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慧眼察生活 思考显内涵

2016-12-27王新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慧眼事物作文

王新华

在2016考试说明(江苏卷)写作的发展等级中,对“深刻”有着这样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具有一定的哲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具有独到的见解。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具有深刻思想的作文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在《观书有感》里说得好,将目光投向生活,用思考彰显人生的感悟,才能让作文走出空洞苍白的泥潭。

一、慧眼察生活之见微知著

写作者首先必须把心灵的目光投向身边纷繁而多彩的世界,用你的慧眼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发现“一粒沙”“一朵花”的独特而完整的美。可是现实生活中,过于丰富的物质的生活、各种媒体信息的泛滥、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常常让我们的学生于题海战术的疲惫之外,无暇用心感受生活,更别说思考与感悟生活了。没有思考、感悟,就无从表达,何来的深刻见解呢?所以,培养我们对生活素材的思考意识,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参与和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的不二法门,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从家庭到学校,处处有我们的写作素材。那些生活中的细微场景,从大自然的风霜雨露、花鸟虫鱼,到社会的各种热点,处处可以纳入我们的笔下。对于这些,我们应该有自己饱含情感的认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价值观。

二、慧眼察生活之寄情于物

富有情感永远是评价文学作品不朽的原则。当我们把情感倾注入于思索、叙写、抒情的对象时,这种抒写对象可能是多元化的,如果想要进行有深度的挖掘,选好立足点很关键。归有光把他目光放在了朴素而狭小的项脊轩中,却借以抒写了感人脏腑的深情。郁达夫掠影于江南的冬景,以最散淡却又最诗意的画面,寄寓了自己的美学思考:美,就在我们身边的一花一世界之中。但凡身边之物,只要你用心思考,用心品味,总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来。当然,外物的多元化抒写对象能体现我们写作的视野的广度,但要想显示出一种精神层面的深度,可能就有些困难了。这时,就要调动你的慧眼,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我们就要采用寓情于物的方式,即选择某一抒写对象,巧妙构思,进行深度挖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材料的雷同而写出撞车的作文;也惟有如此,才能写出具有独创性的“我”的文章。

三、慧眼察生活之入木三分

就议论文而言,“深刻”往往是因为做到了分析入木三分,见解高瞻远瞩,能见常人所未见,发常人所未发。那么,在写作中该如何透过众多现象做到让自己的分析“思想深刻”,观点具有启发性呢?

1.追本溯源法

又叫推果求因法,即由某些现象、结果,去推求事件发生的根源,由此揭示现象深层的本质,这样,就能够较有效地避免泛泛而谈。我们来看下面一段学生习作:

西汉王朝之所以有汉武盛世,正是由于汉高祖、文帝、景帝长期休养生息,为盛世积蓄了后劲,才有了封狼居胥的力量。相反,隋炀帝无视后劲的作用,大肆兴土木,征高丽,泛舟东游,穷兵黩武之后,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结局。隋炀帝年号“大业”,他本想创一番大业,但刚愎自用的他将后劲提前预支,其结果只能是后劲不足而亡。于此,后劲之效可见一斑。

这一段文字在列举“汉武盛世”和隋炀帝亡国的现象之后,推求他们盛衰成败的原因,追本溯源,推因求果,前者由于懂得积蓄力量、休养生息,后者由于不知积蓄力量,提前预支,结果落得个不同的结局,从而得出“积蓄后劲”的重要性的结论。

2.逆向假设论证法

又叫“反面假设论证法”,即用假设的方式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作出假设性推断,再与事实进行对比,从而一定的评析与论断。常用的关联词如“假如不……而是……那么就会……”苏洵的《六国论》就是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经典之作。“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提出总论点。然后作者充分地论证两个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行文至此,作者已较为充分地论证了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但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进行反事实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文中,作者借客观事实“赂”与假设性推断“不赂”对比,使人们明白“赂”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给读者展示不亡的另一种选择。这种论证方法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反思性。

3.辩证分析法

又叫“一分为二分析法”,即对事物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既看到事物的长处,也看到事物的短处;既要指出其发展,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文章才会有深度、有内涵,充满哲理。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地分析和判断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练习,提高哲学思辩能力。比如,读寓言时,也都可以练习运用。如“守株待兔”,启示我们偶然性不能当作必然性;“刻舟求剑”,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变化;“拔苗助长”,忽视事物的发展规律,必然失败;“盲人摸象”,没有看到事物的整体、全部,将导致片面。总之,辩证地看问题,就是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判断问题,这样,观点才不会失之于片面。

写作者要做到思想深刻,就要多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加强阅读。生活中要做一个用智慧的双眼边行走边观察边思考的有心人。只有这样,你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具备思想的力量,才能打动阅读者的心灵。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苏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慧眼事物作文
借我一双慧眼
借我一双慧眼
单独中的洞见
借你一双慧眼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借你一双慧眼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