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宝国:科普路上祛魅人

2016-12-29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香料添加剂院士

本刊记者|杨阳

孙宝国:科普路上祛魅人

本刊记者|杨阳

导语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学者,他将为公众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知识,消除不必要的误会这一份责任扛到自己肩上。“我有责任告诉大家真相”,孙宝国如是说。

秋末冬初,天气渐冷。北京的初雪刚过,天气难得好了起来。在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孙院士。眼前的这位院士,身材中等,眼神坚定,刚回国的他毫无倦容,神采奕奕的与记者交谈。在交谈过程中,提到食品添加剂被公众误会、被妖魔化时,他会略显激动:“食品添加剂总成了食品安全事故的替罪羊”。从他的言语中,记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位在科普路上斩妖除魔人的坚定信念——“我有责任告诉大家真相”。

香料院士:几十年与之相伴

在食品业界,同行称孙宝国院士为“香料院士”。在我国食品科学领域仅有4位院士,如果仅限于香料研究,孙宝国是唯一的院士。在记者看来,这个称呼是对孙宝国几十年来在香料方面孜孜不倦研究的最后认知。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食品加工行业曾经面临困境——主要的肉味香料无法实现国内合成,只能依靠进口。这直接影响到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中代号为‘030’和‘719’两种香料是肉香味的关键原料。每公斤的进口价格分别高达9万元和14万元”孙宝国说,“这价格与黄金无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当时已在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前身)毕业留校的孙宝国下定决心攻克这两种香料研发的难题。

为了解决合成“030”难题,孙宝国不分昼夜的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搞研究。“为了不受外界打扰,我那时把自己关在实验室”,孙宝国笑着说道,“晚上,实验楼关门了,但是实验不能停,不然就前功尽弃了。有时半夜才做完实验,只能从厕所窗户爬出来。”

实验室通风设备不足,实验中含硫有机物的异味没办法及时排除。那个时候,这种异味一直伴随着孙宝国院士,有人曾开玩笑管那叫“孙宝国味儿”。 直到有一天,他走在同事中间,有人突然问:“哎?谁吃火腿肠了?”这时,孙宝国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孙宝国味儿”变成“火腿肠味儿”了。

1989年,通过日复一日的尝试和超乎想象的坚持,孙宝国终于攻克了“030”香料合成技术难题。

“虽然可以合成‘030’,但‘719’合成技术难题未被攻克,我们还要看外国脸色”,孙宝国说道。为了让我国香料合成“独立”,孙宝国又很快将研究目标瞄准“719”。在1989年到1994年这五年的研究时间内,孙宝国遇到过控制器失灵烧掉实验成果的打击,甚至因忙于实验没接到病危电报以致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没办法,这就是科研,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孙宝国说,“那以后我也意识到身体对科研的重要性”。为了磨练意志,锻炼身体,他开始冬泳,并一直坚持了3年。到1994年,孙宝国将“719”香料合成技术难题也攻克。我国关键肉味香料最终独立,摆脱了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国成为迄今为止国际上能够生产此类高档香料的两个国家之一。

在这两项关键肉味香料合成技术成功之后,孙宝国在香料研究的路上继续奔跑,并提出“味料同源”的肉味香精制造新理念。

“我有责任告诉大家真相”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中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深切疑虑,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空前重视,食品添加剂更是受到广泛质疑。作为一位研究食品添加剂——肉味香料的院士,孙宝国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缺乏准确、科学、系统的认知”孙宝国说道,“食品添加剂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由于食品添加剂“恶名远扬”,一些投机的商家打出“本店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名头,招揽生意。一次,孙宝国看见一家餐厅挂出横幅,写着“本餐厅出品均不含味精及任何食品添加剂”。他带着疑问询问该店调味用什么,对方答曰鸡精,让他哭笑不得。“按照我国关于鸡精的标准,其中味精含量不得低于35%,味精本身就是食品添加剂。烹调用的油盐酱醋也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他说,“一些人其实连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都没搞清楚,只是一味的由于害怕而躲避。”

“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孙宝国介绍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看是否确有必要,能少用尽量少用,能不用尽量不用;二是要确保安全可靠,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风险评估机构评价认可后方能使用;三是要通过政府许可,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

作为这一领域的学者,孙宝国将为公众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知识,消除不必要的误会这一份责任扛到了自己肩上。为了做好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工作,让公众了解食品添加剂,他为此举办了超过200场的科普讲座,并不断通过媒体传播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认识。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一书。“现在很多中国老百姓都把诸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在中国明令禁止的非法添加物当成了食品添加剂,其实这些绝对不是食品添加剂。”孙宝国说道,“《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一书的出版也是为了让公众真正了解食品添加剂,不要再盲目排斥”。

为了编写《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一书,让书中内容可以解答公众真正想知道,孙宝国和作者们在成书之前做了广泛的调查。“我们北京工商大学和其他几所院校一起发布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问卷”,孙宝国介绍到,“这次调差问卷辐射到全国三十多个省市,面够广才有参考价值”。在对大量调查问卷整理、统计,并汇集政府、媒体关注的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筛选出最受公众重视的118个问题,在书中一一解答。

当记者问道为何将书命名为《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时,孙宝国院士说道:“只要生活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人都会时时刻刻接触到食品添加剂。”他为记者举例,苏打水中所含的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就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常在馒头、油条中用作膨松剂。此外,在中国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卤水点豆腐”中“卤水”,其主要成分氯化镁也是食品添加剂,属于食品凝固剂。老百姓离不开的油盐酱醋四种调料,同样含有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我们是躲不开的”,孙宝国说道,“食品添加剂不是妖魔,我们需要斩妖除魔,我有责任告诉大家真相”。

科普路,需媒体传播正能量

鲁迅先生曾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当一位科学家为一个已在公众眼中成为“妖魔”的食品添加剂正名时,被质疑被误解是再正常不过的。

“媒体传播是科普的重要渠道,我们通过媒体传播知识来达到科普的目的”,孙宝国说道。在今年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孙宝国在讲话中还特意强调“媒体发挥重要作用,传递和弘扬食品安全正能量”。

在讲话中,孙宝国提到:“传递和弘扬食品安全正能量,这是媒体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科普消除公众食品安全误解和恐慌。主流媒体要做食品安全科普,主流媒体主要栏目要做食品安全科普。我一直在想,如果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做上几期食品安全科普效果肯定出奇好。食品安全专家、食品营养专家、食品专家也要做科普,要针对食品和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做科普。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很多,热点也在不断变化,一定要在热点刚刚产生的时候就开始科普,这样做会事半功倍。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食品添加剂科学知识的普及,也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大力支持。我们编写一部《躲不开食品添加剂科普书》,很多媒体都转载部分内容。发表的《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科普诗,很多媒体都转发了,发表头三个月微信阅读量达到36万次。从《躲不开食品添加剂》科普书到《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科普诗,我们引导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从躲不开向离不开转变。

记者问到是否对自己在科普所方面得的结果满意时,孙宝国说道:“谈不上满意还是不满意,让公众真正了解食品添加剂或者其他被‘妖魔化’的东西时,我才会从心底满意。我国食品行业是落后于国外的,如果因为食品添加剂被误解导致行业发展不顺实在是行业的悲哀。媒体在传播知识做科普方面会更有优势,我的一本书或者几场科普讲座肯定不如网络传播的速度快、辐射面广。这也是我为什么愿意跟媒体说很多的缘故。曾经有人劝我不要多说,我也知道言多必失,或者是被他人曲解,但是我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科普是我的责任,我不能不说话。”

“在一次讲座中,有个小朋友问我‘是不是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有毒’,我当时直接回答‘所有的食品添加剂按规定使用都没毒’”,孙宝国在最后说道,“不要把妖魔化的理念影响到下一代,这也是我不遗余力做科普工作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香料添加剂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预防和控制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香料之王
——香草传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