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经济法实施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6-12-28许文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4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经济法违法

许文林

(四川原石律师事务所,四川 成都611731)

1 引言

我国经济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与完备的法制体系,能够对现有的市场经济与社会需求做出很好的调整与回应。然而,经济法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现如今热点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它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始终未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实施还有很大的提升余地。经济法是我国所制定的一种来干预和调节市场私权的一种法律,而随着市场发展的不断变化,使得经济法的实施面临着较大的难度与复杂性:首先是经济法所制定的标准较为复杂,其次是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较高,最后是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对所存在的违法行为的判断需要的时间较长。总之,经济法的有效实施应该考虑以上这几个因素。

2 我国经济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如今我国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较多,比如,违法行为较多,但是对这些行为的查处率比较低;解决违法问题过程中对执法机构的依赖程度过重,未能够重视社会以及市场自身规律为法律实施所提供的路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违法行为较多而查处率较低的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非常普遍,这从侧面体现了经济法没有体现出有力的执行度,这是造成经济法实施不足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如今市场存在着很多的违法行为,然而经济法实施的资源非常有限,这就造成了对某些经济违法行为查处率不足的现象,导致了经济法的威慑力不够,从而又造成市场主体普遍产生了这种违法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比如,当前人们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企业为了追寻更高的利益,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所欲为,不顾食品的安全。然而,经济法的执法机构疲于应对这些普遍存在的现状,这就导致了这些企业更加的为所欲为,而经济法的执法监督机构则对市场监管的难度更高,需要的成本更大,最终导致监管失效的结果。

第二,我国经济法的实施过度的依赖于执法机构,而忽视了社会与市场法律的调节路径。任何法律的实施都是一项系统重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参与,并非是执法机构单方面的工作。经济法作为一种公权干预和调整私权的法律体系,它的实施有赖于公权监督以及市场自身规律的救济等等。现如今经济法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成了执法机构的执法行为,在经济市场违法率较高的情况下,执法机构完全不足以去遏制这种违法的行为,需要来自社会与市场经济法律的帮助。

第三,我国某些经济法的确立未能够考虑实际实施的可行性。我国经济法的某些法律实施效果不理想,实施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并未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对执法机构以及政府权力等方面的执行力过于依赖,未能够充分考虑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性支持状况等,因而,这种法律在实施中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比如,如果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那么可能造成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失效,如果经济法的实施缺乏技术性的支持,那么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就无法实施。如果在立法的过程中未能够考虑这些因素,那么就很可能导致法律的无效和法律确立的失败。

第四,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的转移。作为专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法律,经济法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受限于社会经济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不完善,往往经济法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附加性的问题,导致一些预期之外的问题出现,这就对经济法积极作用的发挥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同时也有可能存在着矛盾的转移。例如,2013年在上海黄浦江突然出现的上万头死猪的事件,如果往上追溯的话,浙江有关省市对收购死猪的人判以重刑,在收购死猪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了遏制的同时,也造成了将死猪直接抛入河中的客观事实,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导致了新的矛盾的出现。

3 我国经济法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提高我国经济法的实施效果,必然会涉及到市场主体以及执法机构、政府等多种主体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法的立法必须客观地反映执法机构的现实情况。比如,经济法的制定,除了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的措施之外,还需要考虑执法机构的权力以及公益性程度等,将这些因素反映在具体的法律执行过程中,以此提高实施的效果。比如,如果执法机构的公益性程度较差,那么经济法在立法时可以选择规制私权的工具,以此减少执法机构在执法过程中的权利;如果执法机构的执行能力较弱,并且在短时期内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那么也就需要选择规制性的工具,促进经济法的有效实施。

其次,在经济违法率较高且查处率较低的情形下,应该迅速提高法律的威慑力,提高执法资源的效度。比如,在执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但是违法行为较高、查处率较低的情形下,执法机构应该对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抽样检查,这种抽样检查的概率应该提高,实现执法机构执法的最佳查处率,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区分对待。例如,对于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的食品行业应该在执法过程中提高对整个行业的抽查率,这样才能够使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劣质的、不合格的、不健康的产品有效地被剔除,从而遏制食品开发商为所欲为的行为。

再次,有效利用信用信息的力量来促进经济市场主体的自律性。虽然长期以来我国各种法律的实,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法的实施效果也在逐年增长。但是总体来看,法律的实施效果还是不理想。因此,通过信用制度和法律督促来实现市场主体自律行为是经济法实施的最佳效果。信用是所有市场主体追求的目标,因此信用信息如果能够在全社会普遍运用,形成一种综合的执法系统,那么就可以促进经济法律长期有效的实施,而且是市场主体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信用对市场经济具有较大的威慑力,如果信用信息不被利用,那么则失去了信用信息这种强大的威慑力。我认为有效的经济法实施应该是完善市场的信用制度,发挥信用对市场主体的督促作用。

最后,如何借助非政府的力量来实施法律。政府是实施经济法的主要主体,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了非政府的法律实施力量,你有市场主体,行业组织和协会等都是辅助政府进行法律实施的力量来源。

一是,利用非政府的力量来进行纠纷的解决。违法成本的高低对违法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发生交易纠纷时,交易中的弱势群体常常对纠纷的解决持消极的态度,这就导致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很低。因此,我们就要用制度来激励和促进弱势群体进行纠纷的解决,这时,非政府的力量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社会经济实践中,消费者协会等非政府的力量是调解经济纠纷的重要补充,在解决经济纠纷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利用市场自身的选择行为来进行经济关系调节。在市场中,市场参与主体往往会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进行自我选择,也就是利用非法律的形式调节市场经济。如果出现了违法行为,用脚投票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淘汰那些违法的人和事,对违法的人和事进行非法律形式的惩罚,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地调节了经济关系,实现了与法律实施路径之间的有效互动。

三是,利用信息反馈的方式来促进法律的实施。在经济法实施的具体实践中,信息是关系到经济法实施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利用信息反馈的方式来促进法律的实施,最主要的代表就是在经济法的实施过程中的各类举报制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的完善各个行业的举报制度,采用奖励,表彰等方式,促进这些制度应有的功能的积极发挥。

[1]郑红霞.中国经济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5,(32).

[2]应飞虎,王莉萍.经济法与民法视野中的干预——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及经济法体系的研究[J].现代法学2002,(04).

[3]杨紫烜.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经验[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4]张立明.我国经济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2).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经济法违法
刑事违法所得追缴的两元体系构造
一起多个违法主体和多种违法行为案件引发的思考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违法?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如何有效查处“瞬间交通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