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维护要点探讨

2017-01-04白文忠杨照军王建军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13期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维护变电站

白文忠 杨照军 王建军

摘要:伴随变电站运行的技术飞速发展,当前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当中已基本实现自动化,也将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作为自动化、智能化运行重要基础,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稳定性,减少事故发生率,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质量提升都有积极意义。本文对自动化技术及维护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维护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6)13-187-02

前言

提升对自动化技术研究的力度,改善系统运行维护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对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工作要点进行探析,为变电站未来的运行维护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帮助。

1.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

1.1基本概念

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综合产物,能够很好实现对变电站运行设备远程监视以及控制,对变电站整体运行水平有很大的提升。通过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1)对于不安全或者比较难直接进行操作的设备,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提高安全系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降低了人力物力消耗,有利于后台机集中的控制,工作人员对设备、运行方式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3)可以对管辖的范围内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的监视、采集、分析,当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发现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1.2技术应用

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将网络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的技术进行结合,实现对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所以在电力系统运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中不方便操作或特殊的部位实施操作,如配电室与高压室以外,并且实现了远程控制,能够大大节省人力、资源,还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自动化技术,还能够自动的搜集与处理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数据,并对系统中各种异常情况进行调节。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的技术,能够实现发电厂变电站与调度中心信息实时的传输,对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的帮助十分大。(2)在电力系统供电系统当中,主要有:变电站自动化、负荷控制以及地区调动监控等等。利用自动化的技术,可以利用声控对电力负荷实时控制,根据实时测量的负荷绘制负荷曲线,掌握电力系统负荷情况;变电站自动化利用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并且对电力系统实施优化组合,这样才能对整个变电系统实施监控与维护。(3)在电网调度的方面,自动化技术应用,实现计算机自动的控制,并在信息数据的采集、安全检测、显示、控制、计算等等方面实现自动化。根据电网调度结构,可将其自动化系统分成多个功能子系统,包括人机联系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命令执行子系统等等。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利用自动化系统,能够及时的掌握电网运行状态,对电网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能够提升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2.变电站设备自动化技术目前存在问题

通过对目前变电站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实际情况调查分析,能发现制约变电自动化运行水平问题大体能分为两个方面:(1)设备、系统存在缺陷,除设备自身的设计、技术缺陷外,还包括设备老化、失修、干扰、高压环境造成影响等等;(2)人为因素导致缺陷,具体是指安装、运行、检修各阶段由于人为主观的因素导致缺陷。如在安装时未能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在运行时对于系统发出报警未能及时处理,在检修时未能按规定要求严格、细致的进行检修等。

3.自动化设备维护水平的改善措施

在变电站设备运行过程当中,检修维护水平直接关系设备运行健康,影响变电站甚至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因此一定要不断提高设备维护的水平,针对目前变电运行的特点和要求,针对性提出下列几项改善措施。

3.1及时全面的检查维护

为保证运行设备状态健康,使系统整体能长期持续、稳定安全运行,严格全面检查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在大量应用自动化技术变电站运行系统当中,通过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能够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当发生运行异常时,能够及时的记录、报警、故障定位、给出初步分析结果,帮助运行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及事故分析。通过对系统内软硬件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能够更好的保证系统运行质量,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

3.2完善维护规章制度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变配电枢纽,其运行的质量十分重要,也别是由于用户对电能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运行自动化价值也受到更多关注,为使系统可以更好的稳定运行,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结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1)针对不同设备制定不同的检查维护规范,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存在隐患并进行相应处理:(2)完善工作责任制,责任明确到人,并同时结合严格的赏罚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心:(3)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实现对无人值守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维护。如针对现场远动装置发生死机这一现象,可通过远程发送重启指令使其及时恢复正常,保证“四遥”功能的快速恢复,进而缩短故障时间,降低相关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3.3加强自动化设备的升级改造

伴随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其设备也在升级换代中,通过对现有设备改造升级,可以有效提高自动化系统运行水平。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系统升级重视度不够,相关建设资金通常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变电站自动化运行水平提高。因此,在日后工作当中,有关电力公司需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通过严谨的考察,提升投资力度,强化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同时还应学习借鉴国外完善、先进的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全面创新,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

3.4强化运行人员整体素质

在对设备进行维护过程当中,有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影响检修维护质量较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存在着人员技能素质不可以满足系统维护额要求,并且责任意识较低等问题,制约运行维护水平的同时也极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应针对性的对相关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首先是加强人员的工作技能素质,由于设备运行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运行中对于人员的技能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系统的运行维护需求,管理部门应持续的加强技能培训,使员工能够发现并处理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于相关运行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应严格考察并进行强化,使其能够意识到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应强化其责任意识,通过培训,结合赏罚制度,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运行维护工作中。

3.5强化一次设备的合理维护

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是通过后台监测来进行判断的,要在一次设备上配备多种监测设备,以此来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当设备发生故障之后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再由专业人员来处理。随着预警设备和监测设备越来越完善,不仅有效的保障了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效率。

3.6二次设备的合理维护

从二次设备的角度,通常采用数字化变电的装置,通过智能设备将二次设备各项参数进行转化,然后将转化后数字信息通过光缆传递给变电运行的设备,不仅能够减少电压采样损耗,并且还能防止各种外界因素对变电设备所造成的影响。

3.7电压的负荷调整

电压不稳定的现象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电压发生偏差,既是电压在某一时间段发生改变,同额定的电压不一致,导致偏差的原因与线路、运行方式都有直接的关系,其优化方法包括避免线路干扰、调整运行方式、科学选择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等;其二为电压发生波动,既是电压在某一时间段的幅值发生变化,该变化为动态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是用电设备的负荷变化所引起的冲击性负荷导致的,其优化措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和水平、提高供电系统容量等。

3.8跳闸故障的检侧和处理

当线路发生跳闸之后要对保护动作进行检查,对消弧线圈、三通拐臂等都进行严格检测,对故障位置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均为明显问题则可以强送:当主变三侧开关发生跳闸之后,如果发生差动保护动作就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发生瓦斯发生保护动作,则要检查变压器的情况。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变电运行设备中引入自动化技术的价值和意义十分重要,不但可以加大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还能减少管理成本,减低人员工作负担。所以一定要增强对自动化变电设备重视力度,强化日常维护的工作,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推动电力行业向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供电更加顺利。

猜你喜欢

自动化技术维护变电站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智能箱式变电站的应用探讨
刍议110?kV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