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2016-12-27谢龙海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习作情感作文

谢龙海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的过程,而作文教学就是在这个全程学习中激发、传递、增进表达情感的作文过程。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从培养学生的情感入手,充分利用作文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教育。

【关 键 词】 学生;情感作文;培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情感是作文的根本,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如能读到学生一篇篇打动人心的好文章,那可是幸福之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作文情感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的习作随兴而作

一提起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关爱和宽容,就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学习的情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敢想、敢问、敢说。记得在一次擦黑板之后,我走进学生中间,向学生“诉苦”:“每天擦黑板时,粉笔灰飘得满地都是,掉在地上用扫把一扫就了事了,如果落进眼睛里可就受苦了。如果能有一种吸尘粉笔擦,那就多好啊!”学生一听,也纷纷应和我。此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时刹时热闹起来了。有同学说要一把“自动扫把”可以自己按时扫地吸垃圾;有同学说要一支“警告笔”,发现写错字时马上发出警告提醒你……这时,我板书了作文题目《我想要……》。学生疑惑不解:“老师,今天的作文写这个?”我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只看见学生们面带笑容,欣喜地开始了今天的习作。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广阔和丰富,让他们感到表达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表达。

二、情境交融,让学生的习作随感而发

一到作文课,学生总是习惯性地把作文选上的习作巧妙地模仿到自己的习作上来,有些事、有些人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没遇到过、也没碰到过,完全是捏造出来,这样的作文,在语句通顺、段落条理等方面还过得去,可内容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真实的现实生活才是作文最好的源头。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地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其次,让小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人物与情感,这样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新话题。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的“情感”活起来,动起来,让习作在不知不觉(下转43页)(上接40页)中进行。这样写出来的习作不仅能打动自己,还能打动他人。

三、体验真情,让学生的习作随情展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上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一篇习作,如果材料失真,只能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虚假的感觉,根本不可能使人感动。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下笔就能将真情流露于笔端也不是件容易事。所以,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情感。教师再借机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如“三八”妇女节到了,我很想让学生体会抒发一下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可如果这样按常规布置,孩子们能写好吗?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我灵机一动,快步走进教室,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布置一项作业,回去帮父母干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注意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们欢呼雀跃,仿佛那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第二天,孩子们一到学校,我就检查他们的作业。学生个个喜气洋洋,胸有成竹地炫耀他们的成绩:有的帮妈妈洗碗,有的帮妈妈扫地,还有的讲故事给爸爸听……接着,我让孩子们谈感受,他们有的说被父母表扬很开心,还有的说父母太辛苦了……此时,我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并教给他们手语。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感恩”。然后,一篇篇精彩的习作就这样出炉了。看着这些发自内心的感人习作,我窃喜:让孩子们感受了,体会了,动情了,他们就一定能写得具体而生动!

总之,在作文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好写”和“写好”,将作文写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小学作文教学。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文教学中,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 小学作文教学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 冯迪鸿. 作文教学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情感表达[J]. 小学语文教师,2016(1).

[3] 华爱杰. 小学作文教学与情感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6.

猜你喜欢

习作情感作文
情感
台上
习作展示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