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幼儿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探析

2016-12-29曹思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研究型知识幼儿教师

【摘 要】“研究型”幼儿教师是未来幼儿教师发展的趋势,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定位于培养研究型幼儿教师。研究型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通识性知识、幼儿发展的知识、幼儿保育有知识和幼儿教育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保育能力、较好的教育能力、沟通和反思的能力以及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研究型 ;幼儿教师 ;知识; 能力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两个文件要求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的规律。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更是明确要求教师“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因此,对幼儿教师而言,“研究”并非是教师分外工作, 而是国家规定的幼儿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研究型幼儿教师才是符合未来时代需要的幼儿教师。

然而,我国目前对“研究型”幼儿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讨论目前还并不完善[1],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总体素质偏低。我国二、三线城市的幼儿教师乃至农村的幼儿园教师普遍学历不高[2],因此妄谈“研究型”似乎很可笑。然而,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园教师师资培训的力度不断增大,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必然趋势。对于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而言,研究能力是不容忽视的能力,而“研究型”幼儿教师也将会成为各幼儿园的核心骨干力量。那么,一名研究型幼儿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与能力呢?

一、研究型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丰富的通识性知识

作为一名研究型幼儿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通知性知识,例如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中国教育基本情况、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等。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更客观的立场去看待学前教育。研究型的幼儿教师一定不能做“井底之蛙”,只在幼教界言幼教,而应该跳出自己所在的圈子,从更广阔的世界反观学前教育。

想要成为研究型幼儿教师,老师还需要掌握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例如发展的历史、政策走向、现实现状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更客观、更公正地看待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想要做研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现今的研究和以往不同,需要研究者能够使用一定的现代技术手段,例如运用数据库查阅文献、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轻松、更快捷地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幼儿发展的知识

学前教育这个学科尽管发展的时间不长,可是它有着丰厚的学科基础,其中最重要、最科学的基础学科就是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作为一名研究型的幼儿教师,必须要深入掌握幼儿发展的相关知识,才能够使自己的“研究”有基础、有底子,才能够使自己的研究遵循科学的道路前行。

作为一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以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知道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知道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知道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除此之外,还能够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3.幼儿保育的知识

幼儿园有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幼儿各方面的成长均在保育工作中得以体现。因此,对于研究型幼儿教师来说,保育工作是很好的研究机会,很好的研究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保育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幼儿教师需要熟悉一日生活安排、了解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了解幼儿常见的疾病和意外事故,知道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4.幼儿教育的知识

研究型幼儿教师首先是一名教师,教育幼儿是其本职工作,因此要牢牢掌握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其核心是准确地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熟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法,熟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核心理念、各年龄幼儿发展的目标及教育策略,掌握幼儿保教和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

二、研究型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保育的能力

不论是做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还是研究型幼儿教师,均需要首先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并知道如何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

2.教育的能力

(1)创设精神环境的能力。良好的精神环境是教育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保证。研究型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并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教育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其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没有了班级常规的保障,教育教学活动也一定是杂乱无章的,因而教师还需要建立班级的秩序与规则,创设有利于幼儿成长、学习和游戏的环境。

(2)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经验型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喜欢过度依赖现成的教材和教案,“照着”优秀的教案去实施自己的教学。但研究型幼儿教师则要求更多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尊重每个幼儿不同的认知、行为、情感和需求,视教学活动为动态、生成的过程,能够随着教学情况变化创造性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

(3)组织幼儿游戏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研究型的幼儿教师同样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游戏的能力。首先,研究型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符合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其次,要能够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同时,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3.良好的沟通与反思能力

研究型的幼儿教师要善于沟通,包括与幼儿的沟通、与同事和集体的沟通、与家长和社区机构的沟通等。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幼儿,能与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友好合作,能争取家长和社区机构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对于一名研究型幼儿教师来说,反思与发展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只有善于反思,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业务能力。研究型幼儿教师需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总之,在强调人性化教育和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今天,沟通与反思的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要求。

4.研究的能力

对于“研究型”幼儿教师来说,研究者是其必备的角色和身份。首先需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从看似平常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其次要具备收集资料的能力,研究型的幼儿教师需要知道应该从哪里收集可靠的资料,以及如何得到这些资料;第三,研究型的幼儿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收集的方法,例如观察、访谈、作品分析、行动研究法等在幼儿园一线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第四,研究型的幼儿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的方法,如作品分析的方法、观察数据的处理等;最后,研究型幼儿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报告撰写能力,以及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的能力。

总之,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才能够保证自己不断进步和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起引领作用的研究型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彭兵.研究型幼儿教师特质及培养机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田杰.农村幼儿教师研究综述——基于近三十年我国期刊论文的分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

作者简介:

曹思敏(1985.2~),性别:女,籍贯:河南省漯河市,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师教育课程的层次化与模块化改革研究”(项目号:2014 SJGLX3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研究型知识幼儿教师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