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辽宁省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研究

2016-12-28李琨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

李琨

【摘 要】当今世界,国际科技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基础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性因素。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科技基础条件状况。本文就辽宁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现状及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初探,希望能对辽宁省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科技基础条件 科技投入 科技人才

科技基础能力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保障和基础条件,是影响科技自身发展能力的资源保障因素,主要包括科技基础条件支撑能力、科技投入与科技人才队伍保障能力。辽宁从改革发展和加快全面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大力支持、推动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1 辽宁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现状

1.1 科研仪器设备及共享情况

2014年,辽宁省159家省属科研单位仪器设备共计72153台,比2010年增长了32.4%,科研仪器设备原值367538.6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39.7%。其中50万以下的科研仪器设备70850台,科研仪器设备原值186555.6万元;50万以上科研仪器设备1283台,科研仪器设备原值180983万元。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方面,已建成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沈阳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等网络信息平台。

1.2 R&D活动人员情况

近年来,辽宁R&D人员数量稳中有升,2012年R&D人员总量接近14.2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为8.7万人年,比2006年增长了26.26%。从活动类型上看,2012年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R&D人员全时当量分别为0.8万人年、1.6万人年和6.3万人年,分别占R&D人员全时当量的9.31%、18.28%、72.41%。

1.3 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

2010年以来,辽宁的科技创新投入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全省R&D经费内部支出额年均增长达9.45%,2014年R&D经费内部支出额达到435.19亿元,是2010年的1.51倍。R&D经费内部支出额占GDP比重为1.52%,比2010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的结构特点与R&D人员投入相似,即投入到试验发展的R&D经费较多,2104年试验发展经费占R&D经费投入比重达到81.1%,而基础研究经费和应用研究经费占R&D经费投入比重则分别为4.6%和14.3%。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投入占比稳中有升,2014年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占R&D经费投入比重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2.1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1.4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情况

截至2013年底,辽宁省共拥有国家级科技研发机构110个,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0位、第6位;省级科技研发机构1584个,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7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9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8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3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12个。

2 存在问题

2.1 科技基础仪器共享管理不足

辽宁在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存在重建设、轻利用现象,科技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投入不足,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管理机制欠缺等。具体表现为:一是仪器所有权单位归口管理政府部门不同(主要分布在中科院沈阳分院、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等部门),存在重复采购、共享利用率的问题。二是激励机制不足。大型科研仪器一般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样的事业单位拥有,对社会提供共享服务,并不会给科研人员和单位带来多大收益,反而会增加很多工作时,在没有有效激励措施的情况下,仪器拥有单位并不热心对社会提供共享服务。三是仪器所有权复杂。有的仪器虽然放在科研院所,但因为所有权是企业,虽然企业使用率不高,但科研院所也不便对外提供共享服务。四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专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的浏览量和查询量较低。

2.2 R&D投入增长相对滞后

“十二五”以来,R&D经费投入总量虽呈增长之势,但增速相对滞后,2014年辽宁省已被湖北、天津和四川超越,排名降到全国第10位,占全国总量的份额也由2010年的4.1%下降到2014年的3.3%。从与发达省份的对比来看,2010年江苏、广东R&D经费总量分别是辽宁的3.0和2.8倍,到2014年则分别扩大到3.8和3.7倍。可见辽宁R&D经费投入的规模已明显滞后,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2.3 重点领域领军人才紧缺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科技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实力不断增强,但是高水平的科学家在许多领域仍然缺乏,特别是重点领域在国际享有盛名的科学家、领军人才不多,且在辽宁省重点发展的领域中覆盖不均衡。

截至2015年,两院院士人数57人,其中最大91岁,最小49岁,75岁以上的29人,平均年龄73岁,年龄结构偏大,大多数院士已经过了科研创造高峰期且所属领域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化工和材料等领域,对辽宁省其他重点发展领域覆盖较少。“十二五”期间,“长江学者”新增19人,虽然全国排名第11位,但人数仅占全国的2.3%,目前辽宁省共有长江学者49人,占全国的2.6%,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缺乏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领军人才;新增千人计划60人,总人数81人,仅占全国总数的1.67%;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增32人,全国排名第9位,分布于化学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管理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和生命科学部,人员数量总体上在全国位次排第8位,但在全国的占比较低,仅为2.9%。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及管理

一是积极开展大型科学仪器研制、升级改造、维修、人员培训等综合服务,保证大型科学仪器正常运转,提高大型仪器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文献中心信息资源和辽宁省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资源,联合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共享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文献资源,实现我省各单位存量和增量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的共享。三是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四是对科技管理部门内部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管理体系和管理架构进行相应调整,适时理顺相关单位的管理职责。进行科技计划体系改革,整合现有相关计划和专项,统筹设立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计划。

3.2 加大对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

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通过政府财政投资,引导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增加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投融资格局。一是积极调整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研究开发设施的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运行经费的统筹协调,形成公共财政稳定投入的保障机制。二是充分调动我省大型骨干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依托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工程项目,加大对研发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三是发挥省级有关部门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扶持资金。四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五是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核制度,促进建设项目合理布局、高效运行。

3.3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人才支撑体系。一是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的载体和杠杆作用,在科研和生产一线,促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站在相关领域研究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吸引和聚集优秀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中,突出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三是组织实施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营造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增加我省科技人才储备。四是与省市相关部门协调,加强仪器分析、实验动物、科技文献、仪器维修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培养一支专业化、复合型、高素质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吴生高,季春,罗利华.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2007,06.

[2]李金根.安徽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现状及共享利用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0,02.

[3]王伟.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成效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
面向2035年中国科技人才集聚机制研究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评《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吸引力研究》(书评)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济源市科技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技人才评价不与论文数量过度挂钩科技部等出台七项政策有望突破科技人才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