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陆军资源管理主要做法及启示

2017-01-01于洪敏吕维振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046军事交通学院军用车辆系天津006装备学院装备指挥系北京046

装备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陆军资源配置资源管理

黄 韬, 于洪敏, 吕维振(. 装备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北京 046; 2. 军事交通学院 军用车辆系, 天津 006; . 装备学院 装备指挥系, 北京 046)

美国陆军资源管理主要做法及启示

黄 韬1,2, 于洪敏3, 吕维振1
(1. 装备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北京 101416; 2. 军事交通学院 军用车辆系, 天津 300161; 3. 装备学院 装备指挥系, 北京 101416)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美国陆军在资源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较成熟的管理思想、方法。其加强资源集中统管、突出需求牵引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横向合成组织化解资源分配矛盾、依托信息手段采用绩效评估提供管理效益的做法,对我军资源管理具有借鉴作用。我军陆军资源管理也应坚持规划计划主导资源配置、绩效评估贯穿始终、信息技术有效支撑、法规体系提供可靠保障,从而提高管理综合效益。

资源管理;绩效评估;信息技术

陆军资源是陆军自身建设、战斗力生成、维持和作用发挥所需的各种社会资源的统称,通常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陆军资源管理,是指管理主体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评估等环节,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陆军建设目标的活动过程。

按照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部署,我军陆军主要职能是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领导管理,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1]。陆军建设离不开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的统筹管理是当前陆军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同样,美国陆军也曾面临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建设功能完备的部队来应对各种挑战的难题。多年来,美国陆军在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成熟的管理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1 美陆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

美陆军的组织结构实际也是其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美国陆军主要履行国家安全、防务和军事战略中所规定的职责,具体任务包括应对全频谱冲突,维护本土安全以及国内救灾等。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与挑战,同时还要适应不断更新的任务需求,美国陆军逐渐演变为一个动态的组织,并强调与时俱进。其组织结构既包括纵向的等级结构,也包括横向合成组织。纵向结构包括:陆军总部、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陆军装备司令部、陆军部队司令部以及陆军总部直属单位。横向合成组织主要是各层级委员会、综合小组。在整个资源管理活动中各机构的职能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纵向机构主要是实现职能分化,执行政策,完成任务;横向机构主要是实现职能整合,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组织之间协调与合作。

1.1 陆军总部

陆军总部主要职能是确保组织的总体使命与主要任务得以完成,它也是组织中最有效的整合机构。在资源管理活动中主要负责:确定陆军当前与未来的需求;制定满足需求的规划、计划;为陆军获取必要的资源;为子系统分配资源、确定职责、明确目标及业绩要求;对照要求监督、评估子系统资源使用绩效[2]47。

陆军总部内部机构按职能也进行了分化,陆军部长办公室主要负责陆军政策与事务管理,陆军参谋部主要负责规划、编制、执行、审查以及分析陆军计划。在2个机构之间增设了陆军参谋部主任负责协调工作。最后,由陆军部长、副部长、陆军参谋长、第一副参谋长执行职能整合,做出战略决策[2]48。

陆军部长办公室成员包括:陆军部长、副部长,以及主管各业务的助理部长等。陆军参谋部成员包括:陆军参谋长、第一副参谋长以及主管各业务的副参谋长等[2]49。

1.2 陆军司令部

陆军司令部主要包括:陆军部队司令部、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陆军装备司令部。主要职能:(1)为部队提供训练有素的人员以及武器装备;(2) 组织所属人员、装备结合作战条令、战术等进行融合训练,最终生成战斗力。各类型司令部在资源管理活动中履行的职责包括:(1) 依据作战需求提出相应的资源需求,开展资源优先排序工作,协助并指导资源的规划、计划制定;(2) 按照最终下达的计划合理利用资源,尽可能实现资源管理的绩效目标。

1.3 陆军总部直属单位

陆军总部直属单位主要是为总部所属的参谋机构主官,提供咨询与决策支持。例如,陆军人力资源司令部主要为陆军主管人事的副参谋长办公室提供服务;陆军作战战备中心主要为陆军参谋长办公室提供服务;陆军试验与鉴定办公室主要为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提供服务;陆军分析中心主要为主管现代化的副参谋长办公室提供服务[2]43。由此可见,陆军总部直属单位在资源管理活动中主要履行的是提供咨询与决策支持职能。

1.4 横向合成组织

美陆军通常利用各种委员会、综合小组等横向组织对各部门、各机构和各层级的职能进行综合集成,加强系统运行效能。目前,主要的横向组织有“陆军资源委员会”“陆军高级审查组”“陆军规划计划与预算委员会”“规划计划与预算委员会上校委员会”以及各类计划鉴定小组。其中,陆军资源委员会(陆军高级执行官委员会)主席为陆军部长,副主席为陆军参谋长,主要制定政策并批准陆军规划优先事项指导、计划优先事项排序以及选择资源配置备选方案。另外,陆军资源委员会还负责批准陆军规划计划目标备忘录/概算报告以及变更建议书,审查陆军政策和资源配置问题,尤其是陆军规划、计划、预算和执行程序中出现的问题。“陆军高级审查组”主要是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监督参谋机构对陆军资源委员会决策的执行情况,并向“陆军资源委员会”提供决策建议[2]150。“规划计划与预算委员会”主要负责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各阶段的组织实施。计划鉴定小组主要为规划、计划与预算提供支持。

2 美陆军资源管理主要做法

依托完善的组织机构,美陆军在资源管理中,始终以提高效益和联合作战能力为根本目标,采取种种措施加强资源集中管控;以军事需求为牵引,规划计划为指导,科学决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委员会、综合小组等形式,努力化解资源分配矛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绩效评估为手段,切实提高资源管理和使用效益。

2.1 注重顶层指导,加强源头把控,实现资源集中统管

美军十分重视利用规划计划主导资源配置,力争从源头上做好资源的统筹管理工作。从管理体系上来说,陆军部长统管陆军资源配置系统的有效运行,负责陆军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的政策制定与监督管理。陆军部长主要通过其办公室内的主要官员负责在相关职能领域内,监督规划、计划预算和执行程序的运转,并提供相关政策与指导。

从运行机制上来说,陆军采用规划、计划、预算和执行程序作为其主要的资源管理程序。在规划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未来10~20年的陆军战略,确定所需能力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计划预算阶段,主要是依据陆军战略制定1~2年的中期计划,按照资源分配政策与优先顺序,分配人力、经费、装备等资源,确保资源配置合理可执行,并将资源配置决策递交国会审批;在执行阶段,主要是依据批准的计划利用资源开展项目实施,并基于执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资源需求。利用该程序,陆军将资源配置与陆军建设中长期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将陆军战略和资源配置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连续、动态的资源管理机制。

2.2 突出需求牵引,依托科学决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需求牵引历来是美军资源配置的根本遵循。当前,美军通过“军事需求革命”,将军种主导军事需求的模式转变为联合需求模式,使资源配置向联合作战能力聚焦。规划阶段,国防部根据总统签发的《国家安全战略》,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协助下制定《国防战略》《四年防务评估》以及《国防规划计划指导》等。然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利用联合战略规划系统为武装部队提供《国家军事战略》和《联合战略能力规划》2个指导性文件。通过这一系列宏观的指导文件,各军种部队的军事需求得以明确。紧接着,陆军将这些战略性指导文档输入陆军规划、计划、预算和执行系统,从而启动陆军规划系统。陆军规划系统制定出陆军战略、陆军规划优先事项指导、陆军计划指导备忘录等文档,通过这些文档指导陆军计划—预算决策并生成计划目标备忘录和概算报告,从而确定资源的分配政策与优先顺序。待国会审批后,进入项目执行阶段即运用资源实现计划目标。这种预算源自计划、计划源自需求、需求源自任务、任务源自国家安全战略的模式化流程,以详细程度逐渐增加的方式对需求进行了明确[2]140,也确保了资源配置与需求的紧密结合。在确定规划计划过程中,需由多个部门从需求、能力和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论证和分析,并利用成本收益法确定计划项目的优先次序,有效保证了资源配置决策的科学性。

2.3 成立横向组织,确保多方参与,化解资源分配矛盾

为了有效协调各方面资源需求,确保资源合理分配,美军从国防部到军种部均成立了许多跨部门的委员会、综合小组等,确保多方在资源规划计划及具体预算和执行的所有阶段参与发言,提出本单位的资源需求。通过各方参与,进行开放辩论,最大限度消除各方在资源需求上的分歧,化解各种矛盾,促使各方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达成统一[3]。例如,在国防部层面,陆军部长和参谋长作为国防高级领导会议和高级领导审查小组主要成员,陆军第一副参谋长作为副职咨询工作组成员,参与制定国防部的资源决策。同时,陆军第一副参谋长作为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主要成员,参与制定参谋长联席会议关于军事需求的指导。在陆军内部,由副部长以及第一副参谋长共同主持的高级审查组,负责解决军种内部资源配置中遇到的问题。高级审查组成员包括陆军部办公室分管各业务的助理部长,陆军参谋部主管各业务的副参谋长或助理参谋长,以及提供决策咨询与支持的相关人员。另外,陆军还成立了规划、计划与预算委员会,专门为规划、计划、预算和执行程序提供协调与顾问服务,具体职责包括:维护程序的总体纪律;监督程序各阶段的时间表;监视部队管理以及陆军计划、计划目标备忘录等;确保陆军政策在内部保持统一,并保证计划调整与陆军政策以及优先事项保持一致。

2.4 利用先进手段,以绩效评估为抓手,提高资源管理效益

为了有效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益,美军广泛采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了多个信息系统用以支撑资源的流程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美国国防部和陆军部主要的资源管理系统就是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系统。该系统既是一套信息系统也是一种运行机制,与之前的规划、计划和预算系统相比,它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全过程管理以及配置过程中的绩效评估。通常,在资源管理的执行阶段,国防部以及陆军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依据绩效评估体系和标准体系,主要对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以便下一步改进。在年终绩效评估中还将收集每个计划实际取得的绩效结果,与最初的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利用项目评估比例工具和收益值管理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会反馈给相关部门,迅速查找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资源配置,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

信息化条件下的资源管理基础是数据管理。首先,美军在各业务领域均设有数据管理系统。例如,在财务领域,设立综合财务信息数据库与管理系统,用于查询财务信息及与财务活动相关的资源信息;在设施领域,设立军事设施价值数据库,其中包括设施的价值、规模、地理位置等数据;在采购领域,国防采购管理信息检索系统与采购、保障管理信息数据系统有效联通,可实现国防部长办公室、联合参谋部和各军种的数据共享[4]。其次,美军在顶层专门设有用于资源规划配置的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其他系统可以与之有效联通,实现信息交互共享。另外,美军还有专门机构负责维护和管理资源数据。

3 美陆军资源管理的启示

美陆军资源管理将陆军战略规划、战略需求、军事能力与作战计划、预算分配、绩效管理等基本问题整合在一起协同解决,实现了从战略到资源的转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我军陆军在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1) 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的机制尚不完善。虽然目前集中统管的机构已经成立,但是以经验代替需求,以利益决定需求的现象依然存在;规划计划分解为具体建设项目,项目与相应预算结合程度还有待提高。(2) 由于陆军刚刚成立,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资源分配缺乏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利益之争问题凸显。(3) 绩效评估作用不明显。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用以调整和改进资源的配置,规划、执行、监督、反馈的闭合回路未能形成。(4) 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确化水平不高。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在烟囱式发展阶段,资源信息不能有效共享,资源配置态势无法感知,管理决策缺乏数据支撑。(5) 法规制度不健全。资源管理法规不细不全,各类标准老化陈旧,管理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借鉴美军合理经验,可以加速推进我军陆军资源管理改革,提高陆军资源管理效益,加快陆军资源向战斗力转化。

3.1 坚持规划计划主导资源配置

美军的实践经验表明:依据规划计划主导资源配置,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战略规划是军队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所做的全面长远的发展谋划。战略规划是资源分配的基础。计划是依据规划制定的具体方案,它将规划中的总目标分解为次级目标,并构建具体的建设项目。因此利用规划计划主导资源配置,既有助于确保资源分配不会轻易偏离战略方向,保证战略目标实现,又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集中统管,将稀缺的资源进行统筹配置,按照优先发展顺序进行分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规划计划主导资源配置的优势,应做好以下工作:(1) 做好充分的军事需求分析,从源头上加强资源的集中统筹。运用体系建设思想,从顶层以任务类别把各项需求统起来,把握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突出重点,关照全局,区分轻重缓急,切实做好需求的集中统筹,科学确定建设重点和资源的投向投量。(2) 做好规划计划的编制,确保需求能够有效落实。在规划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加强统筹衔接,避免出现不同层次规划计划的脱节,不同部门之间规划计划的重复、遗漏或矛盾等问题。还要注意加强近、中、远期规划计划前后连贯、紧密衔接。在具体项目的选择与安排上要注重运用系统分析法、综合平衡法进行分析决策,确保项目紧贴需求,规划计划能够顺利实施[5]。

3.2 完善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

完善的组织结构是资源有效管理的首要保证。当前我军陆军新体制已基本建立,有力地促进了陆军资源的集中统管。但是,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的资源调配缺乏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不同项目之间缺乏解决资源冲突的有效措施;有的项目在不同阶段占用的资源不能及时释放,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使得陆军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各项目的资源冲突和优化配置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可以借鉴美军处理此问题的成功经验,成立跨部门的横向组织,加强横向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逐步构建起要素齐全、上下畅通、左右衔接、职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矩阵式管理”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方式灵活:(1) 可以很好地解决系统内部资源分配产生的矛盾冲突;(2) 加强了横向联系,各专业、各层次的人员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3) 多个项目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从而打通不同项目之间的壁垒,避免资源重复投入造成浪费。

3.3 以绩效评估贯穿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资源规划配置效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顶层的资源配置规划是否合理,而且受到配置的资源在各系统、各层次、各阶段的使用情况制约。因此,美军借鉴商业实践做法,在资源管理过程中广泛采用绩效评估,以绩效为导向,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整个过程连续、动态,科学合理,有效实现了规划、计划、预算、执行与绩效一体化管理[6]。

我军陆军的资源配置,也应切实树立“绩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细化分解战略目标的同时明确具体的绩效目标,根据绩效目标来编制规划、分配资源,在预算执行后对照绩效目标依据一定的绩效标准衡量和检验资源使用效益,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资源分配,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此形成规划、执行、监督、反馈的闭合回路,将绩效评估贯穿到资源配置的整个过程,通过提高资源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项目以及相关人员的工作绩效来提高资源管理的整体绩效,有力地促进战略目标的贯彻和落实。

3.4 利用信息技术为资源管理提速增效

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军队资源管理向科学化、精确化方向发展,是提高资源管理效益的重要支持手段。例如,美军采用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系统统管整个资源管理活动,在资源管理的每个流程中,如需求分析、资源确定、资源分配等也都采用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决策与管理。借鉴美军经验,我军陆军也必须加强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1) 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覆盖资源管理各领域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资源信息综合数据库,加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实时更新、实时展现资源配置态势,为资源配置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协调控制提供直接依据[7]。(2) 要综合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射频识别、数据交换技术、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资源数据收集、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8]。(3) 开发辅助决策、评估论证等信息系统,提高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评估的正确性以及信息反馈纠错的及时有效性,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管理的综合效益。

3.5 以完善的法规制度确保资源管理规范有序,科学高效

资源管理涉及多部门、多领域,资源的分配直接影响相关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各方关系错综复杂,利益敏感交织。因此,只有依靠完善的法规制度才能确保资源管理的规范有序、科学高效。例如,美军每年的预算均以立法形式予以固化,预算提案一经国会批准,即具法律效力。

依据依法治军是强军之基的总要求,结合美军经验,我军在资源管理方面也必须建立层次清晰、互相协调、科学合理的法规体系,明确资源管理从决策、执行到评估、调控等的过程性规定,将资源管理活动法制化;通过完善规划计划、预算、人才管理、经费管理、装备管理、信息管理等实体法律制度,具体规范各要素或各环节的配置行为。同时,也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对经费、物资供应保障等标准进行细化[9],并对标准实行动态化调整,确保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4 结 束 语

从美陆军资源管理的经验来看,以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运行机制作保证,以科学的决策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作支撑,以正确的绩效评估为导向,是资源管理的有效举措。新形势下,我军陆军应该以资源向战斗力有效转化为聚焦点,借鉴美军经验,不断创新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

References)

[1]黄河.新型陆军应该新在哪儿[J].国防参考,2016(2):22-25.

[2] 李健,付建明.美国陆军组织管理体制:组织、规划与发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6.

[3] 赵小卓.美军战略规划的体制、机制及特点[J].中国军事科学,2013(1):130-137.

[4] 翟刚.美国国防费管理概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80-90.

[5] 楼耀亮,李国亭,杨国栋.适应改革要求优化军队建设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中国军事科学,2015(3):13-22.

[6] 刘硕扬.美军军费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装备学院学报,2015,26(5):41-45.

[7] 王斌,黄如安.新时期军队资源精确保障与管理方式探讨[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1(4):43-45.

[8] 王铁宁,贺云卓,彭艳丽.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25-29.

[9] 郑怀洲,于洪敏.军事装备管理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49-53.

(编辑:李江涛)

Practices and Inspirations: Resource Management of US Army

HUANG Tao1,2, YU Hongmin3, LYU Weizhen1

(1. Department of Graduate Management,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China; 2. Department of Military Vehicle,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Academy, Tianjin 300161, China; 3.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China)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the US Army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in resource management so as to form relatively perfect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mature management ideas and methods. Its practices in strengthening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highlighting the demand-driven optimization of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 using horizontal synthetic organizations to resolve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conflicts and relying on information media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 provid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resource management of the PLA. Our army should also adhere to the planning-oriented resource alloc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om beginning to end, effective suppor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liable guarantee by regulatory system so as to rais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management.

resourc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6-10-25

部委级资助项目

黄 韬(1984—),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管理与装备保障。 于洪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陆军资源配置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陆军海战第一连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波兰陆军NH-90通军直升机
陆军防空兵实弹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