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体育课程开发与实践—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12-27羌梦华胡振浩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系统化职业高职

羌梦华,胡振浩

(1.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3;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专题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体育课程开发与实践—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羌梦华1,胡振浩2

(1.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3;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学术交流,展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育科研成果,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体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业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体育分会联合举办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第三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本次论文报告会共征集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校园群体活动与竞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体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共计127篇体育科研论文,最终评出一等奖19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45篇。本刊为推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课外活动与训练竞赛等各领域改革发展成果的交流与学习,营造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科学研究氛围,从获得一等奖的论文中择优刊发部分成果,同时欢迎高等职业院校的相关研究者继续深入研究并积极投稿。

针对当前高职体育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高职体育教育职业性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进行高职体育课程构建。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大类专业群设置为例,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设计等4个步骤,构建了高职体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范例。

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体育;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借鉴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础上本土化的创新,课程强调通过系统化的工作过程设计,让学生通过比较、迁移和内化,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掌握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完整行动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首先是基于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开发而提出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包含于高职教育中的高职体育也可借鉴和顺应这种课程改革的趋势。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高职体育可以说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跨界的教育必然要有跨界的课程。因此,高职体育也可尝试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进行研究,对推进高职体育课程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1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后发现,当前高职体育处于教学模式重新定位初期。这一阶段的高职体育课程开发还存在从属于普通本科教育、缺乏职业教育的问题,不符合高职教育目标。

1.1 教师教学观念与思维有待转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具有全新教学理念的教学团队。通过前期调研发现,高职体育教学在近10余年的时间里,高职体育工作者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高职体育教学的前沿理念还是很难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授课时容易受传统教学观念思想的影响。工作过程系统化对于高职体育领域来说是全新的概念,包含于高职教育中的高职体育运用这一课程理念完成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作为体育教师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全局的思维,要能够做到“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及跳出体育看体育”,即有一种跨界的思维与理念。因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一种跨越了职业场和教学场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跨界教育,跨界的教育必然要有跨界的思考[1]。

1.2 课程目标缺乏职业教育特点当前,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建设方面依据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该文件对于课程目标主要从5个维度做了描述,5个维度目标包含了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在目标定位上也把教学目标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全部放在了5个维度目标上,而忽略了高职体育职业性的特点。高职体育从实际意义上来说,仍然沿用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成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压缩版。

2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体育课程设计

2.1 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筛选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于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体育课程设计首要步骤是要根据学生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要从大量的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高职学生从业的职业千差万别,各职业工作时的身体姿势就各专业群来说具有典型的特征,长期的职业劳动对身体素质有着特殊的需求,也容易造成身体某些部位的疾病。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肩负着全面发展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体魄强健的重任,在提高学生职业体能和职业病体育预防方面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是要对授课对象职业岗位进行认真分析,以便为课程的后续设计提供思路。

2.2 行动领域归纳—整合典型工作在前期各专业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各专业群典型的任务特征,整合归纳典型的工作任务,形成综合的高职体育能力目标领域。基于各专业群典型的体育教育目标,形成源于工作任务而高于工作任务的行动领域。根据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大类专业群设置,归纳了以下5大类行动领域(见表1)。

2.3 学习领域转换—课程体系构建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体现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将学习领域进行一定程度的序化可以体现相关知识先行后续的关系和技能发展的递进关系[2]。根据高职学生在校3年期间的整体教学安排,提出高职体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3阶段3课程的体系建构。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大类专业群为例,课程体系构建见图1。

表1 5大类专业群行动领域归纳

图1 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2.4 学习情境设计所谓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多个“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设计也必须遵循2个原则:1)具有典型的工作过程特征,要凸显不同职业在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上的6要素特征;2)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要完成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6步法训练[3]。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原则与方法,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群设置分为5个学习领域课程,即机械类体育课程、电气类体育课程、汽车类体育课程、信息类体育课程和管理类体育课程。每个学习领域开发3个具有逻辑关系和同一范畴的学习情境(表2)。

表2 5大类专业群学习情境设计

每1个学习情境都由3个模块构成,即认知、技能、体能。在认知训练模块中,学习情境1中主要讲授大学生与健康的相关基础知识,学习情境2中主要讲授职业病的体育预防及保健方法,学习情境3中主要讲授休闲运动的竞赛规则及体育欣赏的相关知识;在技能训练模块中,学习情境1中主要以田径项目为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学习情境2主要根据各专业群岗位特征,选择对增强学生职业体能具有典型意义的运动项目,学习情境3主要选择休闲运动项目,通过技能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走上岗位后,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具备从事该项目的基本能力;在体能训练模块中,学习情境1主要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体能训练主要以一般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学习情境2主要是发展与今后职业相关的职业体能,学习情境3选择重点在一般身体素质练习方面。

3 课程实施的保障条件

3.1 较强的师资团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体育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首先针对专业课程开发而提出的,对于高职体育运用这一理念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目前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如何进行这一理念背景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构建、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较好地开发并实施这一课程需要:1)教师认真研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学院的专业群建设及职业特点进行观念上的转变;2)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认真研究,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6个步骤,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和思维过程。

3.2 良好的体育场馆设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体育课程开发不仅体现了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也充分展现了课程的职业性特点。基于职业特点构建的体育课程也和职业本身一样,具有多个学习领域,这对体育场馆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且大而全的场地设施是满足课程开设的物质条件;而反过来说,对每1所学校而言,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体育课程首先也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条件。

3.3 丰富的网络资源平台在课程开发实施的同时,应加强本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不仅可以把课程开发成果以网络的形式展现出来,也有利于学生的在线学习,进一步强化课程学习效果。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无论对师资团队能力提升,还是对课程开发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 结 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对于高职教育具有普适性,包含于高职教育中的高职体育课程因具有显著的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特征,能够运用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参照系的理念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接,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过3年的实践教学,已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体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不仅突出了高职体育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体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1-12.

[2] 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1-6.

[3]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4] 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72-973.

[5] 翁惠根,庞正志.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134-137.

[6] 吴红胤.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5-546.

[7] 羌梦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的构建[J].运动,2016(3):133-135.

[8] 羌梦华.论高职机械类专业群体育课程的开发[J].体育世界(学术),2016(7):77-78.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king Yun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QIANG Meng-hua1, HU Zhen-hao2
(1.Yun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Kunming 650203,Yunnan China;
2.Zhe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Zhejiang China)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atterns of the P.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curriculum paradigm intends to build the P.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utilizing the idea of systematized working process and by referring to the working process. Focusing on the five majors in Yun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andhaving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ur steps in the course building, such as task analysis, action field induction, learning field change an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 This paper sums up the building of the curriculum paradigm based on systematized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ed working process; P.E. cours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807.0

A

1004 - 7662(2016 )08- 0025- 04

2016-07-25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编号:DLA110309);云南省教育厅2015年课程建设项目。

羌梦华,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系统化职业高职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