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蝇抛投的进阶
——维持LOOP的带竿与弹竿

2016-12-28中国台湾郑博元

垂钓 2016年12期
关键词:钓线路亚钓者

文/图 中国台湾·郑博元

飞蝇抛投的进阶
——维持LOOP的带竿与弹竿

文/图 中国台湾·郑博元

带竿要行云流水,弹竿要随发即收——此为要诀。

飞蝇钓法在国内已逐渐成为钓友们的热议话题,在网络上亦不乏加入探讨的飞钓迷们。飞蝇钓法固然有其终极魅力的存在,但若不经一番辛苦的练习,任何人都无法达到挥洒自如的境界。

在一连多期的文章当中,笔者已为钓友依序介绍了飞蝇钓法的各项入门知识与技巧。钓友们如果循序渐进地吸收并加以练习的话,那么现在一定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抛投能力。

从手腕的动作、施力方向,及至钓竿弹性的运用,以及喂线的技术与方式,这些技巧必须连成一气,力求流畅,以达成完美的飞蝇钓线投送的要求。在整个依序渐进的技巧练习过程中,钓者必须逐一掌握其精髓之所在并勤加练习,对于飞蝇抛投来说,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就飞蝇钓法的整体抛投技巧而言,学会了上述各项技巧,只不过勉强算得上“出师”的地步。只有加上本文所要辅述的“带竿”与“弹竿”的动作讲解,基本的抛投架构才算完备。

笔者曾经提及,在整个飞蝇钓法的抛投技巧当中,保持飞蝇本线在钓者头上10点钟至1点钟左右的区域是最好的。因为在这个角度之中,飞蝇本线的LOOP(即飞蝇本线的盘旋形状)是最正确的。整个飞蝇本线抛投的成败好坏,最终要取决于LOOP正确与否,而有关LOOP的好坏,就是看钓者如何如何完成“带竿”与“弹竿”的动作。

在抛投过程中,以钓者为中线,飞蝇本线的盘旋形状必须控制在10点钟至1点钟区间,如此才能保持钓线动向稳定,有利于出线的方向与距离的掌握。而就钓者操控钓竿的力道而言,关键在于“巧劲”的发挥,可谓“多出一分力则太过,少出一分力则不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带竿”与“弹竿”,否则任凭您苦练硬练,终究也只能如甩大鞭一般,刚猛有余而绵柔不足,线无论如何也抛不远。

郑博元自传:

1964年出生于中国台湾。1984年开始独立撰写路亚文章,1988年开始系统化地推动路亚运动,1990年后游钓世界,见习其他国家发展路亚运动的模式,其足迹遍及亚洲、北美洲、非洲、北欧以及密克罗尼西亚、新西兰等22个国家。

郑博元曾任《台湾钓鱼》杂志总编,《台湾钓游家》双周刊社长,是《台湾联合报》《自由时报》《中时晚报》《太平洋日报》路亚专栏特约作者,并著有《路亚族》《全新路亚族》系列图书。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路亚运动的推广,并坚持“环境保护与中国特色路亚运动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主张将不同性别、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引入路亚活动中来,针对中国鱼类的多样性来发展中国化及国际化的路亚运动。

“带竿”动作

“带竿”动作是指钓者以竿带动飞蝇本线的过程中,整支钓竿只是钓线的支持点,而非力道之来源。换句话说,钓者使用钓竿由竿身至竿先,轻微牵动空中盘旋的飞蝇本线,赋予其运动的方向。在这个牵动钓线的过程中,钓者不得施加力道于竿身,否则就会立刻破坏空中飞舞着的飞蝇本线的盘旋形状,即因不当施力而破坏LOOP的形状,使原本顺畅流动于钓线的力道与方向发生背离,动能彼此冲撞或抵消,进而使钓线加速坠地,最终导致抛投的失败。

恰到好处的“带竿”动作可以用“行云流水”四字来形容。“带竿”必须用柔劲,只需赋予钓线正确的运动方向即可。太过则刚猛有力如鞭击,太柔则钓线立刻坠地。钓者必须用心练习,才会掌握与体会其分寸。简单来说,“带竿”动作就是牵引与推送,丝毫没有多用一分气力,如果没有掌握好该要领,那么“带竿”动作就算失败了。

“弹竿”动作

与“带竿”动作恰恰相反,“弹竿”动作讲究的是刚猛的力道,尤其是瞬间爆发出的短促而强劲的力道。“弹竿”之作用在于通过竿身的传导,使力道透入钓线,进而使其在下一次投送时仍能维持足够的浮力动能(即保持钓线的空中盘旋)。

“弹竿”动作讲究的是“随发即收”的巧劲,钓者操控钓竿,舞动钓线,经由手腕将竿身的弹性与施力的技巧并施,在一来一往的钓线盘旋过程中不断给予钓线足够的动能,以维持其停留在空中的浮力。

前面说过,钓者必须掌握“随发即收”的诀窍,并要使用如同“弹射”的力道一般的刚猛之力,否则钓线将因动能不足而下坠,这便是“弹竿”的精义之所在。

“弹竿”的要领是,在推竿送线的过程中将力道压入竿中,进而贯入飞蝇本线,这属于内劲。这股内劲必须是循序渐加,直至飞蝇本线朝着钓者前方完全伸直展开时,再瞬间化压竿为推送。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常在飞蝇抛投教学视频上看到示范者在抛投最后时,会侧身并将手臂前伸之故。如果在抛出前钓者不将力道瞬间转化为推送,飞蝇本线会因抛出的力道过大而产生倒弹的结果,其下场就是缠成一团的线组叫你剪不断,理还乱。

“带竿”与“弹竿”的使用时机

在讨论两者的使用时机之前,让我们回顾前文——飞蝇本线的抛投是以钓者为中心,以钓者头顶上方10点钟至1点钟的角度作为钓线盘旋的空间。那么,“带竿”的使用时机便是在10点钟至1点钟方位之间的牵引与推送;而“弹竿”的使用时机恰恰是1点钟与10点钟这两个定点之上的压竿贯力与力道蓄积后瞬间转化成的推送。如此一来一往便使钓线越出越长,进而达成抛投的目的。

“带竿”与“弹竿”是既配合又独立的,重点就在于10点钟至1点钟这一区间。如果把10点钟与1点钟视作两个停驻点,钓者面向10点钟的方向,那么竿先从10点钟至1点钟的这段行程(竿先由前往后移动)即为使用“带竿”的区域,而竿先从1点钟至10点钟的这段行程(即竿先由后往前移动)则是“弹竿”的使用区域。无论“带竿”还是“弹竿”,钓者都必须以10点钟与1点钟位置作为变换操作模式的定点。想要达成如此精妙的抛投,钓者就要在“带竿”与“弹竿”上下功夫练习,等这两个动作流畅熟练之后,接下来就可以步入“远投”的技巧殿堂了。

飞蝇钓法是极具技巧性的钓法。钓者若想以这种钓法进行垂钓,切忌在一道道循序渐进的抛投技巧和环节上打马虎眼。因飞蝇钓法的技巧是环环相扣的,钓者若太过马虎,则永远领略不到钓线随性漫舞的快意。因此,还没有跟上进度的钓友可要加把劲了。

笔者将在下期为钓友介绍更深一层的飞蝇钓法技巧,喜爱飞蝇钓法的“飞蝇”迷们可别错过了下期的精彩内容,我们不见不散。

猜你喜欢

钓线路亚钓者
初探雨林
常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钓线断裂强度与耐磨性能研究
2019路亚中国行·尖锋路亚对抗赛圆满落幕
顺势
顺势
沉静
快乐念念咒
路亚上当
哈里路亚
钓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