农村初中“学的课堂”大有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陈集第二中学(211408)

猜你喜欢

导学语句个性化
重点:语句衔接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