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仰视的姿态回望历史天空

2017-01-03黄春一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记忆历史情感

文/黄春一

以仰视的姿态回望历史天空

文/黄春一

作为空军人,那段国土防空的历史已经在心中有了史诗般的地位,多少次在心中回望,都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建军90周年之际,透过荧屏看《绝密543》,那一段历史记忆又一次被真切唤起。这是一部具有深厚军事历史文化承载的影片,其主要情节和故事都有真实的原型,拍这样一部剧,“入史”比入戏难,理解比演技更重要。令人欣喜的是,剧组深刻地把握了这段历史的灵魂,清晰地传递出一种崇敬感——那是对英雄的敬意、对历史的敬畏、对军旗的敬礼。

在“戏说”和娱乐之外,我们至少不能忘了人还有一种更高贵的情感,那就是个人和集体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当。由这种担当所引发的共鸣就是我们共同价值观的情感基础,也是我们在面对这部剧时无论创作者还是观众共同的审美基础。是这样的情感纽带,联系历史与现实、剧与人生,构筑起的特定的叙事法则,从而完成对一段宏伟史诗的集体记忆和艺术表达。这部剧唤醒我们的记忆,回顾其历史背景,我们看到剧中所反映的一系列让人肃然起敬的大事:经历了国土防空作战后,敌人的飞机自此不敢对中国大陆进行窜扰,我们迎来了真正的空防安宁。中国的天窗因为这样一群人的出现和作为得以完全关闭,这样的意味足以让每一个国人感到振奋。在飞行员以“空中拼刺刀”的形象亮相世界战争舞台之后,刚刚组建的地空导弹部队又开世界军事史以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而那时年轻的人民空军还不满10岁,何其艰难又何其荣光!对这种历史感情的抒发,对这种历史记忆的唤醒,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厚重感,须臾偏离即显得轻飘飘。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视剧对“戏份儿”的拿捏和把握是精当的,故事是严肃的,讲述的方式又是轻松的,即使是插科打诨逗趣这些密切联系观众的“小把戏”,也经过了精心的编排,使之服务于对宏大主题的审美,不瘟不火,恰到好处。其实,在看到这部剧的第一眼,打动笔者的,是演员不自觉地流露出的那种认真态度,与其说他们是在演戏,不如说他们是在用心地去完成一件事情,而这件事又有他们自身神圣的情感寄托。他们表现得很轻松,但他们不会真轻松。

根植于真实的历史,让这部电视剧有了充盈的生命力源泉。剧中的许多故事是真实的,也是熟知的。作为观众,当再次看到他们在剧中演绎出来,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很自然地会心一笑,就像老戏迷听到他熟悉的唱段。让人津津乐道而有所回味的,是二营罗工的那封情书。背面用“密码”写的信是真实存在的,读出的信的内容也是“原件”,而非杜撰。当年他们的部队高度保密,写出去的每一封信都要经过审查把关,防止泄密。这样,正在恋爱的年轻人想说几句耳热心跳的情话都不便。于是表面上把信写得冷冰冰的,“装”出一副高冷范儿和正经样儿,而在背面,两人约好以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共同的密码本,以这样方式说些悄悄话。这是一个能够让人眼角笑出泪水的故事,听多少遍讲多少遍都不会厌倦无感,因为太真实,并掺着太多的滑稽和感动。看这部剧,经常会不自觉地与真实的人物相对照,会在心中换上他们的真实的名字。因为他们每次打下飞机是真的,他们转战的地点是真的,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冲突是真的,他们渴望一战的情感是真的,他们为赢得胜利所作的艰苦付出是真的。感觉好像除了人的名字是假的,其余都是真的,生活的真实或艺术的真实,正是在事实和情感上有了这样的真实的源泉,让这部剧的生命力有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我们听说了一个故事,要转述给更多的人,那么,就注定我们会过得比别人更苦一些。电视剧是面向大众的,讲述一个专业兵种的故事尤其难。地空导弹兵,即使是在今天,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支高技术兵种是怎么作战的。深入地理解那些故事,本身是需要专业化的支撑,而要通俗地讲出来,又不能过多的照搬专业化。极富挑战的情形是:不钻进去,抓不住魂;不跳出来,又不知从何说起。这部剧成功和用心,也是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紧紧抓住并呈现主要的东西,而不是在难度面前虚晃一枪,借景去讲一个别的故事。这部剧抓住了“无形”的东西,抓住了地空导弹兵的“魂”,也正是这种迎难而上,让剧组能够收获观众的敬意。为什么要组建543?因为敌人的飞机太高了,我们的飞机打加力飞到升限再接上炮弹都够不着,那像是秋天枝头的一颗枣,你踩着桌子,踮起脚尖,再把竿子接一截都不够长。主人公高炮团长后来的二营营长用高炮打出的一串怒火,艺术地表现出望天兴叹的无奈与苦恼,以对具体人物细节的生动描述,把地空导弹兵走入历史舞台这一重大事件交代得清晰实在。“全营一杆枪”怎么演?这可是地空导弹兵的特点与文化,剧中多处用心。几个不同场景下,对白纠正“我”为“我们”,用这样的概念作了不动声色的提醒。借人物之口,道出对一个营这个战斗单元的文化层面上的观察,他们每个人都理解战友的意义,都渴望同样的目标。再加上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的塑造,把“魂”抓住,做到了生动传“神”。这部剧的剧本创作历时1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也正说明了其难度的不一般,因为一个好故事是一回事,讲好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也恰似剧中人马老柴的肉和味道的辩证法。有肉,更重要的是有味道。

历史隐匿于时间深处,也深伏于记忆深处。回望这段历史,会发现当年他们本身就是一幕幕活剧,任何一个词都带过一段难以描述的波澜壮阔,包括现实的和情感的。比如当年说“大海捞针”,永不死心,就生动地说出了在广袤的国土上空找敌机打的难度。地空导弹是纯粹防御性兵器,客观上是受限于类似守株待兔这样的方式的。可先辈们真就“拖家带口”带着庞大的兵器翻山越岭去机动设伏,去打游击了。有许多的创造与改变,是需要责任与担当的,打胜了是你对人民负责,鸡飞蛋打同样是你对人民负责,横竖你都要对人民负责,就不要背太多的包袱,这叫无私者无畏。这样闪光的语言就是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换来的真理般的认知,是现实赋予军事文化恒久的财富。如果说,对那段历史的回望要有一个姿态,那么,这种姿态只能仰视。该剧正在热播,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精彩。★

责任编辑:方 莉

猜你喜欢

记忆历史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新历史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