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舒适度的护理干预

2016-12-29倪明鲜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体位

倪明鲜

【中图分类号】R5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6)10-0-01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电子脉冲发放器和电子脉冲传导器组成,它通过电子脉冲发放器模拟心脏电激动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电脉冲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肌,使心肌产生兴奋、传导和收缩,完成一次有效的心脏跳动,从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随着心脏起搏器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除广泛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外,已扩展到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室除颤等领域。接受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也不断增多。同时起搏器植入术也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手段,术后存在伤口出血、血肿、电极脱落等并发症,术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3天,绝大多数患者因长期强迫体位,常并发肩肘关节僵硬甚至关节粘连、尿潴留、腰部酸痛留、腹胀、便秘症状,过度约束肢体还易增加肢体肌肉失用性萎缩,关节静脉血栓机会,从而影响机体功能,增加病人的痛苦并产生烦躁心理。我科通过对此类患者采取体位活动指导及心理疏导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且术后未发生电极脱落、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接受试验的10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均植入螺旋电极单腔VVI起搏器.实验组2015年07至08月份共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62岁,对照组2015年09至10月份共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0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要求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肩部制动,沙袋压迫切口6小时,12小时后术侧翻身,24小时后方可下床活动。

1.22实验组护理方法:

体位活动指导:(1)1kg沙袋压迫4小时后取下,术后6小时患者取低坡位,床头抬高30度,可术侧翻身,此期间,患者避免咳嗽,术侧肩部及肘关节制动。指导患者活动术侧手指,可做握拳活动。术侧肩关节及上肢自然放松,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以防关节僵硬。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症状,术后12小时可尝试术侧上肢外展及轻度抬高,同时可尝试协助坐起及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活动度逐渐增大,循序渐进。由于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砂袋压迫止血时间,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未出现腰部酸痛、尿潴留、关节僵硬、腹胀、便秘等,此间患者无胸闷气急等感觉,血压正常,心电图未出现心律失常。术后第七天,伤口愈合良好可拆线,术后1-3个月,术侧上肢避免剧烈活动,避免高举手臂和提取重物。以防起搏器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发生移位[1]。

早期下床注意事项:(1)下床活动幅度不宜过大 电极端刺激心内膜产生炎性水肿,炎症消失后形成纤维化才能牢牢包裹电极。如果早期活动度大,有电极脱落的危险。电极移位大多发生于安置术后一周内[2](2)限制术侧手臂活动度,有利于电极与心室壁的紧密附着,固定好肩肘关节,术侧肢体制动12h。(3)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伤口外观敷料有无渗血,制动侧肢体肤色和温度是否正常。若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4)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甜食、牛奶等产气食物,避免引起术后腹胀,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大便用力使起搏电极脱落。

2 心理护理

术前由于患者受疾病折磨,对手术过程不了解及经济方面影响,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严重者会放弃手术。所以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应保持镇静和自然,主动介绍起搏器植入的方法,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与担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以积心态对待手术,配合治疗。

患者术后常规需要心电监护,仪器报警声、医务人员繁忙工作谈话声加之术后紧张、担忧、焦虑心理等因素均会增加患者紧张状态。责任护士主动告诉患者目前病情,满足患者心理需要,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外还要及时处理伤口疼痛以减少痛苦。护士操作动作轻柔,给患者关心与责任心,认识到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可减轻患者孤独不安的心理,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加强术后巡视,提供安静安全的环境,能使患者情绪稳定,耐心细致的做好心理护理。总之,让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手术,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根据实验组5例患者存在的不同原因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1)恐惧 患者由于对手术缺少一定认识,因而易出现恐惧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对患者讲解相关知识,缓解不良心理。(2)忧虑 不良情绪往往会反复出现,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以亲切自然的语言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保持良好心态。(3)疑心较重 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恢复缺乏一定信心,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调节好自我心理状态。(4)悲观 多为缺少亲人陪伴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以和蔼耐心的态度主动关心,让其感到内心温暖,缓解不良情绪。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针对性采取心理疏导及体位活动指导进行护理干预,舒适度大大提高,且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腹胀、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等并发症。而对照组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腹胀、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等并发症。

3讨论

通过围手术期细致有针对性术后体位活动的方式指导及心理护理,极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增强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何细飞,陶敏 不同卧床时间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0,21(15):7

[2]单玉香,郝玉珍,心脏起搏器术后早期活动的意义[J]护理研究,2010.2 12C):3 293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体位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心跳可“发电”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手术体位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