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

2016-12-27王玉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寻宝宝藏创设

王玉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趣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课堂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如何去创设这样的有效情境?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共同探索的课题。

一、为提高学习兴趣,创设有效故事情境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二、为体会数学价值,创设有效生活情境

数学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学好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与所要探索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去创设情境,让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是教师在上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二》时创设的情境,当时教师利用寻宝游戏引入这节课的内容,情境是这样的: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寻宝游戏。这里有25个箱子,只有一个箱子里藏有宝藏,你能一次猜到宝藏藏在哪个箱子里吗?学生回答不能,那如果老师提供信息,宝藏的位置是(4 1),现在你能找到宝藏了吗?学生纷纷举手。这时教师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利用数对知识同学很快就找到了宝藏,但生活中宝藏往往埋藏在地下,要找到宝藏就不那么容易了,怎么办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二》。利用数对知识寻宝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而后面寻找地下宝藏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对新知识的引入,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为激发求知欲望,创设有效质疑情境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冲突的质疑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探究确定位置的三要素时,学生发现情境中的大树、宝藏、正东方构成了一个10度的角,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个位置描述为东偏北10度,有学生问:“可以有其他描述方法吗?”教师微笑着说:你说说看。学生大胆地回答说:“大树、宝藏还和正北方构成了一个80度的角,所以宝藏的位置还可以描述为在北偏东80度。”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教师要鼓励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四、为促使知识内化,创设有效探究情境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差异较大,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达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作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探究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应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多方面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有效增加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有效学习,让他们在切实有效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寻宝宝藏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寻宝
宝藏
武馆寻宝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寻宝记
巨大的宝藏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