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2017-01-04袁文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13期
关键词:模式优化项目管理建筑工程

袁文

摘要:所谓项目管理模式,就是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把建设项目当做整体系统,利用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手段,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其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建设工期,工程建设目标以及项目效益均和管理模式有着紧密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6)13-42-02

前言

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一般是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总承包单位一起执行的,想要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就应该按照项目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通过现代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1.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和趋势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因此各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必然面临两个市场的竞争的: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考内到国内经济管理体系实际并未完全松懈这一现实,对企业而言,国际市场的竞争比国内更为激烈和残酷,因为在国外竞争,无论你是何种性质的企业,都不会有兜底…没有人会为你的失败买单。但是这也是机遇之所在,国际市场规模程度大、成熟程度高,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都远远超过国内市场,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奋斗的目标都是赢得国际市场,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同国际接轨”,我们终究是要走向世界的,在目前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的建立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外建筑市场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总体上仍然存在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必然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针对性地优化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2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

国际市场经济竞争越发激烈的,而中国国内市场巨大,因此必然导致一大批资质优秀的国外建筑工程企业进军内地,从而给我国本土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国外同行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卓越,会计核算严格,员工队伍素质优秀,这对管理模式本就不高的本土建筑工程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但压力就是动力,正因为目前国内建筑工程企业与世界其他优秀国家的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的位置,我们才应该及时优化和创新本土建筑工程企业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国家大力改革管理体制,放松企业经营管理,深化市场改革:企业自身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管理制度和理念,尽可能地创新管理模式,力争在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

2.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方向

从当前而言,结合国内建筑工程发展实际情况,建立具备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需求为特点的科学组织体系已经成为未来长时间发展的核心内容。国内建筑产业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主要在于工程项目管理层面缺乏与社会联系,建筑产品严重违反生产活动规律。因此,立足于建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建设符合产品特点即生产规律的组织体系,以对国内建筑行业进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具体方向。

2.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调整对策

2.2.1组织结构层面调整

首先,确立弹性生产力发展原则。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制度与基本作用职能应该明确分离,用工制度则应该明确弹性、科学、合理。

其次,建立符合刚性产业结构的市场需求。国内建筑行业总承包往往扩区域进行,但必须直接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便于施工及维权。

第三,立足市场发展规律。总承包的跨区域经营往往会直接影响管理模式。例如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影响到决策的准时下达,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因此,组织结构的设置应该立足于市场发展规律层面,贴近市场需求,并适当将权力下放,以此建立相对灵活机智的组织机构,便于应付突然事件的发生。

2.2.2思想观念层面调整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首先应该创新思想观念。只有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真正实现创新,才能够直接推动项目管理的观念创新,整个企业就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处于创新环境,已形成不换观念就换人的基本分为,从而为项目管理者思想观念创新奠定基础。

要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项目管理着自身管理理念必须走在前面,在工作矛盾中处理好多种关系。施工企业为确保自身权益和长期发展,为确实现与业主的合同条款,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可以说,明确处理好这三大目标的对立统一关系,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核心所在。当然,这三大目标在达成过程中,不可能都处于最优值,必须进行各方面比较,做到目标最优化。

2.2.3利用PERT法则

项目进度计划是项目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更是项目管理和项目控制的前提依据,是其他计划得以开展的基础。编制较为合理、科学的项目进度计划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

当前,较为科学编制方式,主要是指利用PERT法则,将项目作为系统从整体出发,将系统中所需要各个相关要素利用网络图形式展示出来,并利用图形分析和时间参数等进行计算,以预料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众多影响因素,统筹安排优化目标,让项目实施能够按照计划和目标向前实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之中,项目进度计划同样需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以确保工程完成质量最优、成本经济且节约时间。

除却上述组织结构、思想观念以及PERT法则之外,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职能在于控制,主要是指为确保组织目标及相应计划得以实现,并根据事先确定或者因发展需求而重新制定的计划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及时纠正相关偏差,以防止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一般而言,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一般对此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2.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运用

2.3.1企业技术层面

技术创新直接关乎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作为企业基本形象的展示者,企业项目部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综合实力,更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项目施工管理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从本质层面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运用到企业技术层面,就是利用新技术、采取新知识,运用新型管理模式,以希望能够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

归根到底,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加快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培养技术与管理复合型、技术与经济复合型以及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步伐,为企业技术提升奠定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企业人才还可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确定长期培养亦或是短时引进。与此同时,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改善自我组织机构,提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提升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素质,并提拔青年科技人员参与到重大工程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中,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成长,成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

2.3.2企业文化层面

从中外成功企业发展经验来看,其能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其原因就在于创新。当然,文化层面创新已经成为企业长期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当前国内外优秀企业来看,创新企业价值观和创新企业文化机制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只有从这两方面出发,积极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市场资源,注重企业内外的有机协同,在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不断促进自我发展。

3.结语

项目施工管理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建设企业经济目标有效转变成物质成果的主要场所,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是工程施工单位的重点管理工作。目前,提高工程建筑工程实际管理水平受到了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各个施工单位的重视,所以,一定要合理调整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猜你喜欢

模式优化项目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项目管理指南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KT高职本科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普通本科高校奖助模式优化研究
四川社区式老人看护模式发展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