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夏播大豆区域试验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评价分析

2016-12-27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夏播中作稳产

张 岩

(天津市种子管理站,天津 300061)

天津市夏播大豆区域试验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评价分析

张 岩

(天津市种子管理站,天津 300061)

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 CT2000)”软件对2015年天津市夏播大豆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中天大地试点外,各试验点的参试品种(系)产量误差变异系数CV(%)、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 LSD0.05和遗传变异系数GCV(%)均符合试验要求。中作J11010丰产性较好,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11.16%;中黄13(CK)稳产性较好;中作J11010、山宁21、中黄312适应性相对较好(适应度>60%)。

夏播大豆;区域试验;丰产性;稳产性

区域试验是作物品种审定的关键环节之一,而作物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更是评价优良品种的重要指标。“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2000)”软件由中国农业大学张群远和孔繁玲教授共同研发,用于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统计分析。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该软件应用于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生育特性、抗性及品质等综合评价,为品种审定与推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2000)”对2015年天津市夏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精确度,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天津市夏播大豆新品种的鉴定、筛选、审定和推广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中作10-43、中作J11010、科豆8号、山宁21、中作136、中黄312、中黄13。其中中黄13为对照品种。参试品种及供育种单位、种植密度见表1。

表1 2015年度天津市夏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供种单位、种植密度

1.2 试验设计

试验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3 m2,5行区,行长4.44 m,行距0.6 m,条播,人工间定苗,等距离留苗。

成熟时,各参试品种从中间行随机连续拔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籽粒补入原小区计产,全区收获测产。各参试品种田间性状调查及室内性状考种参照国家大豆品种区试记载标准进行数据整理。

1.3 试验分析

试验分析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2000”,以产量性状为主要目标对参试品种进行分析和评价。方差分析采用试点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方法,显著性测验采用 LSD 法,稳定性分析采用Shukla互作方差分析方法。区域试验中,试验点 CV(%)值超过15%时该点产量数据不计入汇总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精确度分析

由表2看出,各试验点的小区产量误差变异系数CV(%)除中天大地试点外,其余各试点均在15%以下,其中武清区试点试验误差较小,准确性较高;实验林场试点试验误差较大,准确性较低。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0.05(%)最大值为中天大地试点(36.769%),说明该试点的试验品种(系)比较精确度越高,鉴别差异的能力越强;最小值为玉米良种场试点(4.161%),说明该试点的试验品种(系)比较精确度越低,鉴别差异的能力越弱。遗传变异系数 GCV(%)最大值为宝坻区试点(10.323%),说明该试点参试品种(系)的遗传差异大,有利于充分展示品种(系)特性,分辨出品种(系)的优劣;最小值为中天大地试点(2.890%),说明该试点参试品种(系)的遗传差异较小。各试验点的产量误差变异系数 CV(%)(除中天大地试点外)、相对最小显著差数 RLSD0.05和遗传变异系数GCV(%)均符合试验要求,说明各试点试验数据真实可信。因此,除中天大地试点外,将其余的4个试点、7个品种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表2 天津市夏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承试点质量评价表

由各试点品种均值图(图1)和 AMMI1双标分析图(图2)可以看出,不同试点的生产水平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武清区>玉米良种场>宝坻区>实验林场,并且差异显著。

图1 2015年天津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各试点品种均值

2.2 一年多点(固定)联合方差分析

通过对4个试点、7个品种(系)的3次重复试验进行一年多点方差分析,表明:品种(系)间、试点间及试点与品种(系)间互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品种(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表3)。进一步用LSD法进行产量差异显著性比较分析,表明参试品种(系)中作J11010、中作10-43、山宁21、中黄312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41%~11.16%,其中中作J11010增产极显著,中作10-43增产显著,科豆8号减产极显著,其余品种(系)较对照增产不显著或减产(表4)。

图2 2015年天津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AMMI1双标图

表3 2015年天津市夏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方差分析

表4 2015年天津市夏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差异比较

2.3 Shukla稳定性方差分析

采用Shukla稳定性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各品种做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中作136的稳定性最好,中黄312的稳定性最差,其他品种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各品种稳定性差异不显著(表5~表7、图2)。各品种Shukla方差同质性检验(Bartlett测验)Prob.=0.483 01不显著,同质,各品种稳定性差异不显著。

表5 2015年天津市夏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Shukla方差分析

表6 2015年天津市夏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品种Shukla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检验

表7 2015年度天津市夏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品种Shukla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2.4 参试品种的综合评价

中作J11010:平均单产256.9 kg·667 m-2,较对照品种中黄13(231.1 kg·667 m-2)增产11.16%,4个试点增产点率为100%,居7个参试品种第一位。中作10-43:平均单产242.40 kg· 667 m-2,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4.89%,4个试点增产点率为75%,居7个参试品种第二位。山宁21,平均单产239.1 kg·667 m-2,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46%,4个试点增产点率为100%,居7个参试品种第三位。中黄312:平均单产238.98 kg·667 m-2,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41%,4个试点减产点率为75%,居7个参试品种第四位。中作136:平均单产226.06 kg· 667 m-2,较对照品种中黄13减产2.18%,4个试点减产点率为75%,居7个参试品种第六位。科豆8号:平均单产218.97 kg·667 m-2,较对照品种中黄13减产5.25%,4个试点减产点率为100%,居7个参试品种第七位。中黄13(CK):4个试点平均单产231.1 kg·667 m-2,居7个参试品种第五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参试品种(系)中作J11010、中作10-43、山宁21、中黄312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41%~11.16%,其中中作J11010增产极显著,中作10-43增产显著,科豆8号减产极显著,其余品种(系)较对照增产不显著或减产。

各参试品种整体产量低于2014年区试。可能由于2015年大豆全生育期高温干旱降雨偏少,尤其是8月份气温较高,降雨偏少,影响到大豆结荚、鼓粒,使大豆籽粒饱满度较差,单株粒数减少。今后应继续对上述品种(系)进行跟踪试验。

[1]张群远,孔繁玲,廖琴,等.作物品种区域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2):81-86. [2]陈应志,张群远,孔繁玲.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研究[J].大豆通报,2006(1):9-15.

[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大豆新品种动态. 2011年国家级大豆品种试验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大豆新品种动态.2012年国家级大豆品种试验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王磊.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软件 (RCTAS)[J].中国稻米,2006(4):26,29.

[6]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等.贵州省大豆区试品系丰产稳定性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31-33.

[7]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等.河南夏大豆区试新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99-104.

1002-0659(2016)06-0014-04

S52

A

2016-10-11

张岩(1981-),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天津市大豆品种区试工作。

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夏播中作稳产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高阶煤煤层气井稳产时间预测方法及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为例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美国流行商店出售二手服装
曲周县夏播工作总结
夏播短季棉中棉所50在荆门的机播机收种植表现
分析高考试题,辨别what与that
分析高考试题,辨别what与 that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