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016-12-26陈洁

考试周刊 2016年97期
关键词:民间游戏社会性趣味性

陈洁

摘 要: 民间游戏来自生活、来自社会。民间游戏本身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同时它能够促进孩子动作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能够帮助幼儿行为偏异的纠正。

关键词: 民间游戏 趣味性 社会性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住的是高楼大厦,玩的都是电子产品,这个时代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受到这种外界刺激。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和家附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玩在一起,因为时代的原因,我们当时在一起经常玩“跳房子”、“扔沙包”、“老狼老狼几点了”等民间游戏,这些民间游戏几乎陪伴我们度过整个童年。而今的孩子,在高楼大厦之间似乎失去很多的伙伴,电子产品面前,他们失去许多和同龄孩子之间交往交流的机会,其实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是幼儿社会化中很重要的一项。但民间游戏如“切西瓜”、“贴大饼”等,这样既能帮助幼儿交到新的伙伴,又能增进他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同时孩子们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

一、民间游戏对3-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影响

根据《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有关健康领域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应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其中“跳房子”、“踩高跷”、“跳竹竿”、“滚铁环”等都是我们中国的民间游戏,由此可见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仍广泛运用。

1.民间游戏对3-4岁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有关健康领域三四岁幼儿的目标指出“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小班幼儿的重点是走、跑,而在体育活动中,许多幼儿教师都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民间游戏虽然在我们的祖祖辈辈的那个时候就已经存在,但是现在玩起来,一样还是很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就如“老狼老狼几点了”,我在小班实习的时候,有一次在集体游戏的时候,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民间游戏,当时每个小朋友都玩得不亦乐乎,直到游戏结束都好像意犹未尽的样子。在分散游戏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还会围在一起玩老师刚刚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民间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发展了幼儿走、跑的能力,而且幼儿在分散跑时躲避他们的碰撞,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民间游戏对4-5岁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有关健康领域四五岁幼儿的目标指出“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我们可以对他们跑的要求增加难度,比如可以在小班分散跑的基础上增加追逐躲闪跑。我认为,“切西瓜”这个民间游戏很符合中班幼儿的发展需求,而且这个民间游戏配有一首简短的歌谣:“切西瓜切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幼儿通过一边念歌谣一边做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增强幼儿追逐跑的能力。再者幼儿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民间游戏促进他们的动作发展,如“网小鱼”、“炒黄豆”等。教师可以通过“网小鱼”来锻炼幼儿膝盖悬空的钻爬方式。所以,民间游戏对于中班幼儿也是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3.民间游戏对5-6岁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

其实在大班,民间游戏的选择就更多,比如“踩高跷”、“跳竹竿”、“抬轿子”等。我们先来看一下“踩高跷”这个游戏,你们可不要小看了它。由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孩子们还是很喜欢这个民间游戏的。而在“踩高跷”中,幼儿要手脚并用地进行,这样可以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再来说一说“跳竹竿”,幼儿可以通过竹竿游戏来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同时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而“抬轿子”这个民间游戏,很多人小的时候都玩过,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幼儿在边玩游戏的时候边感受民间的习俗。这个游戏其实还是有一些难度和技巧的,抬的人要注意手腕的搭配和确定出力点,这样才能越来越稳。

二、民间游戏对3-6岁儿童情感的影响

《早期教育》曾经提出:“民间游戏大多具有娱乐的功能,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包括自由感、支配感、胜任感等。比如在抬花轿、挤豆渣、钻山洞、点兵点将、吹泡泡等民间传统游戏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保持着身心的愉悦。”

比如在小班,小班幼儿大多数都喜欢独自一个人玩耍,除了有几个性格比较活泼开朗的孩子会主动和老师或者伙伴一起玩耍外,其他的孩子都是自己拿着玩具待在自己心里的小小的城堡里,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与互动。但是如果玩民间游戏就不一样,因为民间游戏大部分都是需要许多的小朋友一起进行,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促进小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对他们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再来看一看中班,中班是幼儿去自我中心,初步萌发合作意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玩一些像“炒黄豆”的游戏,以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炒黄豆”是民间游戏的一种,它需要两个小朋友双手拉双手,同时翻身的一个游戏,不要看它简单,对于幼儿来说,操作起来是不容易的。它不仅要讲究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更要讲究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也是不易的,但是幼儿通过多玩几次,就可以掌握游戏的秘诀——合作,他们会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与其他小朋友合作。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民间游戏的选择就更多了,比如“贴大饼”、“切西瓜”、“抬花轿”等。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已经开始形成了,而“抬花轿”这个游戏最重要的是配合,要求玩游戏的三个小朋友配合得比较默契,动作又协调,这样“花轿”才会抬得又快又稳。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自己寻找合作的秘诀,同时对幼儿社会化有一定的帮助。

三、民间传统游戏与幼儿行为偏异矫正

《山东教育》提出:“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不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情绪环境,很容易使幼儿跨越情绪障碍,在矫正幼儿行为偏异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及的特殊功效。为此,我们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努力寻找切入点,针对行为偏异幼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地调整心境、改变偏异,走向健康。”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比如让多动的幼儿能够玩“一二三我们都是木头人”、“老鹰抓小鸡”等这类规则性强的游戏,由于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很容易可以感染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在游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约束自己,管住自己,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一二三我们都是木头人”就是一个典型的证明,在幼儿念完口诀“不许说话不许动”后,幼儿就不能动了,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引导幼儿控制自己,锻炼他们的自控能力。

民间游戏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祖祖辈辈的聪明智慧,这些游戏不仅仅好玩,更重要的是它们存在的价值。回想起来,我们有多少代人的童年里都存放着它们的记忆。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好好地运用这么些民间游戏,让他们在幼儿活动中发挥它们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民间游戏社会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