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哭的力量

2017-01-07李松蔚

南方人物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纷争乌黑霸凌

李松蔚

关于霸凌事件的讨论,最让人欣慰的是,很多有过类似遭遇的人站出来发声。有的人说,我活了几十年,从来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到今天,觉得可以说出来了。这是他们的成长,也反映了风气的进步。

一个没有暴力纷争的社会,当然是理想世界。但是,哪怕不可避免地还是有纷争,如果受害者不需要几十年才敢讲出来,而是在事件发生时就知道自己受委屈了,立刻找人求助、向人倾吐,这也是一种进步的方向。最起码,受害者知道“我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因为职业原因,我常年打交道的都是不如意的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烦恼与不幸。这些人相信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弱者。但是换一个角度,一个人把自己的不幸讲出来,多少也证明了他的底气和信心。能看见自己的不幸,意味着他们对生活是存在更高期望的。

在农村,我曾为一些处于底层的人提供过福利性质的咨询服务。但这些人反而坐立不安,找不到想谈的主题。某种意义上,真正不幸的人感知不到自己是不幸的。生活不就该是这样吗,有什么可抱怨的?——抱怨,说明他知道更好的生活是什么样。我认识一个山西人,他说:“在我家,空气乌黑乌黑的,我们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这几年,才知道原来那就是雾霾啊!”

面对苦难,承认苦难,是走出苦难的第一步。

孩子被打了,是悲剧。被打之后立刻向父母哭诉,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凭这一点,说明孩子心中清楚自己不应该受气,而且相信父母可以为自己撑腰。有的父母听后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这么懦弱?给我打回去!”久而久之,孩子不会再向他们求助。有的父母说:“哭个屁,哭能解决问题吗?”孩子就不会再哭。能让孩子哭出来,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

某种意义上,越能展现不幸的人,就越有力量。哭诉的声音,听来很弱势,人人心疼。但弱不是绝对的。老子就提出过,柔弱胜刚强。一旦呈现出弱势,天平就开始倾斜。公众听到哭声,就知道世间有了不平;父母听到哭声,心疼孩子受了委屈,就会要求施害者付出代价。要求得不到满足,于是掀起舆论风暴,反而吓得打人的孩子一时不敢出门。这是以弱胜强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弱是另一种强。

逢人就抱怨自己被欺负的人,我们常常不易觉察其强势的一面。有的老太太到处说,在家被儿媳妇欺负,“你看,被她气出了一身病。”外人都同情地叹息,帮着一起讨伐儿媳。殊不知就在这一刻,强弱之势已经逆转。

江湖规律,从来没有绝对的弱和强。弱势一方,往往隐含另一面的强势。只要他能抱怨自己的委屈,就说明他相信人世间本可以更美好,自己有权抗争。今天你伤害了我,明天我就以另一种方式找回场子。孩子间的冲突多属于这种,你打了我,我去告诉老师,求助家长。这种冲突是正常的,虽会伤人,但不足以称为霸凌。真正被霸凌的孩子,已经相信被损害是常态。不哭,也不怨,默默地把它们作为生命的底色承接下来。这才是更大的麻烦。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再听到哭声,就会多一层感受。虽然也同情对方遭遇的不幸,但总算知道这个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是彻底绝望。

我有时很羡慕那些能哭出来的人。允许自己感到伤心,未尝不是一种福气。人在受到突如其来的伤害时,伤口是没有感觉的,等开始疼了,说明已经从最痛的时刻缓过来了。然后才能伤心,才能哭,才能找人求助。

哭是一种奇妙的本领,它代表对痛苦的正面认识,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一个人在痛哭的时候,他正用自己的方式争取一次喘息,固然痛苦,但他消化完痛苦的味道,就可以继续上路。有时候反而是旁人会无谓地卷入——一听到哭的声音,就难以自拔,感到苦难深重,恨不能立刻施以援手。殊不知我们产生的这种冲动,本身就证明了哭声是有力的资源。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猜你喜欢

纷争乌黑霸凌
鸟趣
Chapter 2 A cheerful chat
逆转人生
小区管理为何容易陷入“纷争”——手段陈旧是主因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芝麻配桑叶 留住乌黑头发
洛克论领土权:纷争、辨析与新解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纷争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