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2017-01-06郑立芳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孕穗苗情肥水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针对目前河北省小麦苗情特点,为夺取夏粮丰收,2017年春季麦田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增根、促蘖、御寒、争穗;因地因苗制宜,科学分类指导,突出一个“早”字,狠抓一个“促”字。

1 前期管理

1.1 主攻目标。促进生长,培育壮苗;促蘖增穗,防病防倒。

1.2 技术指标。叶龄达到9~10叶,亩总茎数120~150万,叶面积指数达3~4,幼穗分化达到护颖分化至小花分化期。

1.3 技术措施

1.3.1 搞好锄划,保墒增温。改变群体内的光照条件,以利于大蘖生长发育,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

1.3.2 肥水管理。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是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小麦成穗率、穗数变化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具体时间应根据小麦的苗情、墒情、天气情况确定灌水时间。群体足底墒较好的一类麦田第一水可推迟至小麦拔节期,避免春季无效分蘖的大量产生;群体小底墒差可适当提前。结合第一次灌水亩追施尿素20 kg。晚播小麦由于基本苗多,若肥水过早,势必造成大量分蘖滋生,田间过于郁闭,使基部节间长而细弱,易造成倒伏减产。拔节期进行肥水管理,不仅减少了分蘖的增生,而且加速了分蘖的两极分化,有利于主茎生长发育,同时控制了叶片及茎秆的生长,使叶片小而挺拔,株型紧凑,既节约了大量养分,又使麦脚干净利落,保证了生育中后期较好的田间光照条件。

1.3.3 早除草。除草最佳时间在返青期,除草早,用药少,效果好,不易产生药害。可亩用10%苯磺隆10 g或苯磺隆与二甲四氯钠的复配药剂除治麦田杂草。

1.3.4 防倒控病。冬前积温高,群个体较大,防倒非常重要,起身期亩喷施多效唑40 g化控防倒,对于往年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多发地块,可亩加入20%粉锈宁50 ml或43%戊唑醇10 g预防病害。

2 后期管理

2.1 主攻目标。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保根、保叶、促花增粒重;防病防倒伏。

2.2 技术指标。亩穗数45~50万,穗粒数35~37粒,千粒重42~45 g。

2.3 技术措施

2.3.1 浇好孕穗水和灌浆水。孕穗扬花期浇水有利于提高小麦穗粒数;灌浆期浇水有利于千粒重的稳定提高。一般年份应浇好小麦孕穗水和灌浆水,具体的灌水时间、次数和灌水量根据土质、苗情、墒情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2.3.2 合理补肥。后期脱肥麦田用少量化肥补施,有利于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于抽穗期、灌浆初期在叶面连喷2次有利灌浆成熟。

2.3.3 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和小麦蚜虫。

2.3.4 防止小麦倒伏。高产田灌水时应注意气象预报和天气变化,一般要求无风抢浇,有风停浇,以防倒伏。

052360 辛集市原种场 郑立芳

猜你喜欢

孕穗苗情肥水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苗破土 查看苗情
河南省小麦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苗情向好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