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善监管机制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17-01-04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7年1期
关键词:宜昌市食品药品网格化

近年来,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四有两责”要求,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连续3年被香港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在全国首批15个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中期评估中以全国第二的成绩进入第一梯队;2015年在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公众满意度民意调查中位列第一;创城工作被评为宜昌市2015年十件大事之一。成绩如何得来?请看宜昌市局的答卷。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在宜昌市局的推动下,宜昌市在全省率先整合食品药品监管职责,组建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同时,宜昌市局率先整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设立市级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和县市区分中心;率先实施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将全市划分为324个食品药品监管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建设运行涵盖16个子系统、覆盖监管工作全领域的“智慧食药监”系统;行政审批工作“接得住、连得上、做得好”,受理率、限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监督抽检得到强化,全市食品抽检覆盖率达到千人4份;安排创城专项经费,将食品安全抽检经费按千人4份纳入财政预算。

宜昌市局执法人员在三峡物流园进行日常监督监管。

不断夯实监管基础。宜昌市局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四有两责”要求,全市增加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编制636个,111个乡镇(街办)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75%达到“十个一”标准。2016年3月21日,在全国食安办主任座谈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毕井泉对宜昌市“四有两责”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不断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2011年,宜昌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创建;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目标;2015年,国家总局将宜昌纳入15个首批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2016年,建设食品安全城市群、放心早餐工程、“智慧食药监”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文件下发“四小”整治方案,全面规范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小食品店经营。在城区三峡物流园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检验检测站和准入关口,有效落实食品批发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开展“护学”“护蕾”行动,全面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专项整治80多项,开展“你点我检·食品安全快检日”活动。严控药品生产质量风险,指导企业理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主体责任清单,不断提升监管人员现场检查能力和综合素质。规范药品流通环节监管,认真贯彻实施GSP认证。组织开展药品零售分级分类管理。

有力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2013年以来,全市共查办食品药品违法案件6558起,开展联合执法157次,并将食品药品违法典型案例实名向社会公开。

猜你喜欢

宜昌市食品药品网格化
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的风险管理研究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梧州市:环境监管“网格化”助力环境治理“长效化”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利用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
我国将加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