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音韵美

2017-01-05刘秋喜

关键词:翻译儿童文学

刘秋喜

摘 要:音韵美是儿童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特征,在翻译中如何体现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儿童文学作家常使用双关、俚语、重复、创造用词等修辞手段和句子结构等来实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保持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美。在翻译中,译者也应该注意音韵美的再现。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音韵美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69-03

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确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是儿童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语言发展时期的儿童对于语言的节奏具有敏锐的直觉,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听上去更悦耳、更容易记忆[1]。Oittinen也表示:儿童作品经常是被读出来,翻译者应该仔细研究原文的节奏,大声读出来,来把握故事的节奏、语调和语气[2]。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通常节奏优美、朗朗上口。因此,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考虑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翻译出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水平的语言。

一、儿童文学中音韵美的重要性

(一)培养语言能力

儿童文学具有与成人文学迥然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儿童的心智水平、语言能力和审美有着密切的关联。孩子们处于语言习得时期,在这段特别的时期,他们对语言的节奏有着敏锐的直觉,语言更动听,有着节奏和韵律,更容易记住。为了吸引儿童,儿童文学的语言更注重语言本身的节奏、韵律和可读性,使作品更适合儿童阅读,而且容易记住。不同阶段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不同:“幼儿期(3-6)岁‘阅读的文学作品通常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常见的作品形式有童谣、儿歌、绕口令、故事、民间传说、诗歌、歌词等。一般特点是篇幅短,文字简明,音韵优美,朗朗上口。童年期(7-12岁)的文学作品形式更加多样,有童话,寓言等。作品的情节比较简单,但是对作品的想象力,角色形象的鲜明性和语言的节奏感有更高的要求。”[3]但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文学的语言有着鲜明的特征,语言上往往要使用形象鲜明的词语,不管哪个阶段,节奏和可读性是共性。通常儿童文学作家通过拟声、拟人等手法,采取重复、戏谑模仿、双关语等形式使儿童文学语言生动有趣。例如兰登书屋出版社出版的Step into Reading分级阅读系列中的语言,每一本都是充满着节奏、韵律,生动有趣。如在Too Many Cats一书中的语言: slinky cat; stinky cat; silly cat; chilly cat; furry cat; purry cat;all these cats, they like one thing;all these cats, they like to sing. Ducks slurp, ducks burp; duck lug and tug; ducks plop, ducks flop…这样的表达有着很强的节奏和韵律,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英语语音语义感知能力;再如儿童文学作家Audrey Wood 的作品,其文字有着很强的韵律和节奏感,采用了很多头韵或尾韵的修辞手法,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Silly Sally绘本书中,语言都是这样的:a pig … dance a jig; a dog… played leapfrog; a loon… sang a tune; a sheep… asleep.文字的押韵,很强的节奏感,重复的句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会着语言的趣味性。

(二)培养想象力

儿童文学的语言看似浅易,但语言的浅易并不意味着失去语言的艺术价值。儿童文学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仅表现在其情节和人物的多变上,也体现在语言的生动有趣、优美动听当中。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即使成人听起来也是趣味盎然。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是无厘头的,没有说教,没有引导,没有主题,但正是这些有趣无厘头搞笑的内容深受小孩的喜欢。在儿童文学中,这些看似无意义的文字,是不能被忽视的。每一个描述都可能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发展和培养孩子们的能力。这些有节奏韵律的声音会鼓励孩子探索,寻求,成为一个直观的学习者。文字中所有美好事物的描述,文字带来的兴奋和刺激,可以很容易地让孩子们思考和想象,从而对思维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儿童文学是儿童探索世界的重要的途径,芬兰儿童文学翻译理论家Oittinen指出:“对于尚不识字的儿童来说,听故事是进入文学世界的唯一方式。”[4]同样,也是父母和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他们不熟悉作者的作品的最好方式。可以说,阅读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大门。

二、儿童文学中常见的音韵体现

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主要由节奏和韵律组成。节奏和韵律是儿童书籍中不可缺少的。声音和节奏在儿童发现语言的快乐以及在儿童叙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iitta Oittinen曾指出:“图画书有声音和节奏,具有可读性,图画书经常给孩子们朗读。然而,即使不是朗读,文本有也有一个内在的读者可以感受的节奏。”[5]孩子们在语言习得这段特别的时期,他们对语言的节奏有着敏锐的直觉,对于语言的声音更动听,更容易记住节奏和韵律。为了吸引儿童,儿童文学的语言更注重语言本身的节奏、韵律和可读性,使作品更适合儿童阅读,而且容易记住。节奏是一些译者和学者在翻译时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的翻译开始前,俄罗斯儿童作家Kornei Chukosky在他的High Art中指出:译者必须仔细研究原文的节奏,大声朗读掌握原文的节奏、语调与声调。这些想法接近芬兰儿童诗人Kirsi Kunnas在不同场合表示的:读者应该感受她/他的舌头上文本的节奏[6]。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节奏和韵律通常体现主要在词、修辞和句子结构上面。我们发现,很多作者使用双关语、俚语、拟声词、重复等表达来体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甚至还有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新词来加强节奏、幽默和口头质量。

三、翻译中音韵美的再现

要在翻译中体现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美,就要注重作品中重复、节奏、拟声词、文字游戏、无厘头等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基本特征的翻译,这对译者的语言创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Gillian Lathey在其《儿童文学翻译》(Translating Childrens Literature)一书中指出:“保持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美,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要找到原文中的恰当的节奏和句子结构。一个常见的策略是先大声朗读原文。老师和家长朗读来检测故事书的可读性。译者在翻译时也采取口头翻译的策略来保证音韵感。”[7]很多译者都采取口头翻译的策略,只不过是在翻译顺序的不同阶段。Crampton直接用录音机录下她的翻译,然后寄磁带把译文打印出来,然后再修改。听写的方法让她翻译时如同自己在创作。Sarah Ardizzones的翻译方法有5个阶段,大声朗读是第三个阶段,在朗读过程中,他进行尽可能的删减。这几位儿童文学翻译者的例子说明了音韵再现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中音韵的体现主要在词、修辞和句子结构上面。词汇比较容易理解,本文现就修辞和句子结构,通过分析《吹小号的天鹅》一书的翻译来尝试探讨儿童文学作品中音韵美的再现:

(一)修辞

修辞是一种举足轻重的加强语言效果的风格手段。许多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中花大功夫,采取头韵、尾韵、拟声、双关、文字游戏等修辞手段来实现语言的音韵美。

1.拟声词

拟声词是文本中模仿声音的来源。在翻译中拟声词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文字更生动、活泼,也让孩子们觉得他们的身临其境。年轻的读者们可以感受到甚至可以触摸到场景,因此,可以触发孩子的想象力,也愿意继续阅读故事,拟声词起着关键的作用,使孩子们在读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时感到快乐。

在《吹小号的天鹅》中,很多场合出现了拟声词,任溶溶先生在翻译时也很好的注意到了拟声词的翻译,如:

(1)Ko-hoh,ko-hoh, ko-hoh!”A thrilling noise in the sky, the trumpeting of swans[8].

“咯-嗬,咯-嗬,咯-嗬!”空中一阵震耳的响声,天鹅吹出来的号声[9]。

(2)“Rrrongee-Rrrongee- Rrrongee!”went the piano[10].

“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咚!”钢琴响[11]。

(3)“Puwoowf, Puwoowf” went the trumpet[12].

“卜,卜,卜,”小号响着[13]。

2.头韵和尾韵

头韵和尾韵,因其语言美和音乐性,是儿童文字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文中有很多头韵的用法,尾韵主要是诗歌和歌曲里体现居多,现各列举两例:

(1)Welcome to the sunlight and shadow, wind and weather…[14]

欢迎来到阳光和阴影中来,风和雨中来[15]。

(2)“Have you ever heard Louis say good night to us, as the others do? Have you ever heard him say good morning as the others do in their charming little way, burbling and beeping?”[16]

“你听到路易斯像别的小孩那样对我们说过晚安吗?你听到它像别的孩子那样,用它们可爱的方式毕毕毕毕、叽里咕噜对我们说过早上好吗[17]?

(3)Theres a small hotel

With a wishing well

I wish that we were there, together[18].

有家小旅馆

叫人真喜欢

希望大家那里重相见[19]。

(4)Of all the places on land and sea, Philadelphias zoo is the place for me. Theres plenty to eat and a lot to do, Theres a Frigate Bird and a tiny Shrew[20].

在陆地和大海上的所有处所,费城动物园最最适合我。那里吃的东西、工作多得不得了,那里有小鼩鼱和军舰鸟[21]。

在例(1)(2)中,原文sunlight and shadow, wind and weather,burbling and beeping采取了头韵的方法达到了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的效果,那么翻译时也应该考虑到。译者采用了中文特有的叠词来实现节奏感不失为较好的方式。后两例中原文采用的词”hotel; well; there” “sea, me, do, Shrew”达到节奏感的效果。在翻译中,任溶溶先生注意到了原文中的尾韵,并且用中文“馆,欢,见”“所,我;了,鸟”达到同样的节奏感的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

3.双关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双关通常是借助语音的联系,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达到幽默的效果。如文中的:

“Applegate Skinner,” said one boy.“Where did you get such a crazy name, Applegate?”

“My father gave it to me,” replied Applegate.

“I know what his name is,” said another boy. “Sour Applegate. Sour Applegate. Sour Applegate.”[22]

“平果.斯金纳,”一个孩子说。“你是打哪儿弄来这么一个傻的名字的,平果?”

“是我爸爸给我取的,”平果回答说。

“我知道他的名字是怎么回事了,”另一个孩子说。“酸苹果!酸苹果.斯金纳。”孩子们一听都叫嚷起来,开始唱:“酸苹果,酸苹果,酸苹果。”[23]

译文中Applegate的翻译处理很好的实现了孩子们取笑小男孩的效果,既体现了趣味性,也保留了语言的节奏美。

4.创造新词

儿童文学作家有时喜欢创作新词来加强节奏、幽默和口头质量。英国著名作家罗尔德达尔在其作品中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比如《好心眼巨人》(BFG)里有“snozzcumbers”,”jiggyraffes”,《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有“hornswogglers,snozzwangers”等表达。瑞士著名作家Astrid Lindgrens也喜欢创造性的使用词语。

在《吹小号的天鹅》书中,作者也创造性的用了新词。如:“Mr. Brickle,” he said,” why is this camp called Camp Kookooskoos? What does Kookooskoos mean?”[24]“Kookooskoos”一词在后文中解释了夏令营要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另外,这个词和麋鹿“Moose”这个词押韵。

(二)句子结构

另外,儿童文学作家也会通过句子结构来体现节奏和韵律,比如句子的重复、排比等方式,在翻译时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现从书中摘选几例:

(1)The hippo heard, and the seal in his tank. The grey wolf heard, and the yak in his cage[25].

河马听着,海豹在它的池子里也听着。灰狼听着,牦牛在它的笼子里也听着[26]。

(2)The cob stared at It. The mother swan stared at it. The cygnets stared at it[27].

天鹅爸爸看着石板。天鹅妈妈看着石板。天鹅哥哥姐姐们看着石板[28]。

(3)The female reached for grasses , for moss, for twigs—everything that was handy[29].

于是雌天鹅伸出脖子去叼来青草,叼来苔藓,叼来小树枝——有什么叼来什么[30]。

(4)But I noticed that the ducks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pound have hatched their young ones; I notice that the Red-winged Blackbirds have hatched theirs[31].

不过我注意到,池塘那头的鸭子已经孵出了它们的小鸭子;我注意到,红翅膀乌鸫也孵出了它们的小乌鸫[32]。

作者采用很多的句式的重复来达到朗朗上口的效果,而译者也注意到了这点,在目的语中也注意到了语言的节奏感。

通过分析《吹小号的天鹅》的原文我们可以体会到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美,在翻译时,我们也应该从词汇、修辞、句子结构等方面考虑音韵的再现。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有责任且应尽最大努力在目的语里再现原文中形象而又含义丰富的音韵。目前,有许多译者和学者注意到了音韵再现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徐德荣提出“在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机制的建立中,可读性是把握的重中之重”[33]。他建议把可读性作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参数。可读性其实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美。

值得思考的是,要保留儿童文学作品的音韵美,在翻译时难免采取创新、补偿或者适应等手段来实现,尤其在遇到文字游戏时。但是我们值得思考的是,在翻译韵文的时候,有没有必要来牺牲意义来达到源语的节奏效果?

参考文献:

〔1〕〔3〕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31,335.

〔2〕〔4〕〔5〕〔6〕Oittinen. R.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M]. Routledge,2000:32;35;109.

〔7〕Gillian Lathey. Translat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15:246.

〔8〕-〔32〕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8,11,17,26,27,31,61,71,75,111,119,141,211, 223,227,260,278,288,291,326,337,350.

〔33〕徐德荣,江建利.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J].外语研究,2014,(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翻译儿童文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儿童文学 榆树懂得低调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