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运用人机结合手段提高货车检修质量

2016-12-27杨德远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人机列车车辆

杨德远

(太原铁路局湖东车辆段,山西大同037000)

浅谈如何运用人机结合手段提高货车检修质量

杨德远

(太原铁路局湖东车辆段,山西大同037000)

通过对动态监测系统的利用率低和人工技检作业劳动强度大之间的矛盾的现场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提高信息利用率、优化人检作业过程并通过工具改善等方法,在提高运用货车的质量方面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利用率;人机结合;提高;运用货车的质量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铁路货物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货车车型的不断优化过程中对列车质量、运输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与人工技检作业(下称“人检”)的现场作业人员配备不足、质量网络化建设进程相对滞后等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车辆故障漏检漏修问题给行车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何利用既有条件,充分发挥网络功效提升运用车质量,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就现阶段状况而言,充分发挥动态监测(下称“机检”)作用、科学分配人力资源,切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 完善质量网络建设

2.1 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利用已经得到普及

机检作业方式已经固化,组成车辆的1 300多个配件、部件可以通过机检的占90%及以上,特别是走行部、钩缓装置、制动装置车辆重要组成部分均可实现机检;轮对、轴承等关键部件已实现重点的自动监测。

2.2 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的信息资源利用率还相对较低

由于受到各检测系统信息独立应用和信息定向预报率低的制约,造成同一列车的THDS、TFDS、TADS、TPDS等数据分别提报、弥漫式提报、信息积存,不便于收集、利用的局面。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2.2.1 实现网络“一体化”,保证列车质量信息数据的全面性

开发故障信息管理软件,将同一列车的THDS、TADS、TFDS、TPDS等各系统探测、监测并需要预报的每列车车辆故障信息以及部分人检提报的遗留故障信息综合汇总,形成一列预报信息“一体化平台”,利用网络预报“一体化平台”信息,解决提报故障信息分散不利于人检作业场查询、预报的问题,保证现场作业人员便于记载和现车鉴定、处置。

2.2.2 实现信息靶向化,保证列车质量信息预报的准确性

实现与行车部门的“开放式列车确报及应用系统”的对接,准确掌握列车到达站信息,将一列车的故障信息靶向化的提报给人检作业场值班室,达到故障信息提报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解决故障信息不定向提报、人检作业场筛选信息不便的问题。

2.2.3 实现故障闭环管理,保证列车质量信息数据的时效性

建立、健全故障信息闭环管理,是真实反映列车质量状况、联网消除故障的必要手段。形成列车故障预报—鉴定—处理—反馈—销号(或继续预警)流程化的闭环管理体系,避免处置后的故障信息得不到消减而长期积存造成人检重复确认的问题,保证列车质量数据的时效性和简洁化。

2.2.4 实现信息综合利用,发挥监测数据对故障判定的参考性

影响监测数据变化有诸多的因素,利用监测数据综合判定故障也是很有开发空间的。2016年上半年,湖东车辆段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鉴定对照,利用THDS报警的车辆两侧轮对轴温同步升高数据信息,准确判定并消除车辆抱闸故障5起。这表明监测数据的可利用范畴仍然很大,质量网络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3 安全监测关口前置

目前,车辆安全监测均通过轨边设备监测运行状态、分析判定故障。据2016年上半年数据统计显示,仅湖东车辆段配属的C80系列车辆翻卸后发生车内撑杆折断并竖起的故障率就达到12件/百列;因装卸车发生车门搭扣破损失效故障10件/百列,因列车编组和翻卸不当发生车钩损伤故障12件,装卸车过程中发生车辆脱轨事故问题也屡见不鲜,一旦漏检漏修发出列车极有可能导致行车事故发生。2010年6月大秦线就发生过因撑杆支出造成的接触网打火停电的事故,处理情况如图1。

图1 列车队处置车辆撑杆支出故障

因此,要求装卸车企业、单位安装相应的监控、监测设备并对铁路行车、检修部门提报车辆破损故障的措施极其必要。2015年秦皇岛港务责任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在翻车机出口安装了接触式车辆撑杆故障检测装置,从而,消除了此类故障漏检测、漏处置问题发生。事实证明,安全监测关口前置形成监测、预报的网络化系统是可以实现的。

4 优化人检作业过程

优化人检作业过程,就是在广泛利用质量网络信息前提下,强化预报故障的处置和对机检所不能检查、监测到的部位的通过人检重点检查。

4.1 人检的主要任务

人机结合必须“人机分工”,需要重新进行界定人检与机检的检查范围和责任区域。人检的主要任务应从五个环节入手:

1)机检的任务是故障的鉴定、处置及反馈,人检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消除机检提报的故障,保证不漏修。

2)对机检检查范围内的大部件易裂损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对机检检查不到的裂纹故障进行补充检查,防止大部件裂纹故障漏检。

3)对翻卸车容易产生的新生故障部位进行重点检查,比如:翻卸车过程中容易造成的车体破损故障、配件脱落故障等,加以防范。

4)对空气制动性能施行室内外检查互控。所谓室内外互控就是现场作业人员严格列车制动机试验要求确认到位,同时,列检值班室要利用现场制动机试验监控系统,对试风曲线的时时监控通过风压变化辅助判定列车制动机性能或管系是否漏风情况,提示现场重点检查确认。

5)列车质量的外观检查,规定出人检作业的基本检查内容,特别是要摆脱固定步伐式检查的束缚,用规定的检查配部件来约束作业到位,做到有的放矢、质量可控,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机分工,减轻人检作业的劳动强度,缓解作业人员紧张与质量要求高的矛盾。

4.2 优化措施

优化人检作业过程,既不等于可以丢掉车辆配件来简化作业,也不是提倡无序化管理,而是要通过人机分工,减小人检作业检查车辆配部件的密度,真正把握住关键所在。

从检查手法上要颠覆“锤到、眼到、思想到”的传统列车检查理念。

以“思想到”为前提,要知道该检查什么、必须检查什么;以眼到为手段,必须看到位;以锤敲为辅助,对能通过锤敲声音检查判断的如:缓解状态下的轮对、自由状态下的枕簧等那是必须锤敲的。主要还是“看车”。自2015年始,曹妃甸运用车间针对车型的不同,分别划定了检查重点,要求现场作业人员白班也要带灯、用灯,对远端配件、隐蔽部位、无光线区域必须灯光辅助检查。一年来,发现的车钩下部裂纹、连接状态下的上下钩耳裂纹、抑制盘支架衬套脱出、制动梁滑块磨耗板移位、120-1阀安装座螺母松动等故障总计97件较往年同期增加80%,故障漏检漏修率明显降低。实践表明,该做法优化了人检作业过程,把握住了关键,列检作业到位,检查能力也相应提升。

5 增强故障处置能力

增强故障处置是提高列车质量、行车安全系数的需要,也是减小网络质量数据实现人机分工良性发展的过程。

2014年始,笔者所在单位湖东车辆段开展了“零故障始发”的劳动竞赛活动,要求始发作业场采取加大列车队修力度和扣修手段消除配属车始发列车车辆故障。活动开展以来,段近50 000辆配属车故障种类明显减少,由原来的5大类锐减到2类,故障数量由7 900件/日降到86件/日。

为确保“零故障始发”目标的实现,在增强列车队故障处置能力上入手,还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环节的问题:

5.1 专修工具的研制、配备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列车队处理故障种类繁杂、数量大,所需工具、装备需要进一步改良,使用安全、携带便捷、体积小、功率高的可充电动工具设备是列车队处理故障必需;保证处置后防松、防脱工艺要求的设备是满足列车队修的发展方向。如图2、图3为职工用电动和自制工具处理故障。

图2 职工用自主研发工具处置脚蹬弯曲故障

5.2 专修人员的培养、配置

为适应“人机结合”的检修模式,列检作业班组配置专修人员是必然趋势,为保证人身安全、加修效率和质量,每个班组必需配置2名及以上故障专修人员方能保证列车的安全正点。

图3 列车队使用电动角磨机更换钩提杆

5.3 质量监督和数据管理

质量监督和数据管理。列车队故障加修后的质量必须有监督,通过岗位负责的原则和复查手段进行把关控制;加修后的故障数据要及时销号,扣修或回送扣修的以扣修时间为准做到质量网络数据销号。

通过上述各个方面的逐步完善,实现货车检修工作的“人机结合”,运用货车的质量问题必将会得到根治,行车安全风险必将得到有效控制,铁路运输安全也必将实现长治久安。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运[2010]141号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运装货车[2007]640号TFDS-1列车动态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试行)[S].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编辑:王璐)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uck Repair Using the Man-machine Combination Method

Yang Deyuan
(Hudong Vehicles Depot of Taiyuan Railway Bureau,Datong Shanxi 037000)

Th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utilization is low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rge artificial skill check work in sit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put forward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information,to optimize the inspection process and through suchmeans as tools to improve,in raising the quality ofusing truck achieved good effect.

information utility;combined computerwith people;improve;truck quality application

U279

A

2095-0748(2016)20-0042-03

10.16525/j.cnki.14-1362/n.2016.20.18

2016-10-02

杨德远(1971—),男,河北人,毕业于中南大学铁道车辆专业,学习技术员,现任湖东车辆段曹妃甸西运用车间安全副主任。

猜你喜欢

人机列车车辆
人机“翻译员”
登上末日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穿越时空的列车
车辆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