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2017-01-04张茂余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13期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高层建筑探讨

张茂余

摘要: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有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新时期要从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作的实际出发要联系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效率和质量展开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对设计观念、设计方法、支护结构等重点展开技术应用发挥出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真正价值起到维护高层建筑深基坑稳定确保高层建筑安全的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6)13-91-02

前言

目前基础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需要在明确深基坑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按照相应设计要求来实现土钉支护施工技术、土层锚杆施工技术、护坡桩施工技术的规范落实,并将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贯穿于该工程施工的始终,为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落实并提高施工质量与综合效益奠定基础。

1.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概述

1.1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产生背景

高层建筑是目前城市建设的主体方向,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使用性能上也有明显的进步。高层建筑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较,高度更大,因此在基层加固形式上发生了变化。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后,解决了高层建筑基层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基层支护结构的深度增大后,建筑物高度对基层带来的影响可以被抵消,该种支护结构是以建筑行业需求为背景产生的,同时也是未来高层建筑基层支护结构发展的主体方向,对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功能

按照设计方案对基层进行挖方处理后,会向基坑内灌注材料,这样既能够起到加固作用,同时也具有极强的防水性能,混凝土材料经过科学的比配,灌注在基坑中,能够防治地下水渗透,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使用安全得到保障。深基坑支护结构有很多种,会根据施工工艺与材料选择进行划分,混凝土材料结合钢筋加固效果最为明显,适用于承载性能较差的基层。提升使用稳定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结构自重,尽可能的采用简便加固方案,这样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对基层的压力。

1.3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最初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是采用预制桩形式来进行的,对施工场地规格也有很大的要求。但随着施工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目前已经能够实现在小范围内灌注加固,灌注桩应用后,省去了预制环节,更节省工期,施工任务进行期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加固方案进行调整,更具有灵动性。最后是在材料上也有很大的进步,正在向更轻便牢固的方向发展。

2.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设计要求

在实际落实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要求要确保整个结构体系的稳定性,进而才能够为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莫定基础,而基于这一设计下,则要从极限状态以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两项要求来进行落实。基于正常使用这一极限状态下,指的是虽然在开挖的过程中致使支护结构发生变形,进而对实际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是整个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固性并没有受到深刻影响:而后种极限状态指的是整个结构发生倾倒,且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基于相应的安全系数为基础来保证整个结构体系的稳定性,通过计算来明确结构稳定性,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结合结构变形问题的同时,将这一结构变形的范围控制在合理值内,同时因水平位移情况易于观察,所以在进行这一控制工作的过程中以此为控制对象。

2.2具体施工技术的应用

2.2.1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确保施工土体的稳定性,而技术实施的媒介则是借助土钉与土体间的作用来实现的。究其土体产生变形的原因,其是因在弯矩与拉力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所以,在实际进行这一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该施工技术的应用则要以相应施工标准与实际施工状况来实现对土钉抗拉力与强度的科学设计。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以土钉拉拔实验的落实为基础,对相应的拉拔力进行测试与验证,在通过第三方检验的基础上,针对相应的灌浆问题进行严格控制,强调相应力度的合理性以及使用量的科学性。针对孔的深度问题,要以钻机的长度为基础进行计算,而对于灌浆液配比问题,要针对相应水泥与石灰的比例进行试验,并实现外加剂的科学使用。在进行灌浆作业的过程中,要以重力来进行灌注,并且要在浆液在凝固之前实现一到两次的补浆。

2.2.2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在实际落实这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借助锚杆钻机的使用进行灌浆并要完成钢丝绞线的贯穿,在此基础上进行补浆作业以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对于测量人员而言,则需要按照设计要求来确定相应锚杆位置,并对锚杆布局与本身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完善落实相应的准备工作:其次,在进行钻孔时要以设计要求为标准,确保钻孔深度的合格,并对锚杆进行检查后在确保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在此过程中,要落实相应的记录工作,同时要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在明确解决措施的基础上来继续施工。再次,在水平方向孔距的设置上,要求要按照规定实现对这一误差的有效控制,一般在50毫米这一范围内,对于垂直方向的误差要求要控制在100毫米以内。最后,要求要针对注浆材料配比、搅拌工序进行严格把关,同时,要以张拉设备的完善布置来支撑张拉锚杆技术的落实,并要对相应的拉力值与强度等进行规范与约束。

2.2.3护坡桩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

第一,在护坡桩施工技术的落实上,要针对所设计的深入要求,采用螺旋钻机进行开钻,在灌浆时要确保从下至上来进行落实,直到达到设计高度后再将钻杆抽出,在此基础上实现骨料与钢筋笼的投放,然后再落实相应的补浆施工。采用这一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为施工效率高,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较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针对地质环境过于复杂的地点则可采用这一施工技术。第二,为了确保该施工技术的完善落实,进而保证整个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则就要求要落实相应的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并将这一监管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始终,从根本上实现对施工质量与安全隐患的控制与规避,为提高该项施工的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以提升工程的总体效益奠定基础。

3.总结

基于深基坑施工技术应用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这就要求要提高对深基坑设计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在明确这一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将该施工技术完善的应用到建筑工程之中,以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与价值。本文在分析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实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完善应用,以供参考。

猜你喜欢

深基坑支护高层建筑探讨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方法研究
刍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撑式排桩支护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