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2016-12-27陈建军西昌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8期
关键词:乡风凉山双语

陈建军/西昌学院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陈建军/西昌学院

教育对凉山彝区乡风文明道德教育作用日益深远,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从凉山昭觉彝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乡规民约三个方面阐述道德教育路径,提出了彝区道德教育关键环节,包括采取:一村一幼、双语教学、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科普知识宣传和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等措施。

彝区;乡风文明;关键环节

昭觉是全国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乌蒙山片区,集革命老区、彝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封闭自守、不求进取、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使区域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交织。昭觉县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昭觉县目前广大农民仍未脱离温饱线,如何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对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与管理民主”,道德建设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动力。彝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其乡风文明建设的特点、内容、形式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彝区实际,客观分析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存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本民族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如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其特点具有自发性、淳朴性、民族性和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孩童启蒙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彝族也有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彝文典籍,如《玛牧特依》《勒俄特依》《尔比》《妈妈的女儿》等,作为彝族家庭教育启蒙性的传统教育经典,广泛传播于婚嫁场所、家支集会地等[2]。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3]。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弘扬民族传统道德中所包含的文明、勤劳、善良、诚信、团结、和谐等精神,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凉山彝区道德教育路径选择

(一)开启家庭教育的启蒙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统道德教育首先要通过家庭教育的启蒙来实现,通过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共同活动、人际交往中,践行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礼让宽厚、互助友爱等传统道德元素的言传身教,使孩子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同时,对孩子品格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5]。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实践性

学校教育是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者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案例研究、辩论会、视频图像、故事会、课堂讨论等方法,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文价值熏陶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拓展、挖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传授具有传统道德内涵的戏曲、谚语、歌谣、碑刻铭记、民间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和娱乐活动等口头故事,让受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乡土感情,以达到发扬传统道德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力求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德育教学体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在走廊、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铭刻历代先贤们践行传统美德的华美诗篇或动人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教育者在乡村学校举办历史事件演讲、优秀古诗文朗诵、征文、歌咏、摄影等比赛以及民俗技艺训练、参观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组织电影和宣教片的观看等相应的以传统道德教育为旨的文体、社团或其他课外活动。其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适应,将传统道德的继承与现代文明的渗入相结合,赋予忠诚勤劳、理解谦让、诚信和睦等传统道德元素新的内涵;最后,要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世代延续性,在潜移默化地熏陶下使其深入人心。

(三)延续乡规民约的传承性

民间风俗如农谚、传说、民谣、地方乡村谚语、歌诀以歌谣谚语、民众读物等文学形式,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信仰文化等制度与非制度形式,民众娱乐、传统活动等系列活动形式,融于乡村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乡村德育的载体。乡规、村规、族规等道德规约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的习惯法作用。村规民约在维护农村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公共秩序、移风易俗、推动乡村道德建设等方面都起到独特的作用[6]。

选取某神经精神病医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62.5±8.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2±2.3)年;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9岁,平均(63.1±7.5)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4.3±1.7)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长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凉山彝区道德教育关键环节

(一)实施“一村一幼”计划,落实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15年10月凉山州实施学前教育“一村一幼”计划,根据彝区农村学龄前儿童无汉语基础的实际,让学龄前儿童在小学入学前需接受不少于一年的学前教育,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奠定基础。昭觉县为解决学龄前彝族儿童入这问题,于2013年试办村级彝汉双语幼儿园,到2015年已开办了200余个“一村一幼”教学点,配备400余名辅导员,解决了2万余名彝族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2016年秋季学期计划开办30个教学点,达到对全县的全覆盖[7]。

1.推进双语教学,开展两类模式双语教育。

从小学三年级起,在小学教学中全面开设彝语文课程,通过双语教学有效解决民族学生语言障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双语的信心。

通过对新教师进行简单的彝语培训,增强教师与小学低段学生之间的语言沟通能力。加大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双语教师短期轮训,提高双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

2.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计划,继续抓好“9+3”免费教育。

2014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9+3”计划,受益学生每年享受2000元以上的减免政策。组织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和高中肄业生接受高中、“3+2”或到州内外“9+3”中职教育,做到“应读尽读”。通过免除学费,补助生活费,学生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补助;将中职学生整体纳入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个人缴费部分由省财政补助;补助学校工作经费;新生入学当年一次性补助冬装费;学生毕业当年一次性补助所在学校就业工作经费等措施,确保每一位大小凉山彝区在内地就读“9+3”的学生完成学业[8]。

昭觉作为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重点县,贯彻落实《四川省彝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重大教育项目和“两免一补”等教育惠民政策,使全县的民族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效益进一步提升。通过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昭觉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236所,有寄宿制学校51所,寄宿制学生达15000余人。

(二)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通过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以科技、文化的手段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系),提升农民科技素质。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一些针对贫困地区的实用专业,开办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教学内容上,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建立农村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训体系。

(三)构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体系

通过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开设科普画廊,建成科普活动站,乡镇科普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体系。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农家书屋,用好海报、标语、宣传栏、流动宣传车等传播平台,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手段使乡风文化传播更具时效性与科学性。

针对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宣传资料、挂图等,集成各类科普信息,对外开放图书馆。开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覆盖全县大部分乡村;在县电视台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专题栏目。

在农村社区树立乡规民约、道德规范,举办谚语、歌谣、戏曲大赛,开展五好家庭评比活动,组织养老院、福利院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社区老弱病残弱势群体。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

提炼本地的素材,开展彝语相声,宣传禁毒、防艾等活动。加快高度重视禁毒防艾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把教育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

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道德水平,通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通过专家巡讲、文艺演出、宣传挂图等多种形式,将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文艺演出活动、科技卫生服务下乡的力度,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四、结语

凉山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离不开政府引导,扩大招商引资范畴,结合本土环境实际情况,努力提升彝区农户思想观念。

[1]凉山州昭觉县[EB/OL].http://zj.lsz.gov.cn/

[2]马飞,彝族传统教育经典《玛牧特依》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美]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黄霞,浅析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转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

[5]王梨,乡村德育的建构与回归—基于国外乡村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

[6]杨文武,试析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13(1):12-14.

[7]“一村一幼”彝区孩童幸福的摇篮[N].凉山日报,2016年06月08日.

[8]林书成,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不拖后腿凉山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N].四川经济日报,2016年03月14日.

陈建军:(1972-),男,副教授,硕士,四川巴中人,主要从事农村区域经济研究。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课题《凉山彝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与践行——以昭觉县为例》,项目编号:scxf201414。

猜你喜欢

乡风凉山双语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推进蚕桑基地建设 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乡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