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苗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

2016-12-28顾永泽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文化

顾永泽

黔东南苗族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为苗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空间,苗族文化也反作用于地理环境。通过对黔东南苗族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了苗族文化与地理环境是双向和辩证的关系。

苗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又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苗族文化对地理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类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黔东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之一,其中苗族占全州总人口的42.1%。黔东南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苗族文化,而且苗族文化与黔东南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黔东南苗族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的民族民间文化,有助于黔东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助于黔东南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黔东南苗族文化的内涵

苗族文化是苗族人民在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含两个层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最为典型的是苗族服饰文化、苗族建筑文化以及苗族饮食文化,

精神文化最为典型的是苗族节日文化、苗族婚俗文化和苗族制度文化等。

苗族服饰文化:苗族服饰特点与其生存环境具有密切联系,其衣着特点与其生息在大山翳林环境中有着密切的联系。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凝聚苗族人的精神,吸引苗族人心理的向心力。对于苗族的认同感而言,它具有“族徽”作用。对于其它民族,它是一种区别的标志,而对于本民族,却是互相认可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历史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模式,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本能。

苗族建筑文化:苗族建筑大致可分为苗族民居和苗族公共建筑。苗族民居最大的特点是建筑随地形特点随高就低而建,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主要体现苗族人民因势导利、倚坡筑屋、人与家畜兼顾的建筑特点。吊脚楼就是最具特色的一种民族建筑形式。吊脚楼按吊脚形式有全吊脚和半吊脚两种形式。吊脚楼按选择屋基可分为:池塘中的吊脚楼,平地吊脚楼、斜坡吊脚楼。公共建筑是族人进行民事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主要有寨门、风雨桥、铜鼓场、芦笙场等,其主要凸显的是自然质朴灵巧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和谐生态功能、实用和民族人文特色等。

苗族饮食文化:黔东南苗族饮食文化是苗族人民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与自然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传统饮食文化在历史演变和在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其特点是喜食糯食、酸食、熏食、辣食和喜饮米酒。

苗族节日文化:苗族节日是苗族文化的综合反映,内容设及面广,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信仰、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苗族节日的特点,即苗族节日具有多样性、群众性、地方性、传统性、稳定性和多功能性等特点。

苗族婚俗文化:聚居在黔东南的苗族,其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多是交通不便,山高林密的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苗族特定的婚俗文化。其恋爱、结婚、离婚和婚姻规则都各有特点,苗族男女恋爱主要是通过“游方”来实现的,结婚须经男方向女方父母提亲、认亲、送彩礼、举办婚宴、婚后祭祀等过程,离婚由苗寨中的“娄方”通过“破竹筒”办理。苗族婚姻规则以自主婚为主,以“姑舅表婚”、“姨表不婚”、“转房婚”、“同宗不婚”、“同姓不婚”,婚后“不落夫家”,“还娘头”等婚俗。

苗族制度文化:苗族的社会制度是以“议榔”为核心的制度文化,主要指的是社会控制制度,包括“理老”、“寨老”、“议榔”和“神判”四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制度,它是苗族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和柱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二、黔东南地理环境的特征

地理环境是指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自然状况。黔东南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7°17′26″~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之间,处于云

贵高原东南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海拔137米~2178.8米,辖1市15县,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区。区内地貌属山地地貌;水系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清水江、舞阳河及属珠江水系的都柳江;地势是北西南三面高,东面低,北部为武夷山脉的东延部分、中部是苗岭山脉的主峰-雷公山、南部是九万大山;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小气候差异明显。总的来说,黔东南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区内地区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三、苗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

地理环境为苗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空间,而苗族文化也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即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双向的,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反过来,文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两者交互作用。

(一)地理环境是苗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发展和创造提供了条件,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是通过影响人类活动对文化施加影响的,因而才有了人类对文化的创造以及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从而有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苗族文化是苗族人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的。虽然苗族文化与地理环境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但前者存在于后者之中,撇开地理环境谈苗族文化是不现实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地理环境影响苗族文化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首先,地理环境的优劣对苗族文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从文化发展速度上来看,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黔东南苗族文化具有独特韵味;而黔东南的社会人文环境又影响着黔东南的苗族文化风貌。由于他们长期居住在茂密的森林之中,且气候较闷热,为了方便劳动,从而形成了他们穿短裙的习惯。而相对开放的地理条件使得苗族文化更快的发展,并且对苗族文化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特别是地处交通沿线的地区,外来文化介入较多,信息流通较快,导致苗族文化的发展与交通闭塞的区域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在雷山县偏僻地区与雷山交通便利的周边地区,我们同做了一项民意调查,问及他们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时,雷山交通便利的周边地区由于地处交通线,故而这里很多人至少到过县城,不少人到过省城,甚至有不少人到省外参加过演出,所以这里不仅很多人参加到打工大潮之中,亦有不少人外出做生意,把资金带回来建设家乡。而雷山县偏僻地区地处峰丛洼地,地形极端封闭,机动车辆无法到达,生活、生产资料几乎全靠人挑马驮,因而这里很多人最远只到过乡镇,到过县城的少之又少,甚至有人一辈子未踏出过大山。所以,不难想象这里的苗族只守着几亩薄土,在恶劣的生境下越活越穷。无论经济意识还是其它观念均比雷山交通便利的周边地区的淡漠,在文化表现上自然雷山交通便利的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就比偏僻地区要快得多。所以,苗族文化发展的速度是受环境制约的。

其次,地理环境影响苗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影响苗族文化特征的形成。恩格斯曾说过:“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两个半球上的居民,从此以后便各自循着自己特有的道路发展,而表示各个阶段的界标在两个半球也就各不相同了”。如雷山地区苗族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包括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建筑和饮食文化等,而其他地区的人民则不会有这种文化。另一方面,苗族文化也反作用于地理环境。由于人在地理环境中不是消极的顺应自然,而是在调整适应自然环境中创造文化,并相应的改造自然,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8]。又因为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生态类型。

(三)地理环境影响苗族文化产品的特色

地理环境可直接赋予苗族文化产品以色彩,它对苗族文化产品特色的形成有着强烈的“渲染”作用。不同的地理环塑造着不同的苗族文化,使得苗族文化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如苗族服饰中,雷山、凯里、台江三县交界地区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精绣花鸟、花草图案花边或购买现成花边,围围腰,系银质围腰练,下装着西装长裤,挽高髻于顶,着耳柱,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头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插银衣、塑料花等饰物。老年妇女上装多穿右衽上衣或无领交叉式上衣,下穿长及脚踝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围与裙长。老年妇女上装饰物一般为家织布或织贡尼。颜色喜尚青、蓝色;在凯里市的舟溪、青曼、麻江县铜鼓、开发区白午及丹寨县的南皋一带苗族妇女便装上装,内穿翻领对襟中长衣,外套大领对襟大袖胸前交叉式上衣,袖口镶挑花花块,银链吊绣花围腰,套挑花护腕,下着过膝寸许百褶裙,扎挑花镶边脚腿,外套织锦式粉红色长袜。丹寨县的扬武、长青、排调等地苗族女便装上装多穿右衽对襟上衣,前襟长及小腹,下着过膝中长裤,银质围腰练吊与裤长围腰,裹裹腿,中老年与青年服饰无异。而凯里市的炉山和黄平、施秉一带苗族妇女上装为无扣大领胸前交叉式上衣,以布带束腰,下穿过膝青衣红、白蜡花百褶裙,围紫色围裙片,质料多为家织布,颜色以青色为主。在苗族建筑中,以吊脚楼最为著名,其中分布在清水江、舞阳河流域的苗族建筑一般为平房,间或偶有吊脚楼;分布在雷公山、都柳江畔的苗族建筑则以吊脚楼为主;而分布在月亮山的苗族建筑则多是 简易小木房。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对苗族文化的空间分布也有重大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形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这种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情况下,地理环境也只是对文化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文化形成上大多取决于人的选择。

(四)苗族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苗族的历史,是不断被驱赶被迫迁徙并且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历史,即苗族的历史命运与大迁徙紧密相关。苗族祖先原居住于中原地区,称为“三苗”、“九黎” ,后来由于战争迁到长江流域,后又向西迁入湖南,沿沅江再向西迁到武陵山地区,唐代以后沿清水江、苗岒进入黔东南。也正是由于苗族长期、频繁与远程的迁徙,使苗族文化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比如频繁的迁徙,环境也越来越差,使得每次迁徙总会丢掉一些东西,一些适应了的文化,也从中适应新环境,重新学习等,这就使得苗族文化的发展受到影响。又由于分散的迁徙,苗族文化又形成了许多分支,也因此丰富了苗族文化。此外,由于迁徙到环境相对封闭的地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如迁徙到雷公山、月亮山等地的苗族形成了封闭的苗族文化,由于地理条件等限制,互不通婚等,形成了各种支系的苗族文化等。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地理环境,但某种文化一旦形成,有作为一种“无形的物质和力量”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如居住在江河沿岸的居民的生存和发展与居住在高山地区的居民是不同的。而落后的苗族文化就会使其生境遭到破坏,从而使文化影响地理环境。

四、结语

由上所述,地理环境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文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同时对文化产品特色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文化对地理环境也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即苗族文化与地理环境是双向和辩证的关系。在探究苗族文化生态方面,必须辩证地看待。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黔东南苗族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黔东南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Taking theLong Road我的黔东南马拉松之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