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12-31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校企物流高职

钟 葳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钟 葳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急需毕业后就能就业的物流人才。现代学徒制是产教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训模式之一,是一种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特点,从3个方面提出了目前我国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来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师傅将掌握的某项技能、技术传授给徒弟是传统“学徒制”的运作模式,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最早的雏形。现代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快速适应物流岗位是物流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学生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物流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尽可能的和校外企业联系,达成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实习参观的地方,尤其是应该基于现代学徒制,与许多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真正为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找寻出路。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

1.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而建立的校企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新机制,旨在结合企业用人需求,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现代学徒制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强调了学校教育因素。“跨界的教育”是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和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认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理解也有了深刻意义。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这就要求学校积极探索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1.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师傅引导徒弟”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进不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5个特征。

1.2.1学校本位和企业本位相结合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不是要求企业简单参与,而是要求企业与学校一起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共同承担相应的风险。

1.2.2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的“双身份”的现代学徒特征

学生一方面是学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又是联系企业的学徒。学生要进入现代学徒制项目就必须以高职学院学生身份从企业获得学徒岗位,在深层次校企合作下接受学校与企业的教育与培训。

1.2.3“双体系”的校企课程结构

“双体系”的校企课程结构既有高职院校原本的专业课程,还开设基于工作本位学习的企业课程,网络学习、现场跟企业师傅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的方式是完成“双体系”课程结构学生的常用方法与手段。

1.2.4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双导师”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遴选一部分在职的专职教师去企业锻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精选企业中技术技能优秀、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构建现代学徒制所需的企业师资队伍。

1.2.5学校和企业并轨的“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与企业在双方共同开发“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一方面构建学校学业标准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构建企业学徒标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完善。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

同质化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的主要趋向。现代物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物流配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物流自动化、物流系统分析和物流规划是目前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然而,很多高职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也将这些课程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没有将本科物流与高职物流区分开来,丧失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技能特色不明显。

2.2物流专业的教学条件需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倡导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大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招生与就业形势都比较好。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尤其是硬件实训条件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的需要,实训条件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实训条件不足,对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校内实践教学的物流软件也不完善,更没有合理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践,不能很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2.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结构薄弱

物流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应的物流人才也比较少,大部分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强的员工选择了企业,而流入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从事的不是本行,大多数物流管理专业老师是从经济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市场营销、或其他专业与学科转型而来,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也是边教边学,边学边教,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也比较困难,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教师自己都不会操作,怎么能教好学生,毕业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3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

3.1构建学校和物流企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

现代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企业物流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尽可能的和校外的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办学关系,学校和企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学校本位和企业本位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3.2重构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一方面,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每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阶段性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将实际物流岗位工作任务及要求反映到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和高职院校一起开发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企业课程,并且细化每门企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和技能要求,将企业中整个物流运作系统体现到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中。

3.3改革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工学交替是一种很好的实践,然而,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教学组织模式严重影响了工学交替的实施。工学交替延伸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主题,合理衔接了工与学,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教育理念。工学交替在教学组织方式方面强调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发展的共性,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管理,在人才培养绩效方面注重校企共同开发、管理课程、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都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4打造学校教师和物流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要经常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培训,争取到企业锻炼。同时还要聘请熟悉专业知识的物流企业的精英,这些精英具备了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通过打造学校教师和物流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阶段性学习完学校物流管理的课程后,到企业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相应企业课程的实操技能训练,为了激励学生能胜任好学徒这一身份,可以效仿、学习荷兰和瑞士等国家,企业对于一些可以独立完成技术岗位工作的学徒给予一定的薪资报酬。

3.5采用学校和企业并轨的“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标准,而企业根据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由企业导师制定企业学徒的考核标准。通过建立学校的“学业标准”与企业的“学徒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现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学习和实践环节之中,保证学习和实践过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其毕业后就能马上上岗。

4 结 语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贯穿于学生从入学、毕业到就业的全过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能够满足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媛媛,匡瑛.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40).

[2]王雷.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7).

[3]李梦卿,杨妍旻.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诸种背景要素支撑功能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3(1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159

F250-4

A

1673-0194(2016)16-0241-02

2016-07-20

猜你喜欢

校企物流高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