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策略新探

2017-01-06唐海燕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12期
关键词:品德思想品德德育

唐海燕

一、讲解故事,了解学科的知识,内化道德的理论

小学生好动,对枯燥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没有兴趣,却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讲解故事,让学生轻松明白道理,更加深刻透彻地了解课本的知识。教师不仅重视单方面讲解故事,还可以给学生互动讲解身边的故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程的内容,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反面的教材,让学生明辨是非,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教师给学生列举优秀的人物,确立榜样人物的作用

我国的优秀人物很多,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优秀的人物故事,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优秀人物教学,用先进的事迹,让枯燥的知识更加可感可信,让学生受到教育。教师可以给学生多讲解一些雷锋的故事,通过雷锋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了解怎样帮助别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进行选择,注意人物选择的典型性。教师要经过这些教学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人物,并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三、进行角色表演,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思考

角色表演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运用角色表演,让学生更加生动有趣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完成教学的目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度,实现学生角色的换位思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不同角色地表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教会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四、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学习讨论,逐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提出问题,展开学习讨论,得到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深刻性,重视问题设计得循序渐进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地引导,提升学生的内在的思想认识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某个话题,可以将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进行讨论,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实现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展开讨论和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思想的交流、沟通和碰撞,得到美好的答案,实现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的提升,表达思想的能力的提升。

五、创造情境,深入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小学生对枯燥的知识缺乏兴趣,注意力难以持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将课本的知识和传达的思想情感蕴藏在情境之中,能给学生情理交融的状态,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六、用生动的课堂启迪学生

教育要实现德育为先的教育。学校品德教育不能仅仅靠品德课程来完成。教师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教学的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实现学生全面参与,充分展示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别人,明白一些事情该做,一些事情不该做。课后,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巩固学生的成果。教师要运用品德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抓住细节教育学生,讲究品德教学的效果,启发学生的心智水平,调动学生的心绪,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受益。

七、运用丰富的活动感染学生

小学品德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好的思想道德习惯,并逐渐形成好的思想道德品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追求、精神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开展生动的故事会、热烈的演讲赛、精彩的歌舞表演等,来吸引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带领学生参与和讨论,让学生感悟和思考,受到启发和触动,明白深刻的道理,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劳动、讲究团结等优秀的品德,形成学生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

八、运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应该进行习惯和思想品德的讨论活动。课堂是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的阵地。教师要挖掘学生的一切的德育的因素。教师可以挖掘品德教材中的德育的素材的内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堂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进行德育,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熏染。

教师也要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和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的责任感。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分工合作,学会共同吃苦,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教师要让学生在公益劳动中,培养学生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的感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猜你喜欢

品德思想品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