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2017-01-05李曦辉王卓东

关键词: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

李曦辉 王卓东

摘 要:民族教育文化多元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民族教育的多元化特征不够明显,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优势的发挥,而且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多元一体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因而,应在精神文化领域实行“一体”,在物质文化领域保持“多元”,大力推广稳定的“双语”文化,对内对外双向适应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关键词:民族教育;多元文化;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030-07

根据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截至到2013年底,全疆共有226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04万人,占总人口的62.01%;主要民族人口数为:维吾尔族1074.41万人,占总人口的47.46%,汉族860.06万人,占37.99%,哈萨克族158.54万人,占7%,回族104.57万人,占4.62%。这种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必然带来各种文化的交织互融,带给民族教育多元文化特性。随着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加快了与现代化接轨的步伐,走在了改革发展的前沿,但是由于地理、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新疆众多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民族教育的多元化特征不够明显,人才缺乏特色,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优势的形成。本文通过对新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宗教等因素分析,探析该地区采取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的可行路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一、民族教育文化多元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一)经济全球化需要文化多元

随着现代性的演进与发展,全球化逐渐成为现代性在世界各地扩张的必然趋势。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当亚当·斯密提出全球范围分工以来,经济全球化便走在了全球化的最前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逐步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所谓经济全球化,简单地说,就是以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秩序及其全球性扩展。它被视为全球化整体社会运动的基础和动力,其核心是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和整体互动[1]。国际贸易的兴起将“条块”状的各国经济融在了一起,分割的生产、制造、销售等活动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的那样:“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要求的,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维克拉夫·哈韦尔在《夏日静思》中所说,市场经济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够带来繁荣的经济,因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与运行规律在不断加剧竞争的国际环境中显得越来越成熟,所能延伸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与之相对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民族性种族间的文化冲突、国家间或区域间的经济纷争和利益争夺、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新型贸易壁垒……种种问题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接踵而来。探寻这些问题的原因,正像亚历山大·斯蒂尔在《国家富不富文化最重要》中深刻揭示的一样:“如果我们从经济发展中弄懂了什么,那就是一切差异的根源都在于文化。”[3]这凸显了文化之于经济的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最底层、最本质的限制因素,所有经济问题、经济困惑最终都集结于文化这个意识形态的点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文化的发展推进了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的蔓延或者认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所以经济要实现全球化必须需要文化的支持,特别是多元化的支持。卡西尔曾经讲过:“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艺术、宗教、科学,是这一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它们趋向于不同的方向,遵循着不同的原则。但是这种多样性和相异性并不意味着不一致或不和谐。所有这些功能都是相辅相成的。每一种功能都开启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一个新方面。不和谐者就是与它自身的相和谐;对立面并不是彼此排斥,而是互相依存,‘对立造成和谐,正如弓与六弦琴。”[4]这表现出了多元文化的相对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通性,成为经济全球化能够实现的一个文化基础。历史的经验证明,国家或地缘(集团)政治和民族文化一直是且仍将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基本条件预制,缺乏必要的国际政治共识和多元文化的对话乃至沟通,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很难成功实现[5]。

(二)从改革后方变“一带一路”战略前沿的新疆需要多元的民族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新世纪中国实施的新战略,是在原有改革开放基础之上的战略创新,是符合我国实际和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重大实践。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一带一路”的建设,“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开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是适应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主动“出击”,也是实现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各地区、特别是带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改变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在发展中的地位,从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区、改革开放的后方地区转变成为前沿地带,这里的前沿至少包括两层含义,既要对内畅通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又要对外开放成为地区国家间交易交流的中心区。“一带一路”战略在带动我国突破新时期经济发展瓶颈的同时,更加注重构建一种内外相通、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主线,以周边国家、地区为主体,从而扩展到世界各地,实现双方乃至多方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而不是谋求单方在区域间的主导权。而要实现这种互通、实现真正的利益共享,必须依靠双方不断的沟通交流,以彼此对各自文化的认同作为基础,找到双方的利益契合点,在承认文化差异、多元性的同时尽量缩小差距,提炼出一种更具人性化的共通文化。这种文化要求各个民族从自己切身的文化关怀出发,培养像托尔斯泰、爱因斯坦和甘地这样的博大胸怀,在这个被种族、宗教、语言、文化分裂乃至破坏的世界上,面对人类共同的问题和困境,不但负起对自己的命运,而且也负起对全人类命运的道德责任。只有形成这种对多元文化的认识,才能永葆丝路精神为沿途各国各民族认同和推崇。而反过来看,我们也需要多元文化的支持来保证彼此能够找到更多的利益交集,而不是单纯实现文化同质化,可以说多元的民族文化为此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与相邻国家互通的门户,在语言、习俗、宗教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例如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多习俗、多语言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无论是中亚的几个国家还是西亚的一些国家都能找到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甚至与其他穆斯林国家也能够相通。“一带一路”战略正是需要这种多元文化的支撑来谋求与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以此保持双方的长远发展和长久共存。

(三)全球经济竞争中需要多元文化的支撑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经济在一定区域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选择。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打破了以往“闭门造车”的局面,摈弃了不适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由于我国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影响力,我们的经济在不自觉中就被无形的地纳入到世界经济格局中,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面对的竞争和挑战更加严峻。如何在全球竞争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话语权,是当今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的事情。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竞争后劲,在经济全球化中还存在瓶颈。虽然经济全球化改善了我国的源配置水平,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我们无法依靠简单模仿西方国家的技术、制度等来实现我国经济的突破发展,也无法靠发达国家的“经济施舍”来实现我国产业升级、产业转型,在这种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背景下,没有自己的文化作为支撑实现有特色、有创新的发展,我们很容易落入到强国越强、弱国越弱的马太效应怪圈,只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制造基地和产品消费市场。在经济发展的绝对程度上可能有所提高,但是在相对程度上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可能还很大。需要我们用文化来支撑来实现竞争优势,将文化这种软实力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形成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竞争力,以此实现突破、实现创新、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56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彼此取长补短,在相互不同中保持共进,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竞争力。在世界“霸权文化”“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在吸纳它们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特色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多元文化将使我们在经济全球化中更有竞争力,如奈斯比特所说:“在生活方式趋于一致后,人们在宗教、语言、艺术和文学这些方面反而更强调其独特的价值,随着外部世界更为相似,产生于内部世界的传统也更受到重视。”[6]为了保存自己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各国纷纷从本土资源中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着力点,通过多元文化为世界市场提供更多的消费品和服务,积极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构建经济全球化中的新型竞争力。比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艺品、服饰、食品等在全球都有很大的市场,加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名胜必将吸纳全世界的游客。另一方面,每一个文明系统,抑或每一种文化特征,都是在一定社会系统中“优胜劣汰”而保留下来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很难把某国某时的主流文化强加于其他国家已经成型的文化框架之上,这也会导致自身经济发展失去成长土地,甚至会导致在全球竞争中失去竞争力与世界经济脱轨。

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不够明显

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集团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文化集团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共同平等的“异文化的教育”[7]。突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兼容并包以及各文化的不可替代性。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在多民族的社会中,为满足各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的均衡,以及在考虑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宽容[8]。民族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性,一方面是因为民族教育所涉及的面特别宽,包括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多元性比较突出,不管是对我国的社会安定还是未来的长久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民族教育的体制、内容等缺乏统一的标准,复杂程度高,既要保证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播又要兼顾本民族特色文化知识的传承。民族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国家和民族地区对受教育者的特殊对待和互相区别的教育目标,经过民族教育曲折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证明,在民族地区实行多元化教育是行得通的,是符合现实状况的,我国在不断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众多不足,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不够明显,没有发挥出多元化教育的更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教育缺乏外部环境的多元化支持,外界环境包括除了学校学习以外的诸多因素,如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多元文化的氛围、宗教对于多元文化的态度等,许多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维持多元化教育的配套设施,社会中又缺乏跨文化的交流等导致对多元化教育的支持比较微弱。以新疆地区的南疆为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社会中缺乏各文化交流的渠道与氛围,宗教对人们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比较大,而对于双语学校的建设也远远不足。二是民族教育的内容多元化程度低,特别是对于课本和课程的安排上,没有切实把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许多地区虽然采取措施丰富了课本的内容和教学体系,但是往往针对性不强,缺乏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教材,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多元化理论知识在现实中很难有感性的认识,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技能和技艺也缺乏深度了解。通过对在京高校大四新疆毕业班的同学调查发现,其掌握1-2种本民族传统技艺的学生占到64%,不掌握的学生高达30%,具有本民族基本表演技能的同学占到76%,没有掌握的占到20%,能够烹饪本民族基本特色食品的学生占到84%,不会烹饪的占到14%,可以看出学校实施的多元文化教育仍然存在不足;其次教学模式上的单一也限制了教育的多元文化性,在课程安排上大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缺乏与外界的互动交流很难依靠自身的思考、感悟而充分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同时缺乏高质量的多元文化教师,在文化、知识传输的源头上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相关调查显示新疆的在职教师中的95.8%没有接受过多元文化教育(或民族文化)方面的培训,并有87.5%的教师认为自身需要进行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这表明教师的多元化亟需加强。三是多元化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以普通学校教育为主,缺乏职业教育和社会类的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也往往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

(二)语言障碍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

语言的功能首先体现在交际上,如斯大林所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文化的多元由此而生,必然伴随着风俗习惯的不同与语言的差异。美国语言人类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9]按照这种观点有多少文化就应该会有多少种语言与之对应,语言和文化是相匹配的。而正是由于新疆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带来语言的多样化,由此导致的语言壁垒也成为阻碍各民族间交流的障碍,这种障碍由以往的两种语言的差别逐渐过渡到了各民族在使用汉语作为族际语时的能力差别,也就是使用汉语作为通用语言时面临的障碍,这在新疆籍的少数民族学生当中已经成为普遍的问题。从整体来看,北疆的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好,而南疆的喀什、和田等地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差。汉语是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的,而维语却没有声调之分,所以学生很难将说话时的语调区分开来,导致维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差;再加上汉语的语法结构和维语的语法结构有所差异,汉语习惯上是“主+谓+宾”而维语却是“主+宾+谓”,所以按照维语的语言结构思维来说汉语是有一定困难的;还有就是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词汇的语义理解差,往往在一句话中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语言环境的限制和词汇量的缺乏,致使学生在用汉语表达的时候难以及时、准确的在大脑中寻找到合适的词汇。据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只在学校中使用汉语,而在家中仍然使用本民族语言,只靠学校这种有限的环境氛围是难以有效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而以高校学生为例,他们虽然具备了基本的沟通能力,但是在专业性领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达出来;

第二,汉语的听力能力较弱。听力能力的强弱是和口语能力的好坏相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学生们之间平时说的少,而周边又缺乏一定的汉语语境氛围,特别是像南疆汉族只占个位数,更是缺少学习汉语的具体环境。在学校中采取汉语教学的模式中,许多学生反应上课听不懂,再加上老师本身汉语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不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往往一知半解。高校中虽然经常举办一些学术讲座和学习、就业的指导,但是很少有少数民族学生会去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语听力的限制。

第三,汉语的读写基础差。这一方面体现在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字的基本书写上存在规范性、正确性、美观性的问题,使众多靠书写来沟通的信息出现很大障碍,另一方面是在阅读汉语资料、信息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无法将纸面上的信息及时的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影响了沟通的进度与深度。以上的语言障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目前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普遍问题。

(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化优势未得到体现

大规模生产的经验表明,经济力量来自资本的凝聚,它除了资金和物质的象征外,也是一种文化与智力的较量。像知识和技能通常就是一种文化的形式,但也是资本的原初,它固定在机器生产中,就是技术资本,投入到智力生产中,就是科学资本,这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10]。这表明知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不仅在意识形态方面影响社会的演进和个体的发展,而且这种软实力可以直接嫁接到生产、制造、科技等领域,缩短促进社会发展的间接距离,而落实到个体身上,则会更加直接的增加自身竞争力,更加明显的发挥个人的比较优势。如此看来,文化作为一种竞争力是不言而喻的,此时,多元文化的强大力量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它能够将几种文化的优势集结在一起,产生一个超出单个文化简单加和的合力。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47个民族生活在这里,其中包括13个世居民族,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劳动分工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千百年来各种文化交织交融,形成了共生共存的多元文化现状。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新疆籍的少数民族学生并没有发挥出自身携带的多元文化优势,反而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在某种程度上将这种优势转化成了劣势。

首先,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优势未能得到体现。柏拉图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它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思考以及探索的方式方法。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从小耳濡目染能够感知到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这些对待同等事物的不同方式或者对待不同事物的相似方式,能够极大的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而在现实中却发现,他们未能发挥思维开阔性的优势,对待事物上甚至还会出现定式思维难以发散。

其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自身能力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新疆籍学生在长期多元文化氛围中成长逐渐养成了不断学习的能力,包括对环境的适应性的学习,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学习等,而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众多优秀的传统技艺、技能,人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具体调查见表1。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在高校大学生当中,64%的学生掌握1-2种本民族传统技艺,76%的学生具有一些本民族基本的表演技能,84%的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族烹饪技术,可以看出学生在自身能力上是有优势的。然而由于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模糊化,导致大量有特色技能有专业技术的少数民族学生没有空间发挥自己的长处。

最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优势未能体现。特别是新疆籍在内地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知本民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主力军,成为新型的多元文化人才,经调查高校新疆毕业生的情况显示(见表2),有56%的同学非常希望回到原籍工作,44%的同学非常希望留在内地就业,而在实际中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这种沟通双方的“桥梁”型人才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多元一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宗教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三观”上与内地学生存在差异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居、多宗教汇聚之地,宗教文化非常浓厚。由于特殊的地理、人文和社会历史条件,新疆很早就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并在16世纪就形成了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共生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于宗教的产生正如列宁所说:“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11]宗教正是人们在现实世界寻找不到存在感、安全感、依赖感的情况下产生的,正像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的信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这种依赖感的对象,亦即人所依靠并且人也自己感觉到依靠的那个东西,本来不是别的东西,就是自然。自然是宗教的最初原始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和一切民族的历史所充分证明的。”[12]根据人们所依赖的自然对象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神”,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而崇拜神,崇尚宗教。宗教这种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文化特征自然影响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少数民族学生的来源主要以农村和牧区为主,他们从小就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成长,自觉或不自觉中就养成了从宗教的角度认识人生、塑造价值、观察世界。如果他们没有更加辩证、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事物,很可能会导致偏激、固执的思想,致使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他人有所差异。如罗德尼·斯达克与罗杰尔·芬克在《信仰的法则》中所说:“影响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具体来讲,影响大学生内部的因素更多的是人们思想所造就的神灵给予的种种美好的想象与寄托;而外部因素却是各种教义的宣传接纳,同时教会的经济资本,给教员带来的社会资本,这种种都为大学生的信仰提供了诱导与方向。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时,人们尝试做最理想的或合理的选择。”[13]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新疆籍大学生对宗教和“三观”的选择情况,具体见下表。

对表3分析发现,虽然有一半的同学选择宗教不是摆脱苦难的途径,但是仍有24%的学生认为是,而且有60%的同学认为修炼精神世界是主要任务,宗教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表4的结果显示仍有许多学生将自己的归宿寄托于虚拟的未来世界。从表5的分析可知,新疆籍大学生对于“三观”的看法和其他同学存在较大差异,受前述宗教文化的影响较大。

(二)受双语政策反复的影响就业存在语言障碍

新疆双语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回顾建国以来60多年的历程,可以将双语政策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疆双语政策的形成期,这时国家已经意识到在新疆地区实行汉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政策、法律引导汉语教育的施行;第二阶段是新疆双语政策的发展期,改革开放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提出了“民汉兼通”的方针政策,双语教育步入了正规化、快速化的发展轨道;第三阶段是新疆双语政策的完善期,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逐渐进入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时期,明确提出了“双语教育”“双语教学”的理念,明确了双语政策的任务、地位与作用。从新疆双语政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双语教育的发展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虽然整体发展方向和战略没有出现大的纰漏,但是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众多不足,而这种政策上的反复和变动无疑会给受教育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影响了受教育者的汉语水平,从而在学生就业的时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语言障碍,正如前面所述语言障碍已经成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限制了就业岗位和就业范围的选择。近几年,全国高校学生频繁遭遇“就业难”的问题,“最难就业季”每年不断刷新,原本就处在就业弱势群体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汉族学生就业劣势和自身语言障碍的双重逼迫下,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在80%以上,以2009年、2010年为例,分别为83%和84%。相对而言,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汉族毕业生,尤其是以单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2009年少数民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54.50%,汉族毕业生则为65.2%;2010年,少数民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52.7%,汉族毕业生则为75.7%;2011年,少数民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57%,汉族毕业生则为78.77%。3年期间,少数民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先降后升,提高了2.41%,汉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步提高,3年增长了13.57%,不管从相对数值还是增长率来看,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整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语言障碍带来的就业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限制了自身基本能力、素质的塑造,由于受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很难学好专业知识,只具备一些简单的专业技能,而且大多集中在文科专业,像一些理工科专业很少有学生学习,这从本源上就弱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在就业前的准备上,包括就业知识的学习、简历投递的方式、面试技巧的学习等,虽然许多高校开展了就业指导以及相关培训,但是一方面由于就业的指导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由于语言障碍掌握不到就业的关键要害,导致就业的时候处于劣势;三是在就业谈判阶段,少数民族学生面临无法对企业准确说出自己的就业意向和无法准确回答就业单位问题的双重困境,很多合适的机会因此失之交臂。

(三)在物质文化方面过多趋同影响了就业优势的体现

民族是具有假想的血缘关系、语言、种族的体表特征、地域、宗教、风俗习惯的共同体[14]。因此一个民族的人不管在生理特点、生活习惯、文化风俗上还是具备的基本技能、技艺和追求的理想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特别是对于聚居性比较强的少数民族,这种相似性更加明显。这种在物质文化上的相似性或者说趋同性有利于民族内部的文化传承,有利于民族内部的团结,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但反过来看,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多样性的发展,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它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中优势的体现,弱化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甚至出现就业问题。在具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中,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就业优势是如何被减弱的:已经具有“物质”的和想要获得的“物质”。已经具有的“物质”指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之前已经具备的各种特点,包括语言、饮食、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技能、专业能力等等。首先是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习惯、语言、饮食、宗教等方面的普遍趋同性,新疆籍的学生生活习惯和汉族学生差异比较大,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而他们内部的生活习惯却趋同,说着同样的语言,信仰同样的宗教,吃着清真食品,调查在京高校新疆籍毕业生时我们发现,有54%的学生不喜欢现在学校餐厅的口味与风格,有78%的学生现在仍然坚持或者非常思念家乡的饮食习惯,可以看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内地的生活。由于这些风俗习惯的限制,减弱了他们就业的选择性,大多倾向于回本地区就业。其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从小的生活环境类似,对事物的认知和所具有的传统技能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每个人所拥有的特色技能的比较优势在本民族同学之间得不到体现。同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再加上语言的障碍,大多数学生都选报了相对容易学的专业,这种专业上的趋同性必然导致专业技能上的相似性,知识上的差异性较小。这两种条件的限制,必然导致新疆籍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内部竞争激烈,而且就业“市场”狭小,就业问题随之出现。第二个层面想要获得的“物质”是指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时想要去的地区,想要争取的岗位以及期望的工作薪资、工作稳定性等。第一,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倾向于回原籍工作,新疆本地毕业生在自治区内的就业比例较高,很多学生不愿意离开家乡去外地就业,甚至南疆的学生觉得离家太远而不愿意去北疆工作,而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在中小城市就业,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表现出一种就业“不离疆”“不回乡”的特点。第二,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少数民族学生倾向于去稳定性高的体制内就业。以南疆地区为例,公务员招录的人数中,本地生源占到50%,4万多个特岗教师中,80%都是本地少数民族毕业生。特别是自2011年起,随着“内培计划”的实施和公益性岗位的大量增加,少数民族毕业生在体制内就业的比例更高。而企业即使开出更高的工资,也很少有人愿意去。这种就业“扎堆”的现象极大的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压力,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配置失衡。这两个层面物质文化的趋同性相互挤压,减弱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优势。

四、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多元文化教育对策

(一)在精神文化领域实行“一体”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理论,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15]。后来经过逐步完善、发展,对于“多元”“一体”的含义以及双方的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人类学家李亦园研究指出:“在中原区域中居住的中国民族文化基调中一直有一种容纳、吸收居住于边缘民族的‘主旋律在发生作用。因此几千年来,整个中国境内许许多多不同的族群都是在这一‘融于一体的主旋律之中而作旋转。”[16]而这一主旋律的主要成分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所谓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生产、发展、完善中经过漫长的积累、沉淀、整合而成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精神本质,是个体最本质的属性。精神文化对人的引导性是最大的,作为社会的一面旗帜作为个人行为的指导,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导向、思想源泉、民族凝聚等一列的功能。因此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必须实现精神文化的“一体”,特别是要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实现精神文化的“一体”“共享”。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时要更加注重培育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境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实行:一是政府和学校要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观,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借鉴、汲取世界各种优秀价值形态的积极因素,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西方价值观是有本质区别的,国家通过社会的广泛宣传,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课的传输等,使学生从虚幻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以辩证的眼光客观地认识世界、看待人生,从而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在市场化的就业市场中积极竞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只有保证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确保对整个国家文化的认同,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才能一步步找到共同点,才能具备精神文化“一体”的基础。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内地文化,走出民族地区就业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上突出多元文化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在文化认同上的基本意识,为以后的就业做下充实的准备。

(二)在物质文化领域保持“多元”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是指能够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那部分文化物质,包括饮食文化、器物文化、服饰文化、工艺技术文化、居住园林文化等等,它是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具体体现,为精神文化所影响并具有时代的特性和明显的区域特色。按照费孝通先生的“多元一体”理论,因为民族构成的多样性所以表现出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性如果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可以说是一种“超多元性”,因为一个民族往往不只一种物质文化,在主流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往往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状况等情况产生众多分支物质文化,同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不管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我们都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同样的物质文化,这也是与文化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保持物质文化的“多元”是保持民族“多元”的物质基础,是尊重民族多样性的表现,是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风俗、技艺的必备条件,也是物质文化不断创新的源动力。从少数民族学生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在精神文化上保持“一体”、在物质文化上保持“多元”,无疑会大大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思维的改变,扩展他们就业的渠道,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优势。以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物质文化为例,藏族的卡垫织造技艺、风筝制作技艺,苗族的蜡染技艺,彝族的银饰制作技艺、制扇技艺,壮族的织棉技艺,新疆地区的和田皮纸、花毡、切克曼、乐器、食品服饰、毡房、小刀、马鞍等制作技艺,都是原生态的制作方式,在现代社会也有消费市场。然而面对众多的传统技艺,掌握的人大多为老人,许多传统手工已经出现了人亡艺绝或无人传承的地步。我们必须从多元化教育出发,将这种传统技艺融入到课堂当中,经过不断的升华与创新,找到传统技艺中适合现代社会的部分,然后以市场为需求,生产、制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市场消费品,这样既能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还能切实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竞争优势。在这种基础上,国家可以进一步引导、扶持,将某一些传统技艺、技能逐渐转化成一个具有特色、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这样将会极大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个体优势的发挥,从而带动就业。

(三)大力推广稳定的“双语”文化

新疆地区的双语教育历经几个阶段的发展,在不断摸索中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新疆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不断进步中也仍然存在众多的不足,比如双语教育在城乡间、区域间的不平衡性,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对双语教育的认识不够统一,导致双语教育的具体实行出现偏差。其次双语教育的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达标,学历结构以及多元化特征不明显,特别是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和人才补充体系,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最后,双语教材比较单一,加上编制教材者对当地情况不是很了解,降低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针对以上种种不足,以及国家和自治区对双语教育的重视,我们应该继续毫不犹豫的大力推广双语教育,在使学校成为双语教育主导者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打破学校中双语教育的局限性,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双语”文化,这样才能使双语教育“渗透”到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保证双语教育长足、稳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形成“双语”文化,消除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障碍,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选择和竞争力:第一,继续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幼儿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时间,帮助学生从小打下双语基础。要重点培养双语教师,特别是具备多元文化的双语教师,他们在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课本知识,还能极大的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和课本选择。除了以往双语课程的设置之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加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流互动,在学校中营造一种“敢说汉语、愿说汉语、想说汉语、能说汉语”的氛围。在课本选择上增加乡土教材,调整与学生发展阶段不相匹配的课本,以就业为导向修改某些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加强民汉交流,形成社会双语风气。据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只在学校中讲汉语,在学校之外讲本民族语言,这导致双语教育的后续补充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双语水平的提高。为此要加强民汉在民间的交流互动,增加彼此对双方文化的了解,实现语言上的共通,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对内对外双向适应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疆地区的战略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新疆将由战略后方转向国家重要商品、资本的输出地。由于语言、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差别,新疆少数民族人才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尚存在问题,内地向中亚西亚地区拓展业务时也面临困难。而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在生活习惯、语言上的天然优势,则成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条件。要做到人才需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契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建立内地企业新疆人才引进机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体基础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能为这种大型基建项目提供所需材料的企业数量是有限的。而这些符合“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资质公司必然需要大量相关人才。可由政府牵头,开展内地相关企业的专项招聘会,利用“一带一路”项目带来的巨大人力需求,实现高校生的稳定就业。二是以政府信用担保企业信用,构建人才需求市场。尽管“一带一路”战略为企业提供了政策便利与资金支持,投资目的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与这种政策也是一拍即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商贸活动马上就会迎来春天,更不意味着本地高校人才即将迎来相关行业就业高峰。“一带一路”战略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构想,需要动员的人力物力可能将是二战马歇尔计划后空前规模的,也正因为如此,大规模企业、资本的涌入将成为必然趋势。市场活动的开展无疑将为本地高校生带来巨大而稳定的就业需求。三是加强企业的引导功能,创造、引导市场人才需求。由于市场具有滞后性与盲目性,大量资金涌入下极易导致市场的盲目扩张行为,这并不利于甚至是有害于当地政府的长期发展,更对当地人才市场的长期发展带来损害。政府作为市场监管者,不能仅仅旁观市场自身行动的进展,更应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在避免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条件下对市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政府应当制定“一带一路”背景下当地的自身实际可行的定位,积极引进与之相关的人才,对相关行业的进驻进行扶植与政策倾斜,创造性地开辟出满足当地发展的人才需求市场。

参考文献:

〔1〕〔5〕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2):38,41.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1997.31-32.

〔3〕亚历山大·斯蒂尔在.国家富不富文化最重要[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4).

〔4〕恩斯·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奈斯比特.2000年大趋势[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0.

〔7〕哈经雄.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滕星.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18.

〔9〕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郭洪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主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11〕列宁.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2〕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

〔14〕张友国.族际整合中的语言政治[J].政治学研究,2010,(4).

〔15〕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16〕李亦园.多元一体的现代意义.卢晓衡.三教圆融两岸一体[C].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7〕于兰.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